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我待的意思是什么_时不我待的含义
时 不 我 与
我与:“与我”的倒装。与:动词,参与,这里指在一起,等待的意思。我:是代词在否定句作宾语,故前置。不我与:不同我们在一起。指时间是不会等待我们的。嗟叹时机错过,追悔不及。亦作“时不我待”、“岁不我与”。
近义词:时不等人、白驹过隙
出处
《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译文:
《论语·阳货》:“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
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位鲁国大臣叫阳虎,名虎,字货(也叫阳货),是鲁国权臣季平子的家臣,季氏曾几代掌握鲁国朝政,而这时阳货又掌握着季氏的家政。季平子死后,专权管理鲁国的政事,是当时炙手可热的人物,气焰熏天而图谋不轨。
说起阳货,孔子与他是有旧怨的。孔子十七岁那年,母亲去世。季氏宴请鲁国士家子弟,孔子穿着丧服就去参加宴会。然而,阳货却将孔子阻于门外,并且还用一番言语羞辱。这便是孔子与阳货之间的个人恩怨。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孔子日渐成熟,在鲁国很受人尊敬,名声很大,各派政治力量都想把孔子争取到自己的阵营中,阳货也不例外。可是阳货在政治上非常鄙视孔子,并污蔑孔子是“乱贼臣子”,所以孔子不愿意与其交往,更不愿意去他手下做官。因而,孔子总是有意回避阳货,而不与他见面。
于是,阳货便心生一计,派人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内心是不想去见阳货,但是却屈于礼制的要求,不得不在接到阳货送来的礼物之后回拜他。可见这样的礼制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孔子明明知道这是阳货的计策,还要去,是为不明智。于是就趁他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谢。不料却在半路上碰到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孔子走过去。)
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爱吗?”
孔子回答说:“不可以。”
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
孔子回答说:“不可以。”
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
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话虽如此,但孔子并没有真的接受什么高官厚禄,他仍旧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游走于各国之间。
对待阳货那样的人,跟他争论是没有用的,对什么样子的人,说什么样的话。
这里的“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成为了名句,并衍生了“岁不我与”、“时不我与”、“时不我待”,指时间是不等人的。告诫人们珍惜时间,把握机遇,及时奋起,有所作为,亦指蹉跎岁月的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