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和琳是怎么死的_和琳的死亡真相

时间:2022-06-10 14:05:12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院内一棵老槐树上,几只夏蝉不住声地鸣叫着。和琳听着蝉声,心情觉得很烦燥。近数日来,尽管征剿苗疆的大局已定,但和琳却丝毫高兴不起来。 由于七月以来天气异常炎热,军中不

院内一棵老槐树上,几只夏蝉不住声地鸣叫着。和琳听着蝉声,心情觉得很烦燥。近数日来,尽管征剿苗疆的大局已定,但和琳却丝毫高兴不起来。由于七月以来天气异常炎热,军中不少官兵中了暑毒,有的拉痢不止,有的卧病不起。到交秋的这几日,和琳晚上受了凉,喉咙里渐渐咳嗽起来。病起之初,和琳没有在意。他这时在考虑一件大事,如何拟定一份《苗疆善后章程》。此时,皇上已下诏正式授傅鼐为凤凰厅同知衔。和琳在傅鼐赴任之前,将其召至乾州商议道:“现在剿苗尚未结束,我想请你帮助拟一份《苗疆善后章程》如何?”

和琳是怎么死的_和琳的死亡真相

傅鼐道:“这事好办,我可以尽力效劳。”

和琳道:“如果由你来写,你看需拟哪些条文内容?”

傅鼐想了想道:“至少可订立六条规定。一要清理民苗地亩。属良苗的,给予归还。如果属于叛苗田地,可予没收充公,少量赏给良苗耕种。二要将苗疆营讯,分别归并。可在凤凰、永绥、乾州三厅择要隘处酌添兵丁及文武大员,以资弹压。三要将苗疆城垣分别修理,在紧要隘口,多添建碉卡。四要将苗疆百户寨长名目,酌量更定,以重责成。因此次起事逆苗为首者皆为百户、寨长,此官可改称土守备,守备之下为士千总、外委。其职需由督抚衙门批办充当。五要将苗疆鸟枪等器械一律收缴,以去爪牙。六要安顿被难民(汉)人,以示体恤。”

和琳听罢傅鼐的奏对,立刻点头道:“你想的这几条规定甚好,我给你补充几点内容,你可综合写进章程,一是申明例禁,汉民不许典买苗田,苗人亦不得承卖民地。二是厘定民苗村寨,毋许混杂,并严禁差役擅入苗寨,勾摄公事,以杜藏奸滋事。三是酌定夫役工价,以资穷苗口食。四是以边墙为界,严格划分民苗区域,禁止其交易也不得通婚。”

傅鼐遂道:“明朝时,苗疆本有规定,汉苗间不得通婚往来,但后来此规定未得实际执行,现在写上这一禁规,不知能否行得通?”

和琳道:“怎么行不通?就是要强制实行。这一条不定死,民苗间的往来就禁不住,民苗接触多则必滋事,故此这条禁规一定得写进。”

“好,我会照你补充的这几条去详细规定。”

“要快点拟出,以便呈报皇上去批。”

“遵命!”

傅鼐随即回到营中,闭门挑灯写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便将《苗疆善后章程》的草稿交到了和琳总督的手上。

和琳对该规章十分重视,他在批阅中又不时圈点加了许多文辞,然后又将此章程分别送给福宁、毕沅、勒保、德泰楞等官员审阅,征求了这些官员们的一些意见,然后才正式修改成文,再交军驿快速送至京城。此善后章程经军机大臣阿桂、和珅等核议后上奏,乾隆、嘉庆依议作了批旨,准予施行。

和琳接到批文后,立刻与傅鼐等人商议道:“善后章程已允准施行,下一步你看如何实施?”

