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是谁_何香凝的个人事迹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三台摄影机的专摄镜头下,郑重地向全世界人民公布了一个改变了中华民族命运的消息:
“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天安门门前,经历了非人般磨难的中国人拼命挥舞着手中的红旗,无数人欢呼着、大笑着、庆祝着。
战争带来的阴霾,终于从他们仿佛生来便充满苦色的面容中永远褪下,他们不知道,中国,将会迎来一段国泰民安的历史进程。
而此刻,站在毛主席身后的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何香凝,却不知何时,红了眼眶。
这位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风雨的古稀老人,低头拭泪间,思绪又回到了那个令人遍体生寒的年代......
1931年9月18日,日军精心策划的阴谋得逞,沈阳的天空瞬间被乌云笼罩,“九一八事件”震惊了全世界。
一时之间,东三省沦陷、死伤者无数、难民更是哀鸿遍野。
此时,53岁的何香凝因为不愿与蒋共事,已经远走国外许久,听闻消息瞬间心急如焚,立即动身,辗转数次才艰难回国。
归国后,她积极救亡图存,将全部积蓄捐赠给抗日队伍,还数次发表讲话,称:
“于此国家多难之秋,人民生命应加爱惜,以期共赴国难,抵抗日帝国主义。”
而此时,蒋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显然与其希冀相悖,故何香凝数次发函,请求其发兵支援东北,可却被蒋连连敷衍,消极抗日之心尽显。
大怒之下,这位在党内德高望重的老夫人做出了一件如今来看依旧让人震惊的大事。
她将自己的一件旧裙寄给了蒋介石,并赋诗一首:
“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嚯,可真是好不客气的一首诗,大骂蒋白白称作男人,讽刺其还不如女子,这简直是将蒋委员长的脸放在地上踩。
蒋收到此包裹时,自然也是面红耳赤、勃然大怒,可他却也只能在屋室之中挥洒一下怒气,这位夫人,他可是一个指头都不敢动。
能让大人物都忌惮的人,自然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何况,这是民国,更何况,她是个女人。
何香凝1878年出生,是位老革命家了。
彼时社会普遍还未用公历纪年,于是光绪四年降生的何香凝自然也逃不了封建女子的培养流程。
只是,这流程似乎中间出了点什么问题。
小时候的何香凝常常会卧在大人的脚下,听他们讲那些区别于儿童故事的往事。
家境不错的她启蒙较早,七岁便上了女子学堂。
于是,对同龄人来说晦涩难懂的“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她从一知半解到津津有味只用了一两年的时间。
何香凝的父亲何载并不控制子女接受新文化,他早年也是农民出身,后因穷苦远走他乡,经历了重重磨难才积攒出偌大家业。
所以,何家并没有寻常富贵人家那些迂腐封建的规矩,和严苛古板的祖训。
就连小女儿香凝对“缠足”的无数次反抗,最终的结局也不过是在何载宠溺的目光中无奈妥协。
何香凝从小骨子里就有一股“叛逆”的劲儿。
因为迥然众人的思想和一双大脚,她在当地的婚嫁市场上很没有“行情”,以至于到了待嫁之年,还是无人上门提亲。
19岁的香凝倒是并不把这当回事,但这可急坏了何家父母,四处为女儿寻找合适良婿。
日后想想,这段感情的出现,或许只能用“天意”二字来解释。
廖仲恺,年方20,正是刚及弱冠的大好男儿,到了娶妻之年,在美国出生的他只对媒人提出了一个要求:
“坚决不要缠足的传统女人。”
命里有时终须有,谁说包办婚姻不幸福。
虽然结婚之前从未见过面,虽然养尊处优的富家小姐只能蜗居在阳台搭建的一间小房子里,也挡不住两颗年轻的心逐渐靠近。
尽管日后是被写入史册的一对传奇夫妻,当时却很少有人知道,廖仲恺也是何香凝的革命启蒙导师。
在狭小温馨的阳台小屋中,妻子面带仰慕与向往的目光,看着丈夫对国家政治、社会民生的侃侃而谈,心中感觉甜蜜且自豪。
于是,在廖仲恺提出为求保国救族,要去日本留学之时,即便在所有家人都坚决反对的情况下,何香凝依旧变卖了自己全部的陪嫁。
只有她,相信自己的夫婿绝非池中鱼,也只有他,相信他的妻子是其最为匹配的知己伴侣。
1902年末,夫妻二人终于踏上了前去日本的客轮,再回来时,二人的身份已大不相同,只因在日本,他们结识了一位革命先驱。
