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苟晞的生平经历
苟晞(?-311年),字道将。河内郡山阳县(今河南焦作市修武县)人。西晋末年名将。
后为石勒所败,遭其俘虏,署为左司马。因图谋反叛石勒,不久后即被杀。
人物生平
辗转八王
苟晞最初担任司隶校尉部从事,时任司隶校尉石鉴极为器重他。后又获东海王司马越引荐,任通事令史,后调任阳平郡太守。
永宁元年(301年),齐王司马冏击败篡位的赵王司马伦,以大司马身份辅政,苟晞则受命参大司马军事。之后改任尚书右丞、尚书左丞,并考察属下诸曹办公,下级官员都对他十分忌惮。太安元年十二月(303年),长沙王司马乂击败司马冏,苟晞亦因司马冏倒台而被免官,但不久即被随后上台的司马乂任命为从事中郎。
比拟韩白
永兴二年(305年),司马颖旧将公师藩因见司马颖被废,于是在河北地区起兵,牧帅汲桑亦加入,并且进攻多个郡县,逼近邺城,司马虓派苟晞和广平太守丁绍一同击退公师藩。次年,苟晞更在白马县攻击准备渡过黄河的公师藩,并将他斩杀。
永嘉元年(307年),汲桑作乱,自称大将军并称要为上一年被杀的司马颖报仇,并进攻邺城。新蔡王司马腾兵败被杀,邺城陷落,汲桑于是打算南攻兖州。太傅司马越知道后大惊,先命苟晞为前锋进讨汲桑。后见苟晞与汲桑部将石勒在阳平、平原二郡相持,并互有胜负,又领兵出镇官渡,声援苟晞。汲桑素来畏惧苟晞,于是在苟晞攻来时在城外设栏栅加强防卫,苟晞先让士兵休息,只派单骑向汲桑部众陈述祸福,汲桑部众大惊而退入城,后苟晞又领兵在东武阳击败汲桑,汲桑退走;及后苟晞追击汲桑和石勒,连破九垒(《资治通鉴》作八垒)。冀州刺史丁绍随后又击败刚重整的汲桑军,令事件得以平息。苟晞亦因而获升抚军将军,都督青、兖诸军事,封东平郡侯。因苟晞屡破强敌,建立起威名,当时的人更将他与韩信和白起比拟。
内外争斗
东海王司马越最初与苟晞交好,更结拜为兄弟。但河南尹潘滔此时则建议司马越自领当时由苟晞所统的兖州,说兖州是军事要冲;又称苟晞有大志,不会甘愿只作臣下,长期统领兖州这个重要地区,一旦生变后果就会很严重。司马越亦同意,于是接纳潘滔的建议,自任丞相并领兖州牧,改苟晞领青州刺史、假节都督青州诸军事,并且升苟晞为征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进封东平郡公,增加他的名号去讨好苟晞,但二人关系自此却出现裂痕。
次年正月,苟晞再选精锐与曹嶷作战,但因大风扬起风沙令苟晞战败,只好弃城夜逃,并遭曹嶷追击,部众都向曹嶷投降。苟晞逃到高平,在当地募兵数千人。此时,晋怀帝密诏苟晞讨伐司马越,司马越亦截获诏命,于是宣布苟晞的罪状,并命杨瑁、裴盾讨伐苟晞。苟晞派兵收捕河南尹潘滔,但被潘滔成功逃脱,另苟晞亦斩杀尚书刘曾和侍中程延。司马越见此而忧愤成疾,当年三月就在项县去世,裴盾等人亦被叛乱的王桑杀死,晋怀帝于是命苟晞为大将军、大都督、督青、徐、兖、豫、荆、扬六州诸军事。
骄纵自害
苟晞见当时洛阳正有饥荒,四周亦有乱事,于是上表请求迁都仓垣,并派从事中郎刘会率船数十艘,宿卫五百人和一千斛谷粮护送怀帝迁都,晋怀帝答应但朝中官员却因害怕潘滔而不肯迁都,宫中人员亦贪恋宫中财宝而不愿离开。晋怀帝最终还是决定到仓垣,但因没有足够士兵守卫,出宫不久就被盗贼掠夺,被逼折返。不久,汉赵将领刘曜就率军攻破洛阳,俘掳晋怀帝,豫章王司马端和和郁等逃出洛阳投奔苟晞,苟晞置行台,立司马端为皇太子;而司马端又承制命苟晞为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苟晞原本出身寒微,今天身居重臣,因而十分自满,蓄养婢女千人、侍妾数十,纵情享乐而且刑罚和施政的很苛刻。阎亨上书谏止,更遭苟晞杀害。苟晞属下的从事中郎明预知道后,即使抱病仍去见苟晞,以尧舜和纣王的对比劝谏他,终令苟晞面有愧色。但当时人心已离,无人再为苟晞效命,部将温畿和傅宣都已叛离,同时石勒亦攻灭苟晞的盟友王赞,并且袭击苟晞所驻的蒙城。苟晞为石勒所捕,并被署任为左司马。一个多月后,苟晞和王赞图谋反叛石勒,石勒于是将他们杀死。
潘滔等:有大志,非纯臣,久令处之,则患生心腹。
司马炽:公威震赫然,枭斩藩、桑,走降乔、朗,魏植之徒复以诛除,岂非高识明断,朕用委成。
房玄龄等《晋书》:①苟晞擢自庸微,位居上将,释位之功未立,贪暴之衅已彰,假手世龙,以至屠戮,斯所谓“杀人多矣,能无及此乎”!②道将鞠旅,威名克举,领虐有闻,忠勤未取。
王夫之:苟晞挟私争权而内相攻夺。
个人作品
《全晋文》收录有其奏疏《承诏罪状东海王越表》、《又表》、《移檄诸征镇州郡》。
轶事典故
苟晞作风果断而且严厉苛刻,无人敢随便欺骗他。苟晞的姨母前来投靠,苟晞亦供养甚厚,但一次姨母之子请求苟晞让他为将,苟晞拒绝,说:“我不会姑息作何犯法的人,你日后不会后悔吗?”但他坚持,苟晞于是将他任命为督护。后来他犯法,苟晞依例处斩他,姨母恳求但苟晞不听。及后则哭着说:“杀卿者兖州刺史,哭弟者苟道将。”可见其执法的严苛。
亲属成员
苟纯,苟晞弟弟,在苟晞麾下,曾代兄长领青州刺史。后和苟晞一同被石勒所杀。
史料记载
《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