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体仁是谁_温体仁个人简介
如果不算上南明的几位小皇帝的话,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大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作为从小就在皇宫中深居简出的皇族后裔,崇祯的性格是敏感而易怒的。崇祯皇帝的痛苦来源于他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他挽救明朝的理想。
崇祯是一位爱折腾的末代皇帝,他想要励精图治,挽狂澜于既倒,但却对时局无计可施。官员贪腐,地主横行,农民起义,清兵肆虐,种种能灭亡明朝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摆在崇祯的面前。崇祯帝焦躁易怒,同时又刻薄寡恩,总要求自己委以重任的官员能够马上解决明朝的问题。
于是乎,崇祯在位不到20年的时间里,竟然换了几十位内阁首辅,兵部尚书更是像走马灯一样,隔一年就要换一人,大部分还都丢了脑袋。可以说,在崇祯一朝做官员,天天都要提心吊胆。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却有一人得到了崇祯皇帝的持久信任,并把持内阁长达八年,堪称大明朝官场的不倒翁。而这个人,就是温体仁。
温体仁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先祖在洪武年间曾官至兵部尚书。温体仁天资聪颖,文采盎然,写出的文章颇得文豪的赏识。后来温体仁进士及第,被授予官职,进入官场。
温体仁的父亲去过京城,知道朝中政治斗争的险恶,劝诫儿子务必远离京城,保全自己。温体仁谨遵父亲的教导,放弃了在北京城的官职,请求调到南京。此后温体仁按律到京城述职,从不结交城中重臣名人,也不会客,朝贺后立即离开京城回到南京,和父母待在一起。
温体仁表现出来的不慕名利为人们所称赞,明朝的官场有许多潜规则,想要升官肯定要结交上级,打通关节,像温体仁这样从不走动的官员极其少见。后来皇帝下令让温体仁入京负责编撰《神宗实录》,温体仁以父亲失明需要自己照顾为由推辞,是明熹宗数次下旨,才将其召入京城。
于是,温体仁的第一步目标达成了,在皇帝眼中,他不慕名利,是一位贤臣;在群臣看来,他温文尔雅,从不与人争强好胜,是值得拉拢的对象,再不济也不是政敌。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只是温体仁这位“影帝”的表演。
温体仁并非不看重功名和权力,从后续他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对于权力十分痴迷,他一开始的淡泊名利,只是为了苦心经营自己的人设。
很显然,新帝崇祯很喜欢温体仁这一套。崇祯即位以后,立即让温体仁入宫参加宴席并讲经,温体仁在经筵上“屏气鞠躬,进止有度”,表现出“恭谨之气”。崇祯皇帝于是对温体仁十分器重,升为礼部尚书。
崇祯以为温体仁不在乎功名,但其实温体仁对于权力和地位十分眼馋。崇祯二年冬天,吏部推选出内阁增补人员的名单,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成为热门人选,而温体仁却不在名单中。这个时候,“不慕名利”的温体仁坐不住了,他立即联合同样希望入阁的周延儒一起抨击钱谦益,弹劾钱谦益结党营私。
崇祯皇帝最厌恨官员结党,所以他认定广受赞誉的钱谦益有结党的嫌疑,便将钱谦益逐出京城,而让温体仁入阁。温体仁先是联合周延儒打击政敌,这其中就包括袁崇焕。己巳之变发生以后,温体仁立即弹劾袁崇焕通敌,成为袁崇焕下狱的重要推动力量,支持袁崇焕的官员也全部被温体仁弹劾。
等到温体仁成为内阁次辅以后,他又命令自己的党羽弹劾周延儒,成功将周延儒搞下台,自己当了内阁首辅,而他这一当,就是整整八年。
温体仁这八年中做了什么,以至于让多疑寡恩的崇祯始终信任他,让他坐在首辅的位置上呢?答案是温体仁什么都没有做,他的成功秘诀,就是孤立自己。
温体仁的为官之道一共有三条,一是迎合上意,二是清廉自律,三是孤立自己。值得称赞的是,温体仁为官八年,几乎没有贪腐,算得上清廉,这是极为难得的。然而温体仁能够做到这一点不是因为他有道德约束,而是他对于权力的欲望碾压了对金钱的贪念。
温体仁主持内阁八年,既没有贪腐,也没有做任何实际上的事情。往届的内阁首辅有贤臣,有奸臣,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做事情,只不过侧重点不同,有的是改革兵事,有的是主持财政,还有的是弥合崇祯皇帝与群臣的紧张关系。
然而温体仁不同于任何一位前任首辅,他在崇祯召开内阁会议时,就像是一位睡着的老人,站在那里闭目养神,一言不发。崇祯想要加税,温体仁既不阻止,也不支持,只说自己是写文章出身,赋税不是自己的专业,没有发言权。而这只是温体仁主持内阁的缩影,半年来,他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建议。
除此以外,温体仁还擅于营造“孤臣”的形象。温体仁培植党羽,却让他们抨击自己,平时也装作一副形单影只的模样。崇祯认定温体仁在朝中是孤臣,没有结党营私,所以弹劾温体仁的人越多,崇祯对温体仁反而愈发信任。
正因为如此,多疑的崇祯才能容许温体仁把持内阁长达八年。客观地讲,温体仁不是大奸大恶之人,但是他主政的八年间,朝廷只有更糟,没有更好。所以当温体仁被崇祯革职以后,京城里不论官员还是百姓,都拍手称快,这位一件正事都不干的首辅,终于从位置上滚了下来。
温体仁有成为治国贤臣的能力吗?毫无疑问,温体仁是有的,他能力出众,清廉自律,如果他是洪武一朝的官员,他一定会被朱元璋委以重任,并干出一番事业。可就是这样一位有能力的官员,在崇祯一朝成为内阁首辅以后,竟然长达八年不做一事,眼睁睁看着朝廷愈发糜烂,最终一发不可收拾。这是温体仁的悲剧,也是明朝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