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肿脸充胖子什么意思_打肿脸充胖子的含义
时间:2022-05-04 10:07:50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中国古谚云: 打肿脸充胖子。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为撑面子,做一些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可见 胖子 在古代可是很了不起、能撑面子的角色,相当于现代人所追求的
中国古谚云:“打肿脸充胖子。”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为撑面子,做一些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可见“胖子”在古代可是很了不起、能撑面子的角色,相当于现代人所追求的“男神”、“女神”级别的人物!很多人为了变成“胖子”,可是宁愿忍受打肿脸的痛苦的!为何今天人们鄙视的“胖子”,在古代会这么吃香呢?
胖,从月(肉),从半。半,分牛。本义:古代祭祀时用的半边牲肉。从发音和意义上看,“胖”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98)中有三个义项: ⑴pàn古代祭祀用的半体牲;⑵bǎn(音板),胁侧薄肉;⑶pán(音盘),大。《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胖,半体肉也。一曰广肉。”“胖”字所指的“广肉”,是“大块的肉”。这个“大块的肉”说的可不是人身上的肥肉,而指的是可做食物的“大块的肉。”
而在汉语之中,由月(肉)字旁所组成的字,多与人体有关,如脑、肝、肺、脾、肾、胰、腺、胆、腿、臂、腹……等等。而至少在东汉之前,“胖”字并没有现代人所默认的“肥胖”之义。而由“胖”字后来引申出的脂肪多、肉多的“肥胖”之意,大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隋书·经籍志》载有曹魏初博士张揖(字稚让)《埤苍》三卷,是兼具课本功用的字典。《埤苍》记载:“胖,胖胀,腹满也。”南朝梁大同九年(543)黄门侍郎兼太学博士顾野王撰《玉篇・肉部》“胖,肿胀也。”《甫言稽话・释语》“今谓物体肥洪张大者,呼曰傍,或中虚而外张如水沤者,亦谓之傍……傍,俗作胖。”
不管是祭祀用的半边牲,还是肋侧薄肉,对古人来说皆是好东西。“胖”字在古代是心广体胖、安泰舒适,是美,是富贵之意。而时代变迁之后,“胖”在世界各地已经成为了丑、穷和慢性病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