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是谁_史玉柱个人简介
契子
身家几百亿的泰山会大佬最近风波不断。
天眼查显示,近期史玉柱先后被冻结股权1.14亿人民币、6500万人民币,累计下来,史玉柱已经被冻结股权将近2亿。
这事儿8月就被执行过,当时史玉柱公司就赶紧回应,是老史给人担保,被拖累了。但这些波澜,把已经远离媒体很久的他,又推到了聚光灯下。
史玉柱,谈到中国商业就避不开的传奇人物。
他是20岁就敢硬刚比尔·盖茨的IT新锐,只花不到5年时间就成了亿万富豪,但紧接着便是欠债2亿,而当你以为他再也起不来的时候,他又东山再起,改写中国游戏史。
他的身上,都曾发生过什么?
1
风起云涌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商界风起云涌,千亿资本进入海南地产,百万股民闯入深圳股市。王石的万科、曹德旺的福耀玻璃纷纷挂牌上市,任正非的华为开始崭露头角。
但这时你要是问十个前沿城市的一万个时髦青年,他们最崇拜的中国企业家是谁?他们会告诉你,史玉柱。为什么是他?
1989年,改革开放的自由之风刮遍全国。
浙大本科、深大硕士的高材生小史扔下手中的铁饭碗,留下一句:“如果下海失败,我就去跳海!”他揣上砸锅卖铁换的4000块和他呕心沥血做的一款软件,就去了深圳。
但怎么才能打开销路呢?
史玉柱瞄准了当时计算机的第一大报《计算机世界》。
那年头,报纸上打广告那是“寸字寸金”。一块版面就要8000多,还是你愿意登就登,不愿意就拉倒。
但是,史玉柱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硬是玩了一招“空手套白狼”。
他说服了报社赊账一个月,等他产品卖出去,有了钱再付。
一篇名为“M-6401:历史性的突破”的文章见诸报端。
广告一登,客户立马就有了。卖电脑也同意赊账给他的电脑做演示。
软件很快大卖,他两个月就赚了百万,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而这一年,他才27岁。
1990年,史玉柱开始一场新的豪赌。他包下两间学生宿舍,不吃不喝,蓬头垢面地研究半年,等他回到家里,半年没见的老婆已经不知去向。
但他怀揣着M-6402文字处理软件系列产品,站到了事业的新起点,在珠海,他成立了巨人公司!卓越的技术叠加他天才的营销,不到两年,巨人就发展为了一个资本超过1亿的高科技集团。
各种奖项、荣誉、甚至领导人的赞誉,也像雪花片一样纷至沓来。当时巨人集团的地位,绝不亚于今天的华为。
站在事业的巅峰,1992年,史玉柱决定造一座巨人大厦,万万没想到,这后来竟会成为他初次创业失败的伏笔。
2
巨人大厦
巨人大厦最早计划盖38层,斥资2亿,对巨人集团来讲也不算啥。但很快,来自各路人群的建议,让史玉柱的野心瞬间膨胀。
有人说,这里地段好,怎么不多盖点?有人说,数字不吉利,再多几层。有人说,广州要盖全国最高的楼,就比你们多几层!最后,史玉柱决定盖一座70层的摩天大楼!夺下中国第一高楼!
但这不仅远远超出了巨人的需要,更意味着12亿的巨资和6年的漫长工期,风险极高。
但此时的史玉柱已经飘了。
当时巨人的M-6403汉卡销量火爆,年增长率三倍有余,他觉得按着这个势头,完全没问题!
这个不过而立的年轻人,坐在董事长办公室,大手一挥,盖!
头顶光环的巨人,甚至冲向香港市场大卖楼花。1平米卖到了1万多港币。加上在大陆的销售,楼还没盖好,1.2亿元就到手了。
到此为止,如果故事落幕,那就是一个技术和商业天才登顶的完美故事。
然而就在此时,事情在戏剧性的陡转之下。
1996年,巨人大厦停摆。
停摆的背后,是巨人集团经营的举步维艰。
1993年,国际计算机巨头大举入侵中国市场,巨人主业面临挑战。史玉柱敏锐的嗅觉,让他把目光瞄向了暴利的保健品行业。在内部开启“二次创业”的道路。
但这条陌生的道路走得并不顺利,史玉柱的团队要么是没有经验的应届生,要么是别处挖来的“雇佣军”,犹如一盘散沙。产品做得也不咋地,营销上更是漏洞百出,不仅虚假报道,还坑了娃哈哈一把,被人指出来,只能公开道歉,颜面扫地。
业务上兵荒马乱,但施工中的巨人大厦每天都需要银子往里喂,史玉柱不得已只能从汉卡和保健品业务中抽血。这不仅杯水车薪,更拖累了主营业务的发展。
加上大厦本就造价不菲,工程只得一拖再拖。
直到买楼花的债权人来要房子,发现说好要交付的楼,看到的只是地表上的工程。
一篇广东的报道立马跟进。有图有真相。大概就是,巨人,要凉了!