与孙中山的见面很偶然,是在一场刚入学不久的留学生会议上。
彼时孙先生的革命事业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在会上其顾忌人多眼杂,为少生是非,他讲得不多。
只是,即便谈得很是浅显,廖何夫妇依旧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和震撼。
二人找到合适时机与孙中山进行了一段深刻且振奋的对话,只一夕之间,三人“间隔半生”的深厚友谊便已坚不可摧。
如果说中国的革命要从孙中山讲起,那么段段都少不了何香凝。
在组织结构逐渐完善的情况下,这些一腔热血的青年却受到了一波不小的打击——孙中山被日本宪兵队监视了。
原因很简单,异国他乡,进行变革事业何其艰难,更遑论大肆组织集会。
日复一日不正常的聚集性活动引起了孙家日本女佣的注意,她警觉地向警署报了案。
野蛮的搜查虽不至于受到什么致命打击,但是众人联络的地点确实到了不得不换的地步,可却无人能提供有效地点。
毕竟不在本国国土之上,一旦再次被发现,人身安全几乎都不能保证,众人对此心存顾忌也在情理之中。
此时,何香凝站了出来,她担着无数风险,将自家屋舍无偿奉献给了他们,丈夫廖仲恺同样支持妻子的选择。
为了不引人注目,家中不能再请女佣,于是即便远离故土也没吃过什么苦的何香凝,事事亲力亲为。
家里被折腾得乱七八糟,她亲自提水打扫;
集会众人不方便出外聚餐,她开始学习制作羹汤;
自身住所屡被关注,她不辞辛苦,数次搬家转移。
可即便这些事已经夺去了她过半的精力,在参与活动之时,她依旧永远都是神采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这让很多人都无比尊重这位年龄不大却异常坚韧的女性,即便是孙中山,也屡次向她表示了谢意。
1905年同盟会成立之时,何香凝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初期唯一一名女性会员。
当她在一件简陋的小屋中,举手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时,何女士的激动,注定她会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
1908年,先一步毕业的何香凝再次踏上香港的土地上,已然成为了孙中山身边的得力女将。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讨袁运动、组建政府,人人不知何香凝,处处都有何香凝。
1925年,深受信任的廖何夫妇正在广州如火如荼地游走革命之时,突闻噩耗:
“孙中山先生病重!”
因廖仲恺一时脱不开身,何香凝毅然北上侍疾,她也成为了孙中山临终嘱托的元老成员之一。
“何夫人,弗以夫人无产而轻视。”
尽管已经在众人面前将自己全部财产都赠予了宋庆龄,这位操劳一生的革命家依旧放心不下爱妻,特意嘱咐了何香凝这句话。
友人病入膏肓,长者行将就木,何香凝又怎会好受,泪眼朦胧之中,她向孙中山许下毕生诺言:
“先生改组的苦心,我是知道的,此后我必将拥护孙先生的精神,一切主张,我也誓必遵守,至于孙夫人,我也当然尽我的力量来爱护。”
1925年3月,孙中山于北平去世,据说遗留之际,他已经不甚清醒,却依旧在念叨着:“革命......救国......”
何香凝许下的誓言并非一时之语,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党内政权大调整,逐渐形成了两个派别。
一派以蒋为首领,一派以廖、宋为中心。
两个极端的思想和决定如同太极两仪,看似兼容并蓄,实则水火不容。
蒋派反对孙中山理论,极力控制打压国内其他派系,而廖宋则坚决履行孙中山政策。
何香凝作为廖宋的代表性人物,又答应了孙要照顾宋庆龄,不免逐渐与社会主义接了轨。
可惜,仅仅在孙先生去世短短五个月后,廖仲恺,便被蒋派刺杀于广州的中央党部楼前。
廖仲恺的去世给了何香凝相当大的打击。
明明下车前还在互相讨论会议的内容和流程,转眼之间丈夫便倒在了自己面前,甚至密集震天的枪声连悲伤的机会都不给她留一个。
当然,这次的悲剧是一场蓄意的行刺行动导致,廖仲恺的身份也不允许何香凝拘泥于家长里短。
之后在铺天盖地的追查下,虽然凶手胡毅生、朱卓文、梁鸿楷以及嫌疑人胡汉民等人皆被一一查出,但是廖仲恺的去世依旧没有人站出来负主要责任。
派系之争何其残酷,怪不得何香凝作为国军高级官员,会在公众讲话中直接叫骂不满:
“吾人做革命事业,生死本置之度外,今廖先生被人狙击逝世,吾家属损失犹小,所难堪者吾党矣!”
