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是一个怎样的人_徐渭的生平简介
作者:再思
“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试不售,九番自杀,实堪嗟叹!”这40个字总结概括了一个人的人生。从这40个字上看,这人是苦极无尽。
如此悲苦的人是谁?他就是明代才子徐渭。
01、童年不幸
可是出身官宦家庭的徐渭为什么会入赘呢,这要从二十年前说起。
1521年,徐渭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官宦家庭,是其父夔州府同知徐鏓的老来子。徐鏓的第一任夫人姓童,童夫人育有两子后去世。第二任夫人姓苗,不能生育,于是徐鏓纳了苗夫人的婢女为妾,这个妾就是徐渭的生母。
徐渭出生后还不到一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几年后苗夫人赶走了他的生母,又过了几年,苗夫人也去世了,徐渭只能跟兄长一起生活。都说长兄如父,但这个“父”比徐渭大三十多岁,对他几乎没有感情,收留他也只是出于世俗的压力,对他无甚关爱。
少年孤苦,没有亲生父母疼爱的徐渭在家里的地位低下,常常有寄人篱下之感,从而养成了孤傲敏感的性格。
然而,徐渭十分聪明,从小有才智,懂得拼命读书,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他七岁入学,九岁会写文章,学音律,学画画,小小年纪就被当地人唤做神童。
徐渭在十岁时,曾仿杨雄的《解嘲》,写了一篇《释毁》的文章,声名远播。
才华是徐渭人生值得开心和骄傲的事,但也是才华带给她难以言尽的苦难。
1540年徐渭考中秀才,这是徐渭在科考生涯中最好开始也是最好的成绩。
1541年,浙江富户潘克敬为女儿潘姑娘招了个上门女婿,这女婿就是徐渭。徐渭长相清俊气质儒雅,出自官宦人家,去年刚刚中了秀才。潘老爷越看越满意,女儿的终身总算是有依靠了。
对潘小姐来说,从此余生有依;对徐渭来说,何尝不是终于有了个属于自己的家呢。
02、青年多舛
二十一岁徐渭婚后,随岳父宦游阳江,后又为参加乡试,往返浙粤两地。
在往返途中,徐渭参观沿途的风景名胜,还曾吟诗赋辞,流露出他一生难得的乐观情感。
在游玩南昌滕王阁时,徐渭写下了一首《登滕王阁》
南浦雄州开水上,高台积翠绕天涯。
匡庐地远连秋树,荆楚山长入晚霞。
新阁不巢唐幕燕,莫林多下汉江鸦。
归船便取章门路,西去郊原日易斜。
不久,两位兄长接连去世,抚养他的大哥死后家产还被恶人霸占。他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去,他只有妻子了。
1545年,妻子为徐渭生下一个健康可爱的儿子,没有尝过父爱的他决心要让儿子在最纯粹的父爱里长大。可在儿子茁壮成长的同时妻子的生命却迅速地流逝。次年,潘氏夫人去世。徐渭好不容易得来的一个完整的家只存续了一年就散了。
万分悲痛的他写《述梦》怀念妻子:
伯劳打始开,燕子留不住,今夕梦中来,何似当初不飞去?
