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蛋的营养有哪些_鸽子蛋的营养养殖
鸽蛋的营养特点及鸽蛋关键生产技术
韩占兵
目前肉鸽养殖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兴起,鸽肉、鸽蛋产品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肉鸽已经成为我国继鸡、鸭、鹅之后的第四大家禽类型。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我国肉种鸽存栏量达到3 500万对,年产乳鸽4.5亿只,部分肉种鸽转化成为蛋鸽生产,年产商品鸽蛋超过5亿枚。
一、鸽蛋的营养特点
鸽蛋外观小而精致,蛋壳洁白如玉,蛋重一般在20~25克,蛋黄仅占鸽蛋的20%~21%(鸡蛋为32%)。鸽蛋营养丰富,富含优质的蛋白质、卵磷脂、铁、钙、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且容易消化吸收。煮熟的鸽蛋蛋白晶莹剔透,口感细腻、筋道,风味独特,完全不同于其他禽蛋,深受美食家的推崇。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测定,鸽蛋蛋白质含量13.41%,脂肪含量7.13%,卵磷脂含量4.55克/100克,胆固醇含量467.67毫克/100克(鸡蛋为900~1 000毫克/100克)。传统中医认为,鸽蛋味甘、咸,性平,具有补肝肾、调益精气、滋阴补阳等药用功效。
二、鸽蛋的消费现状
长期以来,肉鸽饲养的主要产品仅仅局限于乳鸽。2000年后,浙江、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开发鸽蛋食谱,鸽蛋的消费开始崭露头角。鸽蛋上市后,以其独特的口感与营养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青睐。由于鸽蛋需求量的增加,鸽蛋孵化量锐减,造成乳鸽产量下降,价格上扬。因此,鸽蛋生产对于调节乳鸽上市数量、规避乳鸽市场风险具有重要作用,鸽蛋已经成为肉鸽养殖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及南方与东南沿海城市已经形成稳定的鸽蛋消费市场,新鲜鸽蛋收购价格达到3~4元/枚。北方地区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元旦和春节是鸽蛋的销售旺季,而南方地区为全年均衡消费,南方专门化的鸽蛋产业应运而生。
三、鸽蛋关键生产技术
1. 提高肉鸽产蛋量
目前浙江、江苏、广东、广西、海南、安徽、上海等省市已经形成区域性鸽蛋生产基地,专门饲养蛋鸽,不进行孵化育雏。但由于缺少经验,多数蛋鸽养殖场存在良种率不高、种鸽品种老化、饲养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同时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采取一定的改进措施。
①选留高产鸽。鸽子产蛋不同于其他家禽,每窝只产2枚蛋,不同母鸽产蛋间隔存在明显差异。选留高产种鸽和培育高产品系,缩短产蛋间隔可以提高鸽群产蛋量。在鸽蛋生产过程中,收取鸽蛋时要求做好生产记录,特别是产蛋日期的记录。一般情况下,鸽蛋取走后种鸽会在10天后(平均12天)再次产蛋,母鸽月平均产蛋量为5~6枚;如果种鸽产蛋间隔时间延长或长时间不产蛋,可能是因为饲料营养不全面或遗传性不稳定造成。由遗传原因导致产蛋间隔时间延长的种鸽,其后代不能留种。此外,老龄种鸽产蛋减少应该及时淘汰,补充新鸽。
②双母配对提高产蛋量。双母配对就是将2只母鸽放入同一笼中配对,这样一个产蛋周期可以获得4枚鸽蛋,使鸽群产蛋量大幅度提升。双母配对技术已在浙江、江苏等地普遍应用。为减少公鸽饲养成本,在鸽子1月龄时可通过性染色体基因扩增技术准确鉴定出公母,公鸽提前上市,留下母鸽产蛋。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双母配对,在鸽舍中不能全部是母鸽配对,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正常配对的公母组合(双母配对组合与1公1母配对组合比例为10∶1),以确保母鸽正常产蛋。也有的鸽场在双母配对的鸽舍中播放成年公鸽的叫声,来刺激双母配对蛋鸽持续产蛋。但长期双母配对会使母鸽的产蛋力逐步降低,生产中可以采取增加光照时间、补充维生素E、提供良好产蛋环境等措施,使母鸽保持产蛋力。
③保证饲料营养。肉鸽的性成熟时间与饲料营养等措施密切相关。在合理的营养刺激下,繁殖用种鸽6月龄配对较合适,产蛋用种鸽可以提前至4月龄上笼产蛋。