虽然这样说,可此时的何香凝与蒋还未走到老死不相往来的程度。
她依旧留在国民政府之中,为妇女、抗战、公益之事劳心劳力,但是与步步高升的老蒋,关系越来越差。
1926,蒋政府上下蓄意制造了一场震惊的“中山舰事件”,不仅给予共党致命一击,甚至波及到了还是同盟的苏联。
何香凝听闻此事,直接冲进蒋的办公室,大声质问并痛骂他:
“总理死后,骨尚未寒,仲恺死后,血也未干。”
“只有苏联,才可以帮助中国,你那样对待苏联人,太过背信弃义!”
“以德报怨,违背了孙先生的主张,你将何以对孙先生。”
面对这位颇有威信的夫人,蒋哑口无言,只喏喏听着。
其实何香凝何尝不知道他们的野心和打算,她只是失望。
自从孙中山去世,廖仲恺被杀,这老一批的成员中,似乎只有她一人在苦苦支撑。
她已经不是年轻力壮的战士了,党国的未来无人可托、国家的未来无处可依、民族的未来无处可着,她怕了。
可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她还是不会抛弃这个曾经充斥着希望的地方。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让何香凝彻底对蒋政府失去了信心,她心中清楚,到放弃之时了。
曾经就职于同一政府的何香凝直接撕破了脸皮,在演讲中大骂老蒋无耻:
“去此总理之叛徒,本党之败类,民族之蟊贼!”
这位劳苦功高的革命先勋、烈士遗孀、妇女领袖,直接爽快地辞去了广州政府的要职。
甚至连宋蒋的证婚人邀请,都被她直接厉声拒绝,声称自己“羞于民贼为伍。”
已经年过半百的何夫人虽然骂人的声音依旧中气十足,但是经历连连打击,着实有些身心俱疲,决定暂时远走法国调养。
直到“九一八”事变之后,她才重整旗鼓,回国革命。
彼时已经远离政坛许久的何香凝,依旧在群众和国军中拥有相当大的威望。
而这,也解释了为何蒋介石在收到了何香凝的旧衣裙和辱骂帖之后,只能忍气吞声。
一是因为惧其威,二是应该已经习惯了。
因为何老夫人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蒋对她颇有些“任她狂风骤雨,我自归然不动”的意味。
所以,尽管何香凝与宋庆龄方的合作已经是摆在明面上的了,但是国军依然没有放弃拉拢这位老人家。
曾经的同僚、如今的政敌居然需要利诱抚慰,可想而知何香凝的面子有多大。
可或许是性格使然,或许是年老倔强,不管是什么招式,都没有打动这位革命战士的心。
即便1944年,日军逼近广西,蒋的部下拿着几十万大洋请求老夫人去重庆避避难时,她也从未松口原谅。
曾经在孙中山病床前许诺要照顾的“孙夫人”如今也已经成为了鼎鼎有名的妇女战士,何香凝欣慰之余,一颗心也愈发靠近那面红色旗帜。
自从日军对中华大地透露出其狼子野心之后,她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促进国共合作。
1925年前是如此,抗日战争后是如此,抗战胜利后,亦是如此。
至于为何新中国成立之后她没有像很多人一样奔赴台湾和海外,而是留在了国内,甚至以古稀之躯参政议政,这也并非什么想不开的事。
1972年,94岁的何香凝女士去世,国家为其举办了相当隆重的葬礼,下半旗,回故乡,与君合葬。
而在何老夫人的心中,她的灵魂,早就留在了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之上。
国家完全解放的那一天,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依旧感性的老夫人低头擦泪的一瞬间,她定然自豪不已。
“孙先生,仲恺,革命成功了,这个国家,终于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