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许世友简介_许世友的传奇一生

时间:2022-04-20 16:23:20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开国上将许世友 一个人去世后,应当给予妥善处理后事,并举行适当形式的悼念活动,这是人之常情,普通人如此,名人更该如此。在我国历史中有各种方式安葬逝者,其中最主要的方

许世友简介_许世友的传奇一生

一个人去世后,应当给予妥善处理后事,并举行适当形式的悼念活动,这是人之常情,普通人如此,名人更该如此。在我国历史中有各种方式安葬逝者,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土葬和火葬,而土葬沿用时间最长。

常言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人认为,如果以土葬方式下葬,也是一种孝道。然而,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对土葬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1950年10月27日,任弼时病逝,年仅46岁。任弼时是中央五大书记之一,更是新中国开国元勋,他的病逝,举国悲痛。为此,党中央和国家为任弼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和盛大的安葬仪式。任弼时葬礼结束后,毛泽东对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说,“任弼时同志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很大,对他厚葬是必要的,但我们死后都这样,是不是有些浪费了?”

说这番话时,毛泽东已经开始考虑另一种更为节俭的丧葬形式,火葬。1954年初,毛泽东游览杭州西湖,当他看到西湖边大小山峰上有很多坟墓时,以担心的口吻说:“这里坟墓太多了,死人跟活人争地不好。”

许世友简介_许世友的传奇一生

195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间隙,参会人员都收到一份名为《倡议实行火葬》的倡议书。倡议书中有这样的描述:

土葬占用耕地,浪费木材;加以我国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把厚葬久丧定作礼法,常使许多家庭因为安葬死者而陷于破产的境地。实行火葬,不占用耕地,不需要棺木,可以节省装殓和埋葬的费用,也无碍于对死者的纪念。凡是赞成火葬办法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请在后面签名。凡是签了名的,就是表示自己死后一定要实行火葬。后死者必须保证先死者实现其火葬的志愿。

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看完倡议书后,非常高兴。毛泽东连声说:“很好,很好!”随即,毛泽东带头在上面签了名字。有了毛泽东的带头,参会人员几乎都在倡议书上签了自己名字。然而,有一位将领看到倡议书后,十分不解,结果拒绝在倡议书上签字。

这位将领就是开国上将许世友,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毛泽东都带头倡议去世后火葬,许世友为何拒绝签字呢?

原因令人泪奔,许世友是一个大孝子,他希望能土葬在母亲旁边,给母亲尽孝。在许世友的一生中,他多次表示有两人对他的影响最大:一是母亲李氏;二是开国领袖毛泽东。许世友多次说:“活着尽忠,忠于党忠于人民;死后尽孝,土葬为父母看坟。”

许世友简介_许世友的传奇一生

由于父亲早早离世,许世友受母亲的影响最大,对母亲的感情也最深。然而,对于自己的母亲,许世友内心充满了愧疚。战争年代,许世友常常因思念母亲夜不能寐。

许世友,1905年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许家洼(今河南省新县许洼)一个贫寒农民家庭。父亲许存仁,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母亲李氏,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许世友出生时,正值清朝灭亡前夕,社会动荡不安,老百姓生活艰难。

从童年开始,许世友就逐渐学会了放牛、砍柴、割草等。当时家乡一带土匪横行,打家劫舍现象层出不穷。于是,当地人都会练习功夫自保,许世友也逐渐受到影响,学会了一些拳脚功夫。

许世友13岁那年,父亲一病不起。为了给父亲治病和维持一家人生活,母亲准备卖掉最小女儿。几天后,买家找上门,这时刚从地里干活归来的许世友,直接跪在母亲面前,放声大哭:“娘,咱家幺妹那么小,要卖就卖了我吧!”

母亲一听儿子这样说,泪如雨下,从此不再提要卖掉小女儿。父亲去世后,许家生活越发艰难,懂事的许世友决定出去闯荡一番。事实上,当时许世友已经在少林寺呆了5年时间,他是在8岁那年进入少林寺的。

许世友简介_许世友的传奇一生

大家注意,许世友确实在少林寺呆了很久,但这并不是说他出家了。许世友在回忆录中清楚 地描述了这一点:

“我8岁在少林寺当杂役,直到16岁离开。这些年中,我学会了十八般武器,学过飞檐走壁,我下了苦功夫。”

“我没有在少林寺出家当和尚。因为家里太穷,没有吃的。8岁那年到少林寺当了个小杂役,专门干挑水,劈柴,清扫等杂活,还要伺候寺内的僧侣。一有空,就偷偷地躲在一边,看僧侣们演练武功,边看边学。”

在少林寺的8年时间,许世友的拳脚功夫练习得颇为了得。许世友爱恨分明,富有正义感,这是他身上最鲜明的特征。有一次,许世友回家,有个恶霸的儿子仗势欺人,打死了许世友的表哥。许世友冲到恶霸家中理论,双方厮杀在一起,结果恶霸儿子被打死了。

