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有多长_万里长城的来历和长度
众所周知,万里长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是中国人的骄傲,在历史上多次阻止敌人入侵,不过,后世对长城的作用有很多质疑,很多人认为长城的平均高度并不高,敌人要想翻越长城,似乎搭个梯子就可以办到。并且,长城的厚度也不够,北方游牧民族大军压境之时,很难有力地抵挡敌人。那么,长城到底有什么作用?没有长城中国又会是什么样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长城。
长城是怎么来的?
长城修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西周都城镐京(今天的西安)的著名故事:“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当外敌来犯时,周天子通过长城各处的烽火台,联系到各地的驻军,命令他们前来带兵保护国都。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为了提高自身防御力,都在修筑长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燕、赵等国。为了抵挡匈奴进犯,数位赵国和燕国国君修筑了长城,赵武灵王更是向匈奴学习“胡服骑射”,用来改造自己的部队,赵国名将李牧也曾利用长城大败匈奴,赵国也成为战国后期的强国,实力甚至可以与秦国一战。
不过,这时各国修建的长城还都比较短。直到战国后期秦国渐渐强大起来,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才连接了北方各国的长城并加以修缮,这才有了“万里长城”的说法。据史料记载,秦始皇调遣了将近一百万的劳动力修筑长城,可以说,当时的秦朝人口二十分之一都参与到这项浩大的工程里,那时候的人们没有起重器械,在崇山峻岭中建长城,全靠人力畜力完成,工作环境也十分艰苦。
秦朝灭亡以后,刘邦建立汉朝初年,匈奴实力强大,屡次南下进犯中原,长城起到了很好的防御作用,历史上的著名将领卫青、霍去病等人率兵出击匈奴,也是以长城作为据点,有了长城,戍边将士们能够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在此之后,南北朝、唐、辽、金等朝代也修筑了不少长城,而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我们所熟知的长城,如八达岭长城和慕田峪长城等也是明朝时期建造的,明长城十分壮观,自东源起辽宁虎山,西至嘉峪关,从东向西经过辽宁、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甘肃等十个省份,总长度达到8851.8千米,无愧“万里长城”雄伟称号。
从时间上看,明长城由于离我们比较近,保存的也较为完好。可以说,长城融汇了中国古人的智慧、意志力,是中国也是世界文明史的珍贵财富。然而,长城的修建也是让中国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个朝代为了修筑长城都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多百姓也在漫长的徭役和戍边中死去,民间也有着“孟姜女哭倒长城”这样凄惨的传说。
长城的作用如何?抵挡住了谁?
长城建造得十分不易,那么,长城的作用到底如何呢?据史料记载,长城的平均高度为7.8米,个别地段高达14米。一般来说,长城在修筑的时候,高度是根据地势起伏参考修建的,山体陡峭的地方城墙修的比较低,平坦地区修建的较高,紧要的地方修筑的也比较高。从长城的宽度来看,城墙还是比较宽的,基础宽度平均有6.5米。很多人对此十分困惑,为什么要修建如此劳民伤财的长城,并且,从单个朝代的视角来看,似乎长城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毕竟长城并没有保证哪个朝代江山永固。
其实,话不能这么说,长城其实是一个很高效的防御工事。古时候,对中原的华夏文明威胁最大的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部队,他们从小就学习骑射等马上作战本领。游牧民族以畜牧业为生,居无定所,随水草而迁徙,当自然灾害来临时,游牧民族的抵抗能力很低,只能南下劫掠,深入中原腹地掠夺粮食、人口和牲畜。
然而,中原地区多以平原为主,无论是地形上还是和游牧民族骑兵对抗上,以农耕为主的中原文明都很吃亏,没有长城存在,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可以长驱直入,烧杀掠夺来去自如。以匈奴为例,从战国时期就开始骚扰燕、赵的边境地区,不仅边境居民苦不堪言,统治者们也束手无策,匈奴的骑兵来无影去无踪,进犯时打得边境守军没有防备,等到中原王朝的援军集结起来,匈奴的部队早就远走高飞,不知去向。
而长城的出现对游牧民族可以起到拦截作用,虽然长城的城墙平均只有七点八米,但还是能够给侵略的骑兵造成了不小的困扰。首先,当敌人进犯边境,长城可以挡住大规模冲击,守军居高临下守住要塞位置,拖住敌人,能够造成一定杀伤,给增援部队争取时间。其次,游牧民族即使突破了长城防线,也不能来去自如,如果再肆无忌惮的长驱直入就有可能腹背受敌,被长城守军和前来增援的部队“包了饺子”。
