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澜是谁_戴安澜个人简介
尚德君
1943年4月1日,中国远征军出发地——广西全州湘山寺,一场盛大的国葬正在举行,参加人员超过1万,国共两党领袖蒋介石、毛泽东均亲撰挽词。何人能够享受国葬,极尽哀荣?他就是抗日战争期间牺牲在国外的最高将领——戴安澜将军。
血洒异邦战场
戴安澜,1904年11月生于芜湖市无为县。1924年投身军旅,后入黄埔军校第3期步兵科学习,可谓是"出身名门"。1926年毕业后,参加北伐。抗日战争爆发后,开赴抗日前线,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血战日军。后参加鲁南会战,率部血拼日军4昼夜,荣立战功,升任89师副师长。
乱世出英雄,戴安澜年少得志,军事才华尽显。1939年1月,接替杜聿明升任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5军200师师长,年仅35岁,英俊帅气,陆军少将,和平时期是不可想象。200师的名头很响亮,是第五军的主力师,对外号称是中国军队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机械化师。12月,他参加昆仑关大战,硬刚日军第12旅团,重伤不下火线,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取得昆仑关大捷。将军一战成名,闻名华夏,当时报章盛赞"戴安澜师长颇具北宋大将军狄青的风度"。
1942年3月,戴安澜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跨过国门,赴缅甸参战。同古保卫战前,他在给夫人的信中写道:"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无情未必真豪杰,一封家书尽显戴将军决心牺牲报国、思念亲人的情怀。
保卫战中,为了掩护英军撤退,面对人数4倍于己的强敌,他率部与敌鏖战12天,以少胜多,击毙敌军5000余人,取得了出国参战的首次胜利。后奉命收复棠吉,举国欢欣鼓舞。
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随着日军入侵中国军队后方形成包围之势,戴安澜按照命令突围回国。归国路途,皆是深山密林,条件异常艰苦,将士们无衣无食,只能以野草野菜充饥。
5月,部队突遭日军重兵伏击,枪林弹雨中,亲自指挥的戴将军不幸被敌枪弹击中,身负重伤。士兵以担架抬着戴将军撤离,由于无医无药,伤口发炎溃烂。26日,部队进军至茅邦的克钦山寨时,离国境仅三四十里,戴将军觉得大限将至,命令卫士整理衣冠,遂以身殉国,一腔热血,血洒异邦,年仅38岁。由于天气炎热,遗体腐坏,不得已将其火化,全体官兵眼含热泪,敬礼致敬。火化后,官兵将将军骨灰带回国。当初,戴安澜率领200师9000名将士出征缅甸,仅有4000人活着回国,他与5000将士战死他乡。
国葬
当200师官兵后撤到滇缅边境时,一位老华侨为戴将军英雄事迹所感动,主动将自己的一口楠木棺材献出,装殓将军遗骨。从云南到贵州,到广西,戴安澜的灵柩每到一地,民众都自发地加入迎送的行列,拜祭抗日英雄。
7月,广西全州,抗日英雄戴安澜安葬悼念仪式隆重举行,上万人参加,届时山河呜咽,日月无光。10月,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并批准戴安澜的英名入祀南京忠烈祠。后美国政府向其颁授懋绩勋章一枚,戴安澜将军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远征军出发地广西全州湘山寺为戴安澜举行隆重的国葬,葬礼上挂着蒋介石和毛泽东的挽词。
毛泽东的挽联是:"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毛泽东一生只为两位将军写过挽词,一位是罗荣桓元帅,另一位就是戴安澜,由此可见戴安澜将军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
蒋介石的挽联是:"虎头食肉负雄资,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末成,虚予期望痛何如?"
闻听戴安澜殉国,周恩来无比惋惜,写下挽联"黄埔之英,民族之雄"。戴安澜生前曾自号海鸥,受到周恩来的影响。可叹他英年早逝,一生从未见过海洋。
1956年9月21日,新中国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向戴安澜的遗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戴安澜将军也是海峡两岸共同承认的少数几名烈士之一,他已经是超越政治意识形态范畴的典型人物。
2009年9月10日,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戴安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戴安澜是天生的军人,他虽生逢乱世,却在战争中施展了才华,35岁即为少将,踌躇满志。倭寇入侵,他率部血战,立下赫赫战功,却不幸战死异邦沙场,马革裹尸,英年早逝。毕竟,他为国牺牲,为民族尽忠,血染征袍赤,马革裹尸还。他死得悲壮,死得其所,死得毫无怨言。华夏民族5000年历史,每当陷入民族危亡之际,正是有了千万名戴安澜式的英雄挺身而出,英勇牺牲,中华民族才得以绵延至今,血脉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