闹出人命后,家中是无法再呆下去了,而少林寺寺规又严厉。走投无路后,许世友告别母亲,投奔正在洛阳招兵买马的直系军阀吴佩孚,成为童子军中一员。参军后,许世友勉强能填饱肚子。

许世友简介_许世友的传奇一生

好景不长,许世友又“闯祸了”。有一天,轮到一名老兵和许世友值日。这名老兵是一个老油条,经常欺负新兵,一看许世友刚来部队,就吆喝他扫地、叠被子、倒痰盂,自己却在外面溜达。

许世友起初也没有太在意,可老兵接二连三这样做,有时候从外面溜达回来后,发现他还没有干完,张口就骂了起来。许世友性格刚烈火爆,双方对骂后厮打起来,谁知许世友一脚过去,这名老兵直接见了阎王。

许世友差点被枪决,自此开始厌恶旧军队,他开始向往有追求的军队。1927年,许世友在街上闲逛,无意遇到同乡的傅孟贤。傅孟贤是中共秘密党员,他对许世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成功劝说他加入红军。

据资料,许世友于1926年9月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投身革命。1927年8月,许世友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几乎同时回到家乡参加红军,随即参加著名的黄麻起义,正式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

许世友善于打硬仗、恶仗。有一句话被许世友常常挂在嘴边,“红军枪弹不足,大刀是最便当、最令敌胆寒的兵器,三国时期的关云长能过五关斩六将,就是因为青龙偃月刀!”为此,许世友曾7次参加敢死队,5次担任大刀敢死队队长,多次战斗中光大刀就报废了14把。

许世友简介_许世友的传奇一生

红军时期,每当敌我战斗陷入胶着状态,许世友总是一马当先,只见他把军帽帽沿往下一拉,提着一把大刀,大吼一声后带着敢死队冲向敌人。由于在肉搏战中屡建奇功,许世友也有了一个绰号:大刀敢死队长。

许世友有一个爱好,喜欢喝酒。喝酒误事,这是共识,可在许世友这里行不通。1933年1月,许世友率领红34团解放了四川北部重镇巴中。眼看马上就到春节了,许世友特别想喝酒,结果他偷偷喝了一大盆。

事后,一些有酒瘾又不敢违背禁酒令的人将此事向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陈昌浩汇报,陈昌浩却说:“禁酒令必须执行,不过许世友还是可以喝一点的。”不少人对此表示不满,陈昌浩大怒:“你们有许世友那个酒量吗?他酒后还不误事,你们谁能做到?”

众所周知,许世友是毛泽东的一员爱将。毛泽东非常赏识他,一度还给他改了名。1935年,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以北的两河口举行会师大会。不久,许世友参加了毛泽东在达维镇主持的一场高级干部会议。这是许世友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一次饭后,毛泽东问许世友:“许军长,你的名字是哪几个字啊?”

许世友简介_许世友的传奇一生

许世友回答道:“我在家中的幼名叫友德,族谱上的辈分是‘仕’,父母就给我取名许仕友。我参军后,平时也学习认字,发现‘仕’有做官的意思,这不好,于是我就改名许士友。这一改,我当了红军战士就名副其实了。您看我这个名字改得好不好?”

毛泽东听完笑了起来,说:“很好,不过我看还是改一个字,把‘士’改为‘世’,就叫世界之友嘛。这次我们是北上抗日,要有长远眼光,你看好不好?”许世友认为毛泽东说得很有道理,从此就改名许世友。

“张国焘事件”后,许世友受到牵连,思想压力很大,一度希望离开延安去四川打游击。为此,毛泽东亲自看望许世友,劝慰道:“你不要有任何思想包袱,中央相信你,我毛泽东相信你。你和一些人想回四川去,不是搞什么反革命集团,不是要造反,是一时思想想不通罢了。”

从此,许世友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毛泽东,他跟着毛泽东从无二心,至死不渝。战争年代,无数将士舍小家为大家,很多将领阔别几十年后才回到家乡,有的则至死都未能回到家乡。

许世友简介_许世友的传奇一生

许世友作为有名的大孝子,未能在母亲身边尽孝,是他最为痛苦的一件事。自参加红军后,许世友在建国前仅2次冒险回家看望老母。1954年,已经是山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请假抽空回来一趟老家。

这时距离1934年许世友回家,母子俩整整20年没有见面了。那天,许世友骑着马来到村口,远远就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婆婆,背着一捆柴朝他家方向艰难地行走。许世友来到老婆婆面前,只见她头发杂乱,脚上穿着破鞋,其中一只脚趾都露了出来。这是母亲?许世友一时不敢相认,这时嘶哑的声音传入耳朵里:“你是友德娃吧?”

