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瓦是什么意思_弄瓦的寓意
在古代中国的宗法社会里,繁衍后代、种族延续被视为每个人都不容推卸的神圣责任。孟子宣扬“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古往今来大多数中国人所熟稔。这一说法虽较为晚出,但重视子女生育的观念,则在远古社会时期,即已萌生。在这一观念支配下,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生育习俗。进入到文明社会后,对大多数社会阶层,尤其对贵族阶层而言,生子育女对于保持家族传承连绵不绝具有重要的意义,于是人们便制定了丰富多彩的生育礼。
一、商代生育礼俗
考古发现的甲骨文有关记载表明,商朝时,已经形成比较系统的生育礼俗。如商朝已有祈子求生之礼,即商王就生育事,向商宗族几位先公先王之妣祷告、求卜。由于祈祷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几位祖妣,因而有学者推测,她们或许已被商族人视为庇佑种族繁衍的生育女神。
礼仪举行的时间,主要分布于二月、三月、四月,大抵皆为万物复苏生长的春季,似乎反映出商人已经萌生了将子嗣的祈求、生育,与自然界万物春季生长的自然规律相联系、感应的观念。甲骨卜辞中还有王为举行祈子礼后王妃是否受孕,以及怀孕后对预产期而进行占卜的记载。孩子诞生后的一个月之内,商人已有为子女取名之礼俗。
二、周代生育礼俗
西周时,随着宗法制度的不断完善,及其在政治、社会领域中的作用日显重要。贵族阶层的子嗣诞生之礼仪,日益系统、繁缛。
据文献记载,西周时盛行祈祷神灵以求子嗣的礼俗。贵族祭祀的神灵谓之“高禖(méi)”,也称“先禖”,职掌人的生育繁殖。
《周礼》记载,每年仲春二月,天子携带王后妃嫔,以太牢祭祀“高禖”,并授予后妃们弓、矢。有研究者认为,所谓“高禖”,外形为石柱,实则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对它的崇拜、祭祀,实际上是原始社会时期出现的男根崇拜的延续。至于王授予后妃们弓、矢以射,或有祈求男孩的寓意。
后、妃怀孕后,应择日开始对尚处于母腹中的小生命进行调教,古人谓之“胎教”。其具体仪节是:王后自怀孕的第七个月(夫人妃嫔自第三个月)起,至生育前的数月内,居住于专门为她准备的房间(《大戴礼记·保傅》谓之“宴室”,《礼记·内则》谓之“侧室”)内。太师、太宰、太卜及以下诸官各持本职器械,依官位尊卑高低,分别守护于户门左右、堂下、门内。
在这期间,若王后要求太师演奏不合礼的邪声恶曲,那么,太师要以“没有练习”、“不熟悉”为借口,婉言拒绝。如果王后想吃不合礼仪要求的食物,太宰不能满足她的要求。这种女性怀孕期间的声音、食物禁忌,也多见于其他民族。
自临产月的初一,孕妇就要单独居住,直到孩子出生。这期间,丈夫每天都要派人问候起居所需及健康状况。孕妇临产时,丈夫要亲自问候。孩子出生后,若是男孩,就在门的左边悬挂一张木弓,谓之“弧”。象征这名男孩长大成人后能手持弓箭,保家卫国。若是女孩,则在门的右边悬挂一条佩巾,类似于现代人使用的手帕,谓之“帨”(shuì)。象征她长大成人后,要勤于操持家务。
《诗经·小雅·斯干》记载,如果生的是男孩,就将他放在床上,给他穿好衣裳,拿璋给他玩耍,谓之“弄璋”。璋,圭璋,是一种宝贵的玉器。西周时臣朝见王侯时,需执此为礼。使男婴玩璋,自然有希望他长大后为官的寓意。这一礼俗为后世沿袭。
唐朝宰相李林甫为别人书写庆祝生子的贺信时,一时笔误,将“弄璋”写成“弄獐”。獐是一种小动物的名称。本来是贺喜的吉利话,却因笔误,而有骂人为畜生之嫌。因此,李林甫也被人们戏称为“弄獐宰相”。
若生的是女孩,就把她放在地上,用包裹婴儿的包被包起来,用“瓦”,即古代妇女纺织时用的纺锤,作为她的玩具,谓之“弄瓦”。 有培养女孩从小就勤于纺织的寓意。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三天,要举行所谓的“接子”之礼。具体仪节因出生者的性别、地位而有所差异。《礼记·内则》记载,国君的太子出生,“接子”礼使用太牢,即以牛、羊、猪为牺牲。大夫的长子用少牢,即以羊和猪为牺牲。士的长子用一头猪,庶人的长子用一头小猪。若不是长子,使用的礼仪规格都要降一等。
若是男孩,还要举行射礼,用木弓射天地和四方,取男儿志在四方之意。新生儿若为天子的太子,在国都的南郊举行射礼。若为诸侯国国君之子,由卜选的一位士抱至寝室门前,由射人行射礼。若是女孩,则不举行任何仪式。
