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臭味相投是什么意思_臭味相投的含义

时间:2022-05-11 10:44:25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臭味相投这个成语在今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只有坏人才臭味相投地聚在一起。但这个成语古时候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褒义词。 臭味相投古今词义相反的根源在于臭字的演变。臭

“臭味相投”这个成语在今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只有坏人才“臭味相投”地聚在一起。但这个成语古时候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褒义词。

“臭味相投”古今词义相反的根源在于“臭”字的演变。“臭”读作xiù,《说文解字》:“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意思是禽兽脱逃,狗能够嗅着气味发现它们的踪迹。宋代字书《广韵》则解释说:“臭,凡气之总名。”所有的气味都可以叫“臭”。比如《易经·系辞上》有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同心同德之言,它的气味就像兰花那样馥郁芳香。

《左传·襄公八年》载,晋国国卿范宣子访问鲁国,即席朗诵了《诗经·国风》中的《摽有梅》一诗。“摽(biào)”,坠落,“摽有梅”即梅子纷纷坠落。这首诗吟咏一位女子于暮春时分看到梅子落地,深感青春将逝,希望及时婚嫁。范宣子吟诵这首诗,意思是寄望于鲁国及时出兵,一同伐郑。鲁国国卿季武子回应道:“谁敢哉?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欢以承命,何时之有?”意思是说:谁敢不及时出兵?拿草木作比的话,你们晋国国君是花和果实,我们鲁国国君只是花和果实散发出来的气味而已。欣喜以承担命令,哪里敢不及时呢?

“臭味”,杜预注解说:“言同类。”既言同类,季武子当然不会把两国国君比作坏人,因此这里的同类之称乃是褒义词。东汉学者蔡邕在《玄文先生李休碑》中,描述品行高洁的李休死后,“凡其亲昭朋徒,臭味相与,大会而葬之,鼎俎之礼,节文曲备”。“亲昭”,亲属;“鼎俎”,祭祀时盛载动物牲体的礼器;“节文”,礼节,仪式。“臭味相与”就是指与李休思想、情趣相同的亲属和朋辈聚在一起,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这个词哪里有丝毫的贬义,恰恰相反,是对李休及其亲属、朋辈的称颂之词。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第二十六卷“薛录事鱼服证仙”,描写青城县县尉薛伟与两位同僚相处甚欢,“这三位官人,为官也都清正,因此臭味相投。每遇公事之暇,或谈诗,或弈棋,或在花前竹下,开樽小饮,彼来此往,十分款洽”。“臭味相投”,正是赞扬三位清正官员的褒奖词。

后世读“臭”为chòu,将“臭”的含义缩小为香臭之臭,“臭味相投”遂一变而为专指恶臭的气味,也就顺理成章地从褒义词变成了贬义词,可惜了一个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