魏冉和白起什么关系_魏冉和白起的历史故事
昭襄王在位中期,宣太后临朝当政,魏冉出任相国,白起受魏冉保举,出任秦国军队最高统帅,秦国发动四大战役,在东方战场上攻城掠地。
攻打韩魏,赵国掣肘,攻打赵国,韩魏掣肘,再加上楚国与三晋频频联动,秦国东进战略受阻。
而四大战役的胜利,极大地削弱了四国的力量,统一天下的大门便向秦国打开了。在这之后,昭王却自废武功,驱赶了魏冉,诛杀了白起,昭王年老昏庸了吗?当然不是,那他为什么要这样干呢?这就要从以宣太后为首的“外戚势力”说起了,宣太后芈姓熊氏,楚国贵族之后,所以我们称之为“楚系外戚势力”。
第一点:楚系外戚势力的形成与壮大
秦惠文王与惠文后有子赢荡(秦武王)、赢壮,与芈八子(即宣太后)有子赢稷、赢芾、赢悝。“八子”是秦国妃子的一种职位。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举鼎而死,他的兄弟为王位大打出手。宣太后想立她的儿子公子芾为王,秦惠文后以及武王后想立公子壮,并且得到了左相甘茂的支持。
但这个时候,赵武灵王乱入,他支持在燕国为质子的赢稷为秦国大王。宣太后最初虽然想立公子芾,但赢稷也是他的儿子。这个时候的宣太后并没有权倾朝野,她的力量非常薄弱,很多大臣反对赢稷即位。因为赢稷母家势力薄弱,想坐稳王位,那就要经过一系列的权力搏杀,赵武灵王这么做就是想利用秦国的“王统之争”来混乱秦国的朝堂。
秦国宗室重臣、右相樗里疾(秦惠文王异母弟)果断出手,迎回了赢稷,并立他为王,是为秦昭襄王,从根源上掐断了赵武灵王的幻想。
这一次王统之争以宣太后的胜利而告终,但秦国还是发生了长达三年“季君之乱”,由于竞争王统失败,季君公子壮以及支持他的一些大臣叛乱。魏冉为将平定了这一次叛乱,并把武王后驱逐到魏国,昭王的那些兄弟有图谋不轨的全部诛灭。
为了给赢稷保驾护航,宣太后争取得到了樗里疾的支持,临朝当政,就此形成“楚系外戚势力”。虽然此时宣太后权势还是比不上相国樗里疾,但此时魏冉是军中悍将,魏氏已在军中冉冉升起。等到魏冉代替樗里疾出任相国,“楚系”执掌国家大权并且由此坐大。
第二点:昭王与楚系产生分歧
宣太后执政时期是秦国发展的黄金时段。大王、军方、外戚三方联手,奠定了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
但昭王却不这么看,随着功绩受到提升臣子是忠于秦王还是忠于楚系,无从判断。“楚系”势力已经遍布朝堂,虽然“统一之势”已显,但是却以王权旁落、国策变更为代价。
其一,“私门”富于“公室”。
《史记》:范雎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余。魏冉一家富可敌国,魏冉“就国”的时候,运送财富的大车一次就高达千辆。
其二,法治崩溃。
商鞅变法以来,“法治”教育深入到各级官吏之心,“务实”和“守法”成为大秦人的基本操守。穰侯、华阳君、泾阳君、华阳君合称“咸阳四贵”,权倾朝野,贪赃枉法,国人只知“四贵”,却不知国中还有大王。
其三,制度崩坏。
商君立律:宗室无军功者,不得列入宗室祖籍,虽富亦不得愈制。“二十等军功爵”制度促使大秦的武力持续增加。宣太后给他儿子封君,破坏了二十等军功爵制度。
其四,国策变更。
商鞅变法变法中,还有一个最严厉的地方,就是减少封君的数量。即使封君,也尽量往边境封。封君太多,国家的税赋就少了,还会造成分裂,不利于国家治权统一。而宣太后一朝,更改了大秦国策,大量封君。
其五,以国家公器来为私人服务。
《史记》:昭王三十六年,相国穰侯言客卿灶,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相国魏冉欲攻打齐国,以扩大他的封地“陶”的范围。问题很严重,楚系封君胆大包天,竟然利用国家军队来为私人服务。
其六,有“田氏代齐”之忧。
公元前489年到前386年,齐国田氏通过自己的实力,自立为国君,取代“姜齐”,是为“田齐”。“楚系”既把控了国家行政权、决策权,又掌控住了国家军队。有朝一日,如果行“田氏代齐”故事,那赢姓王族就没了。
第三点:昭王拉拢关东系,打击楚系
秦国强大的武力和战场上的不断胜利,促使关东人才不断入秦,形成了“关东系”。
这个时候范雎出现了,他对昭王说,“臣居山东时,闻齐之有田文,不闻其有王也。闻秦之有太后、穰侯、华阳、高陵、泾阳,不闻其有王也。。。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他劝进大王,立即施“固干削枝”之策,加强王权,加强中央集权。