在抚养婴儿的问题上,若为国君的太子,要进行占卜,选择一名士的妻和一名大夫的妾来乳养。还要在宫中另选一室,作为抚育幼儿的专门场所。要选择性情柔和、善良慈惠、谨慎寡言的妇女做他的老师、慈母和保母,其他人无事,不得随意前往,以保证孩子有一优越的成长环境。
新生儿出生三个月后,要卜选一个吉利的日子,为他(她)剪发、命名。剪发时,无论是男婴还是女婴,头发都不能全部剪去,而是要留一部分头发,古人谓之“鬌(duǒ)”。留哪部分头发,要由婴孩的性别来决定。
留发的方式多样。或者男婴头顶两边的头发不剪,形如有角动物刚刚长出来的小犄角,故古人谓之“角”。女婴头顶上留纵、横各一道头发,相互通达,形如马络头,故谓之“羁”,也叫做“午达”。或者男婴留左边的头发,女婴留右边的头发。
剪发完毕,接着举行给婴儿取名的礼仪。参与礼仪的相关人员一大早就要起来,沐浴更衣,按照天子太牢、诸侯少牢,大夫特豕,士特豚的等级规格,准备牲具。丈夫进入侧室,站立在上堂的东阶(阼阶)上,面朝西。妻子抱着婴儿从房中出来,站立在门楣处,面朝东。然后,父亲握着婴儿的右手,给他(她)取名。
取完名后,婴儿的老师要把新生儿的名字告知家族中所有女性亲属。婴儿的父亲把名字告诉宰(类似后世的管家),宰把这个名字告知家族中所有男性亲属,然后书写“某年某月某日某生”,妥善收藏。宰将婴儿出生及所取的名字等相关信息,向闾史汇报。闾史将这些信息登记为两份文书,一份由闾府收藏备案,另一份上交给州史。州史将此文书禀告州伯,然后收藏于州府存档备案。
三、魏晋至清代生育礼俗
秦汉以后,历代统治者出于征发赋役的需要,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劳动者阶层,出于添丁以增加劳动力的需要,祈求子嗣繁育,为历代人们普遍的心理观念。在这一观念支配下,人们在祈子、孕妇保健、胎教等方面,在沿袭以往礼俗的同时,又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和形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祈子礼俗依然非常盛行,最主要的方式,则是祭祀形形色色的神灵,祈求赐予子嗣。这一时期,上自统治者,下至庶民,供奉的赐子神灵,主要有“高禖”、南斗星、九子母神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还形成了于婴儿诞生后进行“试儿”的礼俗。所谓“试儿”,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抓周”,这种习俗的具体做法是:
婴儿出生满一年后,为他(她)制作穿戴新衣裳,沐浴洁净。在他(她)面前堆放珍宝、衣服、食品等物品,若是男孩,加上弓矢、纸笔等武器、文具,若是女孩,就加上剪刀、尺子、针线等女红工具,由婴儿随意抓取。他(她)抓取的东西,就意味着他(她)的道德、智力水平以及长大成人后的人生命运。
“试儿”礼毕,亲戚们欢聚一堂,共同庆贺。这一礼俗后世一直长盛衰,只是历代称谓多不相同,有“周晬(zuì)盘”、“拿周”、“拈周”,“试周”、“度晬”等。
庆祝生日的礼俗在隋唐时期开始出现,而且规模越来越大,仪节越来越繁缛,并一直为后世所沿袭,传承至今。隋唐以前,文献中几不见有统治者乃至庶民庆祝生日的记载。公元603年,隋文帝颁布诏令,禁止国人在自己出生日这一天屠宰牲畜,借此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唐太宗也曾说,民间百姓于生日时喜乐宴会,这是不对的。因为出生日意味着父母为生育子女而备尝艰辛,此日举行宴乐活动,不合时宜。纵使如此,庆祝生日的礼俗还是在社会各阶层流传开来。
至唐末,富豪之家,庆祝生日更加排场,往往要耗费不赀,不仅置办筵席,款待亲朋好友,还要置办斋筵素食,邀请僧侣道士。同时还要招请表演者,表演百戏杂耍。场面非常热闹、隆重。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习俗、风气影响下,自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起,甚至将皇帝的出生日设置为全国性庆祝的节日。每逢诞节,政府各个部门、各个行业都要放假、歇业,从京师到地方,各地都要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皇帝也要在宫廷中大开宴会,与群臣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