傅鼐道:“现在剿苗还未结束,抽调人员清理地亩尚有难度,我看可先传集黔楚两省所有降苗、石户、寨长到乾州,由大人晓渝此善后章程,然后令其各寨将实际田土及汉民占据田土一并造册呈报,以凭核办。”

和琳点头道:“好,此办法可行。”

于是,和琳即以统帅名义,给黔川楚三省苗疆各寨百户、寨长发布了一道通令,让这些头领速到乾州集聚听令。

数日之后,约有五六百降民及百户、寨长等到了乾州报到。傅鼐将这些人集合在知府院内,然后通报了《苗疆善后章程》的各项规定。接着,和琳以七省剿苗领兵统帅的名义,对众百户、寨长进行了训谕。

和琳是怎么死的_和琳的死亡真相

和琳站在院中的台阶上大声训话道:“《苗疆善后章程》是朝廷集思广益出台的章程,皇上已批旨施行,诸位一定要照章遵守。按照善后章程的规定,民苗地亩先要核实查清,这次召集诸位来,是要让你们各寨先行将地亩自报造册,以便官府凭照核办。诸位对此有什么要求,现可当面提出,本总督愿予解答。”

此时,保靖哄哄寨百户龙子贵便提问道:“和大人,刚才我听了《苗疆善后章程》,感觉此章程定得很好,比如章程规定,叛苗的田产要赏给良苗所有,但不知我们这些良苗具体应该赏得多少田土?”

和琳回道:“叛苗的田土被没收后,具体赏给降苗多少,这要核查之后,由官府派员给予酌定。”

凤凰降苗百户吴拢登又提问道:“和大人,目前逆苗尚未彻底剿灭,平拢吴廷义的苗军还很猖獗,官军如若不荡平贼穴,我们这些良苗也很不放心,即便官府将叛苗田产赏给我们,咱也难心安理得地接受呀!”

和琳随即安慰道:“平拢这处贼穴官兵很快会去征剿,吴廷义、石柳邓几个贼首,迟早会被捉拿。你们各位寨长百户,要配合官军去清剿,绝不能让这几个贼首脱逃。”

吴拢登又道:“只要官军去剿平拢,我一定率兵助战。”

“好!有你们这些良苗助战,官军就一定能抓获那些逆苗贼首。”和琳很满意地又点头道:“现在你们开始造册吧!把田土清查自报完,我们很快就去清剿平拢。”

又过一日,各寨头人将自报地亩造册登记呈交之后,便各回本寨去了。和琳特意将吴拢登留下,要他率领数百名家丁与清兵大军一起去征剿平拢。

八月十五日,和琳即督率各路清兵将领,开始向平拢的紧要门户——强虎哨和棒风坳进击。

驻守强虎哨和棒风坳的义军顽强抵抗了两日,因清军兵马太多,最后不得不撤退回了平拢。

乾州强虎哨,清军大本营中。

统帅和琳坐在帐中连声咳嗽不止。一位老军医将煎好的药汤送至他面前道:“和大人,听你咳得好难受,快把这药喝了吧!”

和琳接过药一口喝完,然后放下碗道:“这药吃了几日,咳嗽还是不止,看来我这病是染了瘴疠,只怕难以治了。”

“不,你坚持服药,会慢慢好的。”老军医安慰他道。

两人正说着,忽有总兵袁国璜进来禀报道:“和大人,我们抓住了石柳邓手下的干将石代葛!”

“啊,你们在何处抓到的?”

“在永绥老旺寨。”袁总兵遂将抓获石代葛的经过详述了一遍。

原来,石代葛受命带了一支三百多人的义军到达花园一带后,接连袭击隆团、花园、木树等地的清军。总兵袁国璜密派乡勇张宗武、降苗石蕴裕等深入老旺寨,说服老旺寨长张子贵投顺了清军。石代葛对此浑然不知。一日傍晚,石代葛率三百余人到达老旺寨,欲与张子贵商议合击清军之事,张子贵虚与应酬,暗中却派人将消息告诉了袁总兵。袁总兵立刻督率游击杨洪新,守备李时艿等,率千余清兵连夜将老旺寨作了包围。凌晨时分,官兵与老旺寨的降苗一起动手,将睡梦中的石代葛一举生擒。其余三百余义军亦被官兵全部捕杀。

和琳是怎么死的_和琳的死亡真相

袁国璜捕获石代葛后,立刻将他五花大绑押到了强虎哨,特来向和琳作了禀报。和琳当即提审石代葛道:“你是何处人?今年多大年纪?”