其实当时只需要1000万,就能重新启动工程,安抚人心!这曾经对极盛一时的巨人来说九牛一毛。但这次,史玉柱是怎么也拿不出来的。
账上经销商还欠着3亿,却是跑得跑,逃的逃,钱根本就收不回来!而巨人的不动产只有烂尾的巨人大厦,银行也爱答不理,一分都不借!
而就在危急存亡之际,曾将他送上神坛的媒体,成为压死巨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巨人大厦的负面报道喷涌而来,半真半假的数千篇报道集体唱衰。恐慌蔓延了市场,跟风退款的民众越来愈多。本还可以探出水面缓口气的巨人,在媒体潮水般的冲击下,沉入水底。
先是现金流紧张,大举借债,借无可借,随后危机爆发。企业失控。
坚不可摧的巨人集团轰然倒塌,和巨人大厦一样,沦为废墟。
危机爆发时,史玉柱一度拉上总裁办公室的所有帷幕,在一片漆黑中枯坐了十几天。为了躲追债人,他逐渐养成了出门戴墨镜的习惯,每天东躲西藏。昨天还是人群簇拥的神,如今连条狗都不如。
巨人大厦的废墟至今还留在珠海,仿佛是一种象征。
1999年,华为在珠海开战略会,晚饭后任正非突然临时把所有参会者拉到了这座废墟前,在漆黑的夜幕中,绕着它沉默地走了三圈。像是一种凭吊。
任正非的行为,多少有些英雄惜英雄的意思。
1992年,华为年销售额刚刚突破1亿元,这时候的巨人已经是国内高科技企业的代表,有“南巨人,北四通”之称,当时华为提出的,正是要“超越四通”。
但短短几年后,巨人竟以这样的方式轰然倒塌了。
作为中国商业史曾经的一座丰碑,巨人的失败,也化作一个响亮的警钟,在企业家们心中长鸣。
对于经营者来讲,失败是比成功更值得研究的命题。就像2000年任正非在内部信里写的:“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史玉柱本人也反思过巨人失败的四大失误、搞垮一家企业的13种方法。讲到了过于激进的扩张、管理跟不上业务的发展等等。其中的一些情况,即使到今天,还是在许多企业身上反复上演。
3
再起
我们说回史玉柱,他会就此一蹶不振吗?
90年代,背着2.5亿的巨债,他也不是没想过一死了之。
他去攀登珠穆朗玛峰,在冰川中迷了路,浑身无力,嘴唇发紫,一动不能动,他都要放弃了。
但当他在同伴的帮助下,再次醒来,看到的是日出缓缓升起。
老史褪去西装革履,穿上朴素舒服的红色单衣,剃了个光头。
2000年,他带着原班人马重新创业,组建健特生物科技公司。深入农村,找村口老人聊天。抓住了老年人群体需求。销售的地点选择在华西村所在的江阴,有足够的消费能力。
而宣传方式,则是让人给各大药店打电话,问:有脑白金吗?
久而久之,药店就好奇这脑白金是个啥?这么多人问。
于是50万的本钱,在江阴赚了200万,转身上海,赚了2000万。
而当“过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铺天盖地,传遍大江南北。
所有人都在揣测这脑白金背后的老板,这才发现是还债的史玉柱。
钱多事少的史玉柱开始玩游戏。靠着杀伐商场多年的敏锐嗅觉,闻出了游戏市场的钱味。那干脆自己做一款游戏!2005年,《征途》上线。
那时,国内的游戏都是要收钱的,而他则是打出“永久免费”的旗号。不仅不要钱,甚至重金包下网吧,让玩家试玩。举办比赛发奖金。
征途一经上线,火爆全网。然而免费的才是最贵的。征途卖的是权利与欲望。
游戏里厮杀的年轻人为它氪金无数,甚至直接将巨人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拱上纽交所,市值高达42亿美元。
至死,老史算是真正东山再起了。
回望史玉柱的一生,大起大落,引人深思。
唯有惶恐者才能生存,有时候不要踏错,就是胜利。
但失败真的可怕吗?未必,不要被恐惧打倒,新的希望,或许就会在九死一生的那个时刻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