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胡雪岩是谁_胡雪岩生平简介

时间:2022-06-16 19:43:50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关于清朝巨商胡雪岩,向来是众说纷纭,争议颇多。他从13岁开始出来闯荡,从一无所有到成为一代巨商,甚至大清首富,最后又被抄家,重归一无所有,郁郁而终,胡雪岩的一生可谓

关于清朝巨商胡雪岩,向来是众说纷纭,争议颇多。他从13岁开始出来闯荡,从一无所有到成为一代巨商,甚至大清首富,最后又被抄家,重归一无所有,郁郁而终,胡雪岩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充满传奇色彩。有人说他是个爱国商人,一个义人,没有他,左宗棠收复不了新疆;有人说他是个投机者,一个奸商。那么胡雪岩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奸商还是义人?果真没有他,左宗棠就收复不了新疆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胡雪岩是谁_胡雪岩生平简介

一、励志者胡雪岩

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字雪岩。他首先是个励志人物。胡雪岩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出生于安徽省徽州绩溪县湖里村。他家境贫苦,从小就以帮人放牛为生。更不幸的是,他12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所以他不得不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

1836年,13岁的胡雪岩毅然告别寡母,开始孤身出外闯荡。他沿新安江独自乘船来到杭州,先后在杭州杂粮行、金华火腿商行当过小伙计。后来他又来到杭州“信和钱庄”当学徒。胡雪岩很能吃苦,他从扫地、倒尿壶等脏活、累活干起,三年师满后,勤劳踏实的他便成了钱庄正式的伙计。

1842年,19岁的胡雪岩被杭州阜康钱庄于掌柜收为学徒,于掌柜没有后代,把办事灵活可靠的胡雪岩当做亲生儿子。后来于掌柜去世,临终前留下遗言,把价值5000两银子的钱庄交给了胡雪岩。就这样,一无所有的胡雪岩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份产业。

据民间传说(此事的确凿性有待考证),胡雪岩在26岁时曾结交了一位叫王有龄的人。此人在落魄时,胡雪岩赠予他500两银子。后来王有龄凭这500两银子弄了个官(就是捐官)。不管这个是否属实,但后来胡雪岩得到王有龄的照顾是不争的事实。

1851年,王有龄任湖州知府,不久后调任杭州知府。在王有龄任湖州知府期间,胡雪岩开始代理湖州公库,在湖州办丝行,用湖州公库的现银扶助农民养蚕,然后就地收购湖丝运往杭州、上海,投入市场,从中得利。

1860年,王有龄升任浙江巡抚,鼎力相助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之后,随着王有龄的不断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风生水起,除钱庄外,还开起了许多的店铺,比如药店等。

胡雪岩从13岁开始闯荡,由白手起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在40岁之前,就成为一商业巨子,可以说是一位很有励志性的人物。

二、爱国者胡雪岩

位卑不敢忘忧国。胡雪岩成为富翁之后当然也没有忘了忧国。他被后世最大的肯定就是其爱国之举。1861年十一月,太平军攻打杭州,胡雪岩当然站在大清朝的立场,他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和粮食援助清军,被朝廷赞赏。

1861年底,杭州被太平军攻破,浙江巡抚王有龄自杀殉国,胡雪岩失去了一个强大的靠山。此时左宗棠由曾国藩推荐任浙江巡抚,督办军务。胡雪岩又开始支持左宗棠了。

1862年,胡雪岩获得左宗棠的信赖,被委任为总管,主持杭州城解围后的善后事宜及浙江全省的钱粮、军饷,使阜康钱庄大获其利,也由此走上官商之路。

胡雪岩是谁_胡雪岩生平简介

在深得左宗棠信任后,胡雪岩常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来于宁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间。他在经办粮台转运、接济军需物资之余,还紧紧抓住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在外国军官的帮助下,为左宗棠训练了约千余人、全部用洋枪洋炮装备的常捷军。这支军队曾经帮助左宗棠立下不少战功。