刹那间,许世友下马跪倒在地,说:“娘啊,娘啊!我是友德啊,我回来了!我回来晚了!”母子俩抱头痛哭,看到母亲如此辛苦,许世友越想越自责。许世友搀扶着母亲回到家中,当看到家中一贫如洗,老母亲几乎每天都靠吃咸菜度日时,他再次跪倒在母亲面前。

难以想象,在无数敌人面前不皱一下眉头的开国上将,在母亲前却大哭起来。从那一刻开始,许世友是暗下决定一定要让母亲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1959年,许世友再次回乡探亲,此时老母亲已经去世。

在母亲坟墓前,许世友又一次泪流满面,他喃喃自语:“娘,对不起,忠孝难全,你老人家健在时我未能服侍你,我死后,一定来为你守坟。”许世友认为只有土葬才意味着给母亲守墓,即便去世后不开追悼会、不立墓碑。

许世友简介_许世友的传奇一生

1979年,74岁的许世友下定决心自己去世后一定要土葬,他开始着手准备身后事。许世友给长子许光写了一封信:

许光:邮去现金伍拾元整,用这笔钱给我买一口棺材。我死后不火化,要埋到家乡去,埋到父母身边,活着精忠报国,死了要孝敬父母。我今年74岁了,身体很好,活到八九十岁,也只有十多年了,你们可以先作准备。

许光收到信件和50块钱后,开始着手办理,请来一位老木匠,为父亲打了一口棺材。事情完成后,许光写信给父亲,请他回来验收。当时许世友正在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回信告知如果不战死就回去,战死了就用这口棺材,不用验收了。

不过,这口棺材许世友病逝后并没有使用。1985年春节前夕,许世友经常感到腹部胀痛。起初,这种胀痛还能忍受。3月的一天,许世友来到上海华东医院例行体检,被告知患了肝癌。从此刻开始,许世友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许世友的病情让很多人牵挂,北京解放军301医院政委刘轩庭曾是他的老部下。

得知老首长患癌了,立即建议他从南京转到北京治疗,结果许世友断然拒绝。当时北京医疗水平明显要比南京好,许世友为何不愿去呢?他的原话是:“人多啊……我吵架吵不过他们。”

许世友简介_许世友的传奇一生

此后无论何人来劝说,许世友就是不为所动。尽管不愿意去北京,可许世友还是有一桩心事,尽快让组织上同意自己去世后土葬事宜。许世友自己无法写信,他就让秘书代笔,称自己时日不多,个人对组织只有一个要求,自己死后能实行土葬,葬在老母亲旁边守墓尽孝。

许世友的病情越来越重,每次有从北京来看望自己的同志,他都询问组织上对自己的请求有无回复。许世友的报告很多中央领导同志都看到了,可谁也不敢做主。很遗憾,许世友直到临终也没有收到组织上同意他土葬的回复。

1985年10月22日,开国上将许世友带着遗憾病逝,享年80岁。亲人们再一次向组织上提到了许世友的遗愿,以土葬的形式葬在家乡母亲坟墓旁边。死者为大,当初许世友请秘书给党中央写的那封信,放到了邓小平的案头。

邓小平对许世友非常了解。许世友早在1938年担任129师第386旅旅长时,就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进军冀南,两人在战争岁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85年1月,邓小平途径南京时,专程看望了许世友,两人留下了一张合影,而邓小平还送了许世友一瓶茅台酒。

如今好友去世了,邓小平看到许世友遗愿,久久沉默。邓小平最后还是同意了许世友的请求,批示:照此办理,下不为例。我们知道,开国元勋病逝都会举行追悼会、遗体告别式等纪念活动,许世友却没有。邓小平的批示意思简单明了,许世友的情况特殊。

许世友简介_许世友的传奇一生

许世友去世第四天,邓小平委托王震专程去南京向其亲属传达中央意见。王震对着许世友亲人说:“许世友在60年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

用七个“特殊”来形容许世友,可见他的确是一位传奇开国上将。但是,王震还传达了中央五点要求:一、不准开追悼会;二、不准登报告知;三、不准传播丧事;四、家人不能外传;五、不准设立墓碑。

当年11月8日凌晨,许世友的灵柩被悄悄运到家乡下葬,墓地距离他母亲不到60米。许世友的棺木是他生前好友、原广州军区司令员尤太忠上将请人从广西采伐的金丝楠木打造。

许世友入殓时,亲人在棺内放了三样物品:一张纸质百元大钞、两支手枪和两瓶茅台酒。有人说,这三样物品可不简单,钱可以用来买路;喝酒可以壮胆;枪则可以打鬼。尤其是两把枪最值得一提,其中一把是战死在孟良崮的张灵甫使用过的手枪,原来收藏在解放军军事博物馆,毛泽东批准后交由许世友佩戴;还有一把是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所赠。

许世友简介_许世友的传奇一生

许世友刚下葬时,墓地只有一个坟冢。一年后,乡亲们都知道这里埋葬了许世友,前来祭拜者络绎不绝。由于党中央当时规定不立墓碑,于是杨尚昆和徐向前一商议,决定以个人名义给许世友树立一块墓碑。许世友墓碑题词是著名书法家范曾,加上树立墓碑是同志,故题写了“许世友同志之墓”。

谨以此文致敬许世友上将。许世友将军是新中国倡导实行火葬后第一位, 也是唯一一位被党中央特批土葬的将军。许世友一生与酒有不解之缘,如今他的墓地前茅台酒瓶垒成了一面墙,成为了一大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