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是谁_严复生平简介
清末,沉醉在“天朝上国”美梦中的大清,被船坚炮利的西方打得渐渐苏醒过来,有识之士开始摸索救国图存之路。
福州的马尾船政学堂,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立。
船政学堂是新式学堂,与中国传统教学格格不入,是传统文人眼中的不务正业。因此,报考船政学堂的人并不多,为了解决生源问题,船政学堂出了一套招生政策---包吃包住还给钱。
此政策一出,立即吸引了很多学生前来报名,严复就是其中一个。
严复,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念完几年私塾后,父亲就去世了。后因家庭贫困,在1867年报考了船政学堂,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了船政学堂的第一批学员。
十年之后,也就是1877年,严复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
在英国的两年时间里,严复对英国的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学术理论,并深受达尔文的影响,并认为只有君主立宪制才能改变大清积贫积弱的局面。
回国后,严复任教于马尾船政学堂。然,其志不在此,他想改变中国,改变中国就必须入仕。
因此,严复北上天津,在北洋水师任总教习,欲倚靠李鸿章进入高层,推行自己一套救国方案。
可事不遂人愿!
李鸿章虽表面器重严复,但因两人政见不同,故而李鸿章并无意举荐。此时的严复欲进入仕途,唯有通过科举,可是因常年受西学熏陶,严复是屡试屡败。
郁郁不得志,愁上心头。严复无处排解,染上了鸦片。李鸿章见状,曾多次劝严复:“你是一个人才,应该尽早戒掉鸦片。”
鸦片之毒,一旦染上又如何能说借就借,一心有志于改革社会的严复,却屡屡仕途不顺,此等烦闷又是常人所能理解。直到最后去世,严复也没有戒掉鸦片。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国战败,严复深受刺激。第二年,在天津《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救亡论诀》、《原强》、《闢韩》等四篇论文,全面地提出了他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批判君主专制理论,强烈要求通过创设议会和提倡西学来挽救中国。
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严复毅然创立《国闻报》,并在1897年,连载自己翻译的《天演论》在,立即轰动了中国的知识界,吴汝纶、康有为、梁启超,乃至以后的鲁迅、胡适等人,无不交口称誉。那句经典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成为社会上流行的口头禅了。
之后,严复又翻译了《原富》、《法意》、《穆勒名学》等一系列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社会科学的名著,并在书中加了大量按语,发挥自己的见解,成为当时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新文化的总代表。
也正是确定了中国的翻译标准和原则:“信、达、雅”,同时成立上海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第一个强调版权意识的知识分子。
严复一套完整的改革思路,改革需要人才,先从教育入手,主张废除禁锢思想的八股,兴办学校,推西学,培养人才。
1905年,严复远在法国,马相伯请他回国“合办新学院”,严复立马回国,两人合力创办复旦公学,任总教习,并与马相伯共同拟定了复旦大学的第一份章程。
第二年,因马相伯前往日本,辞去复旦公学一职,严复受邀担任复旦公学的第二任校长。同年,应安徽巡抚恩铭之邀,到安庆任安徽师范学堂监督。1907年,恩铭被刺,严复离开安徽师范学堂、
1909年,命不久矣的大清朝,垂死挣扎,意图通过“预备立宪”挽救濒死的国运。严复到此时方得清廷重用,赐进士,被派充为宪政编查馆二等咨议官、福建省顾问官。
1911年,严复为大清创作国歌《巩金瓯》,同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廷灭亡。
辛亥革命成功后,胜利果实为袁世凯“窃取”。
受袁世凯委任,1912年,严复被正式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接管大学堂事务。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严复也成为了该北京大学改名后的第一任校长, 1913年袁世凯任命严复为总统府外交法律顾问,次年被举为约法会议议员;后被任为参政院参政。宪法起草委员。
1915年,袁世凯意图恢复帝制,一心希望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严复,发起成立筹安会,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当上皇帝不久后死去,当时国会要求惩办祸首及筹安会六君子,严复避祸于天津。
1920年,常年吸食鸦片的严复,哮喘病发医治无效,遂回福州养病,次年严复于福州病逝。
严复,是福州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一个近乎全才的大家。无论是教育、思想、翻译都有着极深的造诣,并深深地影响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