1~4月龄后备鸽适合大群饲养,要保证营养供给,饲料多样化,采食位要充足。原粮配方:玉米60%,豌豆20%,小麦、高粱各10%。进入产蛋期后,适当增加豌豆比例,保证鸽蛋形成期对蛋白质的需求。原粮配方:玉米60%,豌豆30%,小麦、高粱各5%。后备期和产蛋期的保健砂配方相同:红泥土(或其他黏土)35%,河砂25%,贝壳粉(或石粉)20%,骨粉(或磷酸氢钙)10%,食盐5%,木炭末5%,保健砂中也可以加入5%左右的防病中草药,如龙胆草、穿心莲、甘草等。多种维生素定期在饮水中补充。据报道,在保健砂中添加1%蛋氨酸,可以提高肉鸽产蛋量。专门化鸽蛋生产场,鸽群每天饲喂2次即可,早晚各1次,平均每对种鸽每天耗料60~75克。此外,必须保证鸽场全天供水。
④及时收蛋。母鸽连续产下2枚蛋后即开始抱窝孵化,为避免抱窝,养殖者应在种鸽产下2枚蛋后立即将鸽蛋取出,以缩短母鸽产蛋间隔。一般肉鸽自然孵化、育雏,产蛋间隔为30~40天,如果取出蛋后产蛋间隔可以缩短到10~13天。北方地区,冬季适合专门化鸽蛋生产,不进行孵化繁殖,以减轻种鸽育雏负担,而且冬季鸽蛋价格高,效益显著。有条件的养鸽场可以配置类似蛋鸡产蛋笼的倾斜底网,以便母鸽产出的蛋自动滚入集蛋槽,及时收蛋,减少抱窝。
⑤鸽舍环境条件控制。肉鸽喜欢温暖的环境,产蛋鸽更需要适合的环境温度,鸽舍温度最好控制在13~27℃。在冬季,鸽舍要减少通风次数;入冬前要认真填补好鸽舍墙壁上的裂缝和孔洞,并用塑料膜封严前后窗,门上挂好防风帘,以提高舍内温度。如果舍温低于13℃,可用火炉适当加温,以保证通风换气需要。在夏季,鸽舍温度超过27℃时,要安装负压风机,加大通风量,提高风速,降低种鸽体感温度。此外,鸽子扇动翅膀时容易扬尘导致空气质量变差,应适当提高舍内湿度以降低粉尘污染,一般鸽舍相对湿度控制在55%~60%,以降低呼吸道病发病率。肉鸽产蛋对光照也有要求,可采取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光的方式,使肉鸽每天光照达到16小时,注意白天靠窗处避免光线过强。
2. 提高鸽蛋蛋壳品质
鸽蛋蛋壳较薄,在产蛋、收蛋、包装等环节容易破损,影响鸽蛋的正常保存与销售。据调查,有的肉鸽养殖公司包装后销售的鸽蛋破蛋率(破损或裂纹)高达30%,保质期大大下降,甚至出现食品安全事件,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影响了公司的声誉。造成鸽蛋破损的内在因素是蛋壳品质不良,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善,以提高鸽蛋商品合格率。
①合理配制保健砂。保健砂为鸽蛋蛋壳的形成提供钙、磷以及其他微量元素,要想提高鸽蛋蛋壳品质,就要保证保健砂中钙、磷元素的含量和比例,贝壳粉用来补充钙,骨粉主要用来补充磷,同时也补钙。贝壳粉与骨粉的使用比例为1.5∶1。贝壳粉的补钙效果优于石粉,可选择优质海水贝壳代替部分或全部石粉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种鸽摄入过多的钙,会使蛋壳钙化过度而掩盖正常的光泽,也会影响销售。
②注意补充维生素。维生素的供给,不仅影响肉鸽的产蛋率,对提升蛋壳品质也有较大影响。肉鸽进入产蛋期后,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增加,在肉鸽采食原粮时,可以通过饮水供给维生素,多种维生素添加剂每周饮2~3天即可。
③保证鸽群健康。鸽瘟、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等传染病会严重侵害鸽的生殖系统,除造成鸽群产蛋率锐减、蛋壳变薄、无壳蛋增多外,并有蛋壳异常为典型的临床症状。鸽群要做好隔离饲养与日常消毒工作,鸽瘟要定期接种疫苗来预防,开产前3月龄和6月龄分别接种1次鸽瘟油乳剂灭活苗,每只0.5毫升。以后每半年接种1次鸽瘟油乳剂灭活苗,每只1毫升。接种方法采用颈部皮下或胸肌注射。
④做好巢盆垫料管理。传统鸽笼巢盆是肉鸽产蛋的场所,饲养人员应每天检查所有巢盆,发现巢盆中缺少垫料要及时补充,垫料被粪便严重污染的也要及时更换,避免蛋壳受污染,缩短鸽蛋保质期。
四、鸽蛋的保鲜
鸽蛋蛋壳较薄,不仅水分容易散失,受细菌污染的概率也会加大,其保鲜期较其他禽蛋要短,常温保存容易出现散黄、蛋白变绿等现象。鸽蛋在收集时要尽量减少污染,被粪便污染的鸽蛋要分开放置,集中清洗处理。研究发现,低温保存能延长鸽蛋保质期,外表干净的鸽蛋收集后放入通风的塑料筐中,低温冷藏保存,尽快销售。同时,鸽蛋属高档蛋品,在贮存、运输、销售环节尽量在冷链下完成,消费者购买鸽蛋后也要放入冰箱冷藏,并尽快食用。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报道:10℃低温条件下,鸽蛋放置4周未出现散黄和霉变现象;20℃条件下,鸽蛋2周后出现散黄;30℃条件下,鸽蛋3周出现霉变。浙江大学科研人员通过鸽蛋消毒技术、涂膜技术和利用保鲜剂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在2℃冷藏条件下,鸽蛋可保鲜40 天;0.5克/米3臭氧杀菌与冷藏相结合,可使鸽蛋的保鲜期延长至60天;若采用“清水清洗+臭氧杀菌+6%聚丙烯酸涂膜+冷藏”的综合技术措施,可使鸽蛋保鲜期达到70 天。鸽蛋的保鲜研究刚起步,其安全、无残留保鲜技术研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