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以茶代酒什么意思_以茶代酒的典故

时间:2022-05-23 10:44:14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以茶代酒 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以茶代酒,是不想喝酒又盛情难却时用茶来代替酒,这是不胜酒力者所行的礼节。那么这句话是怎么产生的呢?。 其实,以茶代酒的行为自古有之,来源

以茶代酒

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以茶代酒”,是不想喝酒又盛情难却时用茶来代替酒,这是不胜酒力者所行的礼节。那么这句话是怎么产生的呢?。

其实,以茶代酒的行为自古有之,来源于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据《三国志》记载:吴国君主孙皓“密赐茶荼以代酒”,为“以茶代酒”之典故。

以茶代酒什么意思_以茶代酒的典故

晋朝陈寿《三国志·吴志·韦曜传》:“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已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荈(茶的古称)以当酒。”

公元252年,吴太祖孙权病死,传位于子孙亮,后宫廷政变,孙亮之兄孙休上台。孙休临终时,遗诏儿子做接班人,任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为“顾命大臣”,辅佐幼主。两位“顾命大臣”嫌孙休儿子太小,改立23岁的“长君”孙皓为帝。

以茶代酒什么意思_以茶代酒的典故

孙皓初立时,抚恤人民、开仓赈贫,后变得专横残暴、终日沉浸于酒色从而民心丧尽。孙皓好酒,经常摆酒设宴,要群臣作陪。他的酒宴有一个规矩:每人以7升为限,不管会不会喝,能不能喝,7升酒必须见底。

群臣中有个人叫韦曜,酒量只有二升。韦曜原是孙皓的父亲南阳王孙和的老师,故孙皓对韦曜格外照顾。看他喝不动了,就悄悄换上茶,让他“以茶代酒”,不至于因喝不下酒难堪。

以茶代酒什么意思_以茶代酒的典故

可耿直磊落的韦曜认为这样下去,“外相毁伤,内长尤恨”,批评孙皓说他在酒席上总是“令侍臣嘲谑公卿,以为笑乐”。彻底堕落的孙皓不听韦曜的劝阻,最终,引起孙皓对他的厌恶把他打入天牢,不久被处死。

280年,吴国为西晋所灭,孙皓也做了俘虏,被遣送到了洛阳,受封的爵位是“归命侯”,于四年后病故洛阳,时年42岁,孙皓可以说是以酒误国,但是却留下了一个“以茶代酒”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