怜羁雄,嗤恶侣,两意茫茫坠晓烟,门外乌啼泪如雨。
妻子不在了儿子还在,生活依然要继续,徐渭过上独自带着儿子谋生的生活。读了二十多年书的他不会做别的事情,思来想去在家乡开了个叫“一枝堂”的学堂,一边教学生念书一边考举人。
可惜,徐渭考了八次都没能中举,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是他寻回了失散多年的生母。
1553年前后,倭寇在沿海地区作乱,绍兴城也深受其害。当地官员立刻组织城防,加强守卫打击倭寇,阅读广泛尤喜兵法的徐渭自请加入守卫。
徐渭积累的军事知识尽得其用,他提出很多实用的退敌方案,为守城贡献了极大的力量。情绪激扬时,他脱口吟出《龛山凯歌》 :
短剑随枪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
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红冰冷铁衣。
03、中年入狱
文武双全的徐渭给浙江巡抚胡宗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年后胡宗宪升为浙闽总督,升官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徐渭入他门下。
徐渭给胡宗宪献策,胡宗宪给他施展才华的平台,二者强强联合。在徐渭的帮助下,胡宗宪在剿寇方面立下不少功劳,徐渭也得到胡宗宪的全部信任和尊重。那是他一生里最风光的时候,意气风发的他写下《宴游烂柯山》,尽显壮志豪情:
帷中谈笑静风尘,只用先锋一两人。
万里封侯金印大,千场博戏彩球新。
1557年,严嵩义子赵文华去世,严党的势力受到极大的打击。胡宗宪因曾受过赵文华的举荐一直被视作严党一员,因此他的处境随着严党的式微变得尴尬起来。
为了报答胡宗宪的知遇之恩,徐渭替他做了《进白鹿表》献给明世宗。文章妙语频出,世宗读了赞不绝口,胡宗宪的处境因此有了好转,得以继续未竟的抗倭事业。
1561年,胡宗宪见徐渭孤身一人拉扯孩子太过不易,便给他介绍了门亲事。同年徐渭入赘杭州王家。
1562年,严嵩在与徐阶的政治斗争中败下阵来被免职,徐阶登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次年严嵩去世,严党一朝覆灭,胡宗宪也随之大祸临头,被押送回京。但明世宗念及他的抗倭功劳,只免去其职位,没有加以别的处罚。
不料三年后胡宗宪再次被逮捕,这次他没能逃过,被人害死在狱中。
徐渭对胡宗宪死于政治迫害这一点无法接受,多年科考不中,妻子疑似不忠,恩人屡立功劳仍被害死,这一切让他对这个世界逐渐感到陌生、疏离、无法理解、没有意义。
他无比失望又无比痛恨,激怒下为自己写下《自为墓志铭》,这时的他,仅经开始癫狂,已经存了死意。
1565到1566年间,徐渭用铁柱击打自己等惨烈的方式先后自杀了九次,但都被救了下来。
1566年,徐渭疑心妻子不贞,一次狂乱中他意外杀死了妻子,结果,徐渭下狱论死,因为同乡好友张元忭词条、诸大绶营救,才免于一死,仍需入狱坐牢。
04、晚年潦倒
狱中的徐渭反倒平静了许多,在这里他不必再面对腌臜世事,只需打发被限制在方寸之地的寂寞。他利用狱中平静的时间注释了《周易参同契》,精进书画水平。
1573年,万历皇帝即位大赦天下,徐渭出狱,年已53岁。他对自己五十三岁的苦有只掺一点点乐的人生,自我总结为:
乐断难顿,得乐时零碎乐些
苦无尽头,到苦处休言苦极
要想一段时期内不受苦,也没有烦恼,全是高兴事儿,那不可能,所以有高兴的事儿就赶紧高兴。痛苦的人实在是痛苦不堪,而且看不到尽头,然而当你最痛苦的时候,你也千万别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受苦的人,因为还有比你更痛苦的人呢。
1577年回到绍兴。晚年的徐渭不喜与权贵人士交往,与自己小孩关系恶劣,自己独居,贫困交加,以著书、练字、画画、写杂剧,靠卖画维持生活,仍时常断炊。
据说徐渭盛年时是个放纵自由极不愿受束缚的人,他高兴时作画,愤怒时写诗,欢欣时写狂草,痛苦时作文章。“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是他对自己的注解,但他终究还是被生活磋磨到麻木了。
1593年,徐渭最后一次从卖画的摊子走回家里,从他被世俗压垮的佝偻背影和被如晦风雨击打的蹒跚脚步里,已不能窥见一丝丝当年的风采。
不久,渭终于走完他的一生,终年73岁,死时身边唯有一狗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
徐渭一生的悲苦、坎坷、寂寞、凄凉,可以用他自己的一首《题墨葡萄诗》来概括: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