“贵州踏车人,今年四十四。”石代葛回道。

“家有什么人?”

“有妻子吴氏和两男两女。”

“家室现现在何处?”

“早都被你们官兵杀了。”

“你为啥要造反?”

“因为没有活路,家中无田耕种。”

“你为何到了永绥?”

“我是跟随石柳邓到永绥的。”

“石柳邓给了你什么官职?”

“没什么官职,只是让我当带兵头领。”

“石柳邓常在哪儿活动?”

“不知道。”

“你不愿说?”和琳眼一瞪道:“不把他交代出来,我立刻要你的命!”

“我这命算什么,你拿去好了。”石代葛从容地道。

“嘿,我看你还是好好想想。”和琳突然一变语气道:“如果你想通了,愿意帮我们去抓石柳邓,我可以放你一条生路!”

“砍柴不怕上高坡,造反不怕砍脑壳。落在你们的手里,我就没有什么可想了,你们快杀吧!”

“哼,你想死,我不会让你轻易就死,我要让你尝尝被剐的滋味。”和琳说罢,即命人将石代葛装贮木笼,然后派官兵将其押至附近各寨进行脔割,石代葛最终惨死在了清兵的屠刀之下。

和琳提审石代葛后,正欲整兵向平拢进军,不料他的病情在当晚忽然加重,他上呕下泄,全身高烧不止。第二天,侍卫们匆忙将他抬至乾州,老军医给他号脉后,只是另煎中药喂服,治疗数日却仍不见好转。和琳自知病危,乃吩咐人将额勒登保、德楞泰、姜晟三位将领叫来嘱托道:“我这病吃了许多药不见一点好转,真是吃药不对方,哪怕用船装。而百药易得,一方难求。我……我若死后,你们三位可共掌兵权,在皇上未派新任将领来当统帅之前,务必带好兵,勿使部属生变。对平拢逆苗,你们要抓紧清剿,不可放松懈怠。”

额勒登保回道:“和帅尽管放心,我们几人一定会照你的嘱托带好兵,并将平拢逆苗扫清。你这病需安心静养,调理适当会慢慢好的。”

和琳道:“难矣!我这病感染了瘴疠,已非良药可医。你若回了京城,可代向我的兄长问侯,告诉他我很想念回老家。”

“是,我一定将你的话转告到。”额勒登保答允帮他完成遗愿。和琳在交代完后事之后,终在当日夜里于乾州一命呜呼了。

十余日后,额勒登保亲自带队,将和琳的遗体日夜兼趁程送回了京师,乾隆得知了和琳的死讯后,不觉惊愕不已,他将和珅召来安慰道:“哎,真是上天的嫉妒啊,和珅呀,还请多多节哀啊!”

和珅流着眼泪道:“回皇上,和琳能为国捐躯乃是他的荣幸和福气,只可惜…我这弟弟,我与他从小相依为命,多少苦难都熬了过来,正当风华正茂,可以为皇上分忧的时候,却在那南蛮之地染了瘴气而亡。哎,可怜我这弟弟,临死前还说他想回家了,我们竟也没能看上对方最后一眼,臣还恳请皇上由臣将他带回老家去埋葬了。”

乾隆点头道:“嗯,爱卿要把他好好葬了,并建专祠来祭奠,朕赐他一等公爵,准后代世袭。”

和珅连忙伏身拜谢道:“谢皇上隆恩,和琳若是泉下有知,亦因深感欣慰了。”

和珅遂请假数日,亲将和琳遗体运回满洲老家作了风光大葬。

丧事完毕,和珅回到京城,于思念中又作了《悼亡诗》十五首,其中二首写道:看汝成人瞻汝贫,

子婚女嫁任劳顿。

如何又为营丧葬,

谁是将来送我人。又:同胞较我三年少,

幼共读书长共居。

宦海分飞五载别,

至今音问藉鸣鱼。手足之情,悲悼之痛,于诗中作了深深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