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石钟山记什么意思_石钟山记的典故

时间:2022-04-28 09:29:53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石钟山记》是苏东坡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游记,历来评价甚高。宋末文坛领袖刘克庄称:坡公此记:议论,天下之名言也;笔力,天下之至文也;楷法,天下之妙画也。

《石钟山记》是苏东坡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游记,历来评价甚高。宋末文坛领袖刘克庄称:“坡公此记:议论,天下之名言也;笔力,天下之至文也;楷法,天下之妙画也。”(《后村先生大全集》)明代学者郑之惠称:“此是性灵上带来文字,今古所希……苏长公字字挟飞鸣之势。”(《苏长公合作》)清代散文家、“桐城派三祖”之一的姚鼐认为《石钟山记》是“子瞻诸记中特出者”。(《古文辞类纂》)

的确,《石钟山记》不同于一般记游散文的先记游、后议论,而是“以人之疑起己之疑”(杨慎《三苏文范》卷十四),由议论带出记叙,由思而行,由感而发,由疑而察,由察而得出结论。全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因而成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初中课文有《石钟山记》。当时没有想到,初中毕业,我去了长江中间的一个农场谋生,与石钟山隔水相望。

石钟山属湖口县,“湖”即鄱阳湖(时称“彭蠡”),县城名“双钟镇”。“双钟”立于湖口东岸,城南的叫上钟山,城北的叫下钟山。

这两座山为什么叫“石钟山”?《石钟山记》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追究和解答。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说: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是解释石钟山得名最早的文字。

这个解释,常常受到质疑: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之后,唐代江州刺史李渤在石钟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于是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再往后,宋代苏轼又对李渤的说法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是,可为什么唯独这座山得钟之名?

利用调任和送儿子上任路过湖口的机会,苏轼对石钟山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晚上和儿子坐着小船进入断壁下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空洞,亲眼看到水流涌进石穴和缝隙,亲耳听到风浪激荡其中发出的巨响。苏轼对儿子形容说: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

苏轼得出结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任何的事情都不可以不看不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郦道元的看法是对的,但是描述得太简单了;李渤敲打山石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以为发现了真相,那就更是浅陋可笑了。

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因为苏轼的亲历考察,似乎真相大白。

在这里,苏轼的怀疑和探索精神是颇感人的。明代文学家钟惺慨叹:“真穷理之言。”(杨慎《三苏文范》卷十四)清初学者吴楚材、吴调侯叔侄赞之:“千古奇胜,埋没多少。坡公身历其境,闻之真,察之详,从前无数疑案,一一破尽。爽心快目。”(《古文观止》卷十一)明遗学者吕留良更是拍案叫绝:“此翻案也。李翻郦,苏又翻李,而以己之所独得,详前之所未备,则道元亦遭简点矣。文最奇致,古今绝调。”(《晚村精选八大家古文》)

九百多年过去,湖口水文的变化难以想象。一个小农工再好奇也绝无可能复制大文豪的考察。因为农场生产队食堂加餐,常被派去对岸县城采买,坐船过江时我就石钟山的得名请教船工,他反问:你不觉得山形像扣着的钟吗?我远远望去,的确如此。采买之余上山瞎逛,又请教山上的工作人员,答曰:苏东坡的说法也未必全对。此山既有钟之“声”,又有钟之“形”。

关于石钟山的得名,仍是一头雾水。

看来,世界上许多事物的真相想要完全被解释清楚,的确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真相常常会被有意无意地遮蔽甚至歪曲。正因此,苏轼不相信任何现成结论——即便是名家权威的说法。此中的“穷理”精神,亦即怀疑和探索精神,是极为可贵的。因为,只有怀疑,才有探索;只有探索,才有发现;只有发现,才有可能抵达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