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秦复收陶为郡。不是昭王醒悟,而是宣太后临朝听政的时候,楚系强大。昭王隐忍不发,等到宣太后老病交加才敢动手。这跟唐朝的张柬之在武则天八十多岁的时候,才发动“神龙政变”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人再强大又如何,结果都会败在死神的手上。
“昭王四十二年(前265年),安国君为太子,十月,宣太后薨,葬芷阳郦山。九月,穰侯出之陶。”—《史记秦本纪》 这一年昭王利用“关东系”为集权先锋,免除魏冉的相国职务,以范雎代之,驱逐“咸阳四贵”,责令封君就国。魏冉死后,咸阳收回“陶”,设郡。
没有“楚系”的扶持,以质子背景的昭王也斗不过他的那些弟弟们,也不可能取得“四大战役”的辉煌战果。但最终为了“集权”理想,昭王驱逐“四贵”,收回了决策权和行政权。
“楚系”遭此重挫是不是就此一蹶不振了呢?不是。宣太后仍然等到了“安国君为太子”的重大胜利,在死之前,她已经完美的进行了权力交接,那就是——安君国最宠爱的华阳夫人。
第四点:武安君白起自杀
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即武;得百姓安集,即安,白起受武安封号。昭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白起在杜邮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过错,竟落得如此下场?”过了好一会又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都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说完之后,拔剑自杀。
对于两段话的理解,本人有二个观点。
其一,这个世界上有少数人的确因为天生脑补结构的问题,生下来就生有反骨,喜欢杀戳和毁灭,但是大部份的正常人都会尽全力去做一个让别人承认的好人。白起是大将,互相攻伐只是受命,不得不如此。虽然心中不安,却不亏心。但是用骗术坑杀降卒,问心有愧。
其二,“固干削枝”之计,白起自知自已仍在“必须除去”的选项里。昭王按“派系”进行权力清算,却无视白起一心为国的忠心,这让白起产生愤恨。“我对上天有什么过错,竟落得如此下场?”翻译过就是岳飞的“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白起,昭王,岳飞,高宗这两对君臣,大家都你知我知,但在权力面前,你不再是你,我也不再是我,只能拔剑而相杀。
按“固干削枝”的演变来说,所谓的白起拒绝赶赴邯郸战场这个说法要商量,昭王既然要除掉他,怎么可能还让他掌军权。范雎用“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的借口,这是史记上所留的说法。
第五点:昭王利用关东系掌控军权
昭王四十八年,昭王和范雎想独占“灭赵之功”,范雎推荐郑安平攻赵,惜败。
史记:“任郑安平击赵,郑安平为赵所围,急,以兵二万人降赵。” 昭王利用军功掌控军队主导权的想法流产。按秦国的法律,将官有罪,荐者焉能事外?但是昭王走到了这一步,只能强行维护范雎。他下诏令,“有敢言郑安平事者,以其罪罪之”。
昭王五十年白起自杀,太尉司马梗被逐,大秦军方与昭王决裂。打不了胜仗,昭王想利用“关东系”把控军队的想法全面破产。昭王欲以“今武安君既死,而郑安平等畔,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来激励范雎继续为他出谋划策,但是范雎已经“不知所出”。
也就是说范雎其实就是一个政客,并无治国、安民、攻伐之术,他的“固干削枝”之策也走到了尽头。无奈之下,昭王只好罢黜范雎。
昭王晚年,一事无成。“中央集权”、“加强王权”的目的虽然成功了,统一的步伐也因此嘎然而止。范雎固然有功于昭王,但是他的“固干削枝”之策,给秦国带来了剧痛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