到了明朝时期,长城的优势进一步得到放大。自从元朝被明朝灭亡以后,北方的蒙古各部成为明朝最大的威胁,擅长骑马作战的蒙古人令各个民族闻风丧胆,不过,在蒙古人向南侵略时,还是在长城边犯了难。明朝守军在前人的基础上,将火枪、火炮应用在守城战斗上,大大增加了攻击力。
明朝末年,应对后金军也同样是这个办法,借助崇山峻岭的地势,名将孙承宗和他的部将袁崇焕等人先后组建了“关宁锦”防线,扼守住山海关、宁远、锦州三座城池,利用城墙上的火炮、火枪打击后金士兵,这让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十分头痛,不仅伤病损将,攻城也屡次遭遇失败,久攻不下的努尔哈赤还因此逝世在后金军的大营中。
长城还有一个特别的作用,那就是烽火预警。古时候的科技不像现在这样先进,两地之间的沟通主要靠信使日夜兼程的骑马赶路,按事情的重要程度分为“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这在和平年代还好,但当敌人大军压境时,边境如何才能将重要信息传递给后方呢?这就需要烽火台这个“古代电台”来报信。烽火台,是古代点燃烟火传递信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按照明朝制度,每个烽火台距离10公里左右,如果敌情出现,白天放烟,夜晚点火,一个烽火台点火报信以后,临近烽火台看到后立即跟着点火,敌情因此可以迅速传达到后方。
综合来讲,长城既是防御据点,也是古时候的“雷达”。平时,当小股敌人出现骚扰边境时,据守在战略要地的戍边士兵借助长城地势,居高临下发动反击,这样既减少了我方官兵的伤亡又能有效打击敌人,有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十几人即可守住要塞,击退小股敌人。当敌人的大量骑兵入境,临近烽火台的士兵居高临下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敌情,点燃烽火,通过各个烽火台的传递信息,报告给后方的大部队,统兵将领也能及时调遣人马,组织兵力增援前线,展开节节抗击。
有了长城的存在,也就保护了中华文明的延续,要知道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先后因外族入侵而灭亡,只有古中国历经五千年风雨,延续至今,这也与长城的作用分不开。在长城的保护下,一些游牧民族很难再从中原地区掠夺利益,不得不将目标转向西方,马不停蹄向西进发,就这样一路打到了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一些地区,历史上西迁的匈奴人甚至击败了罗马帝国,匈奴军团也凭借着强悍的战斗力征服了很多地区,惊恐的欧洲人称他们为“上帝之鞭”,意思是这些西迁的亚洲游牧民族是上帝派来惩罚他们的。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清朝建立以后,长城的作用渐渐消失了,尤其是近代以后,欧洲工业革命推动了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电报、电话相继被欧洲人发明出来,人们也就不需要靠烽火台报信,步枪、大炮的发明也大大降低长城的军事地位,在枪炮面前,坚固的城墙也失去了原来的作用,人们也不需要倚靠长城来阻敌入侵。
1912年,随着清政府的退位,中华民国建立,在民国建立以后,掀起了一股扫除旧事物的浪潮席卷全国,其中拆除城墙的行动可谓是声势浩大。袁世凯去世以后,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年代,北洋政府好像是一个戏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家力量都在争权夺利,哪还有人关注长城,修缮长城。因为年久失修,长城的很多部分已经被毁,长城的墙砖甚至都被附近的村民拿去盖了自家的房子。一直到建国以后,情况才有所好转,很多文物局的专家制定出保护长城的计划,长城这座中华文明的瑰宝才得到有效保护。
现如今的长城,用它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成为了我国的著名景点,如著名的北京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河北的山海关长城,甘肃的嘉峪关长城,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去观赏。有无数的文艺工作者也以长城为素材,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有道是“不到长城非好汉”,很多外国政要在访问中国期间也曾专程前往长城参观游览。
美国总统克林顿、奥巴马、特朗普等许多外国领导人都曾到访过慕田峪长城。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曾毫不吝惜地赞美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更是认为,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出这么伟大的长城。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长城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伟大的长城也被世界人民熟知,成为人类历史文明的宝藏,长城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