1866年,胡雪岩协助左宗棠在福州开办“福州船政局”,成立中国史上第一家新式造船厂。1869年秋,船厂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下水成功,引起国人狂欢。1871年初,“镇海”号兵轮又下水成功。远在边陲的左宗棠得知这些消息,特别写信给胡雪岩:“阁下创议之功伟矣。去海之害,收海之利,此吾中国一大转机,由贫弱而富强,实基于此。”

但胡雪岩最被人称道的是,他大力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若没有他,新疆能否收回来还确实难说。

1875年5月,清廷下诏授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全权节制三军,出塞平叛新疆。但当时朝廷并没有在物资上给予大力支持。因为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清廷由此发生“海防”与“塞防”之争。以大权在握的李鸿章一派主张大力建立海防,全力对付日本人,甚至不惜放弃新疆。所以左宗棠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足够的军费。因为出兵新疆,路途遥远,开支实在太大。

清廷最终只拨款500万两白银。但这根本就不够。无奈,左宗棠只有自己想办法,就是向洋人借款。但这又谈何容易?当时连恭亲王向洋人借债都被拒绝。这时候,胡雪岩出马了。他以江苏、浙江、广东海关收入作担保,先后六次出面向洋人借外债1870万两白银,解决了西征军的经费问题。另外,胡雪岩还给西征将士送了“诸葛行军散”、“胡氏避瘟丹”等大批药材,解除了左宗棠出兵的后顾之忧。

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做了一件功盖千秋的大事,胡雪岩也可谓居功至伟,左宗棠也对他高度赞誉:“雪岩之功,实一时无两!”1881年,胡雪岩因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被清政府授予布政使衔(三品),赏穿黄马褂,官帽上可带二品红色顶戴,圆了其“红顶商人”之梦。

所以说胡雪岩是位爱国商人,毫不夸张!

三、胡雪岩是一个奸商或者投机者吗?

世人对商人向来有一种说法叫“无奸不商”。这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也是一种偏见。因为“奸猾”和机智或者精明有时候并不能严格区别的。同一件事,你可以说他干得精明,也可以说他老奸巨猾。对于胡雪岩也是这样。

胡雪岩在商业上的爆发开始于“庚申之变”时。那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他们火烧圆明园,逼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难。此时可谓国难当头,做为商人的胡雪岩,一方面虽有爱国之举,但也是发了国难财的。他暗中与军界联系,把大量的募兵经费存于自己的钱庄中;之后他又被王有龄委以重任,办钱粮军械、管理漕运等,使他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他从中谋利也是肯定的。

1864年,清军攻取浙江打败太平军后,清朝将官把所掠之物全数存在胡雪岩的钱庄中。他以此为资本,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在各市镇设立商号,利润颇丰,短短几年,家产已超过千万。

太平军消灭后,胡雪岩的银号开进杭州,专门为左宗棠筹办军饷和军火。依靠湘军的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二十余处,同时兼营药材、丝茶,开办了至今仍在营业的胡庆余堂中药店。胡雪岩以此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白银二千万两以上,成为当时的“中国首富”。

胡雪岩身处洋务运动时代,他的生意,一类是借助政商关系的“特殊”生意,如:为政府采购军火、机器、筹措外资贷款等;另一类则是“正常”生意,如:钱庄、当铺、生丝、药局等。

“阜康钱庄”是胡雪岩的金融平台,也是其核心产业。与一般钱庄不同的是,“阜康钱庄”拥有两大特殊资金来源:一是数额庞大的委托理财,主要为官商的利益输送服务。二是巨额公款,包括:“西征借款”、“西征借款”还款以及其他公款存款。精明的胡雪岩利用时间差,对这笔巨款进行腾移挪用,形成低成本甚至免费的资金库。除了收复新疆的“西征借款”之外,胡雪岩所编织的庞大政府关系网,也为他输送了各种其他名目的公款存款。

1878年,55岁的胡雪岩成立“胡庆余堂”药号,正式营业。将他救死扶伤的对象范围扩大到社会上所有的百姓。在胡雪岩的主持下,胡庆余堂推出了十四大类成药,并免费赠送辟瘟丹、痧药等普通家庭必备的药物,在《申报》上大做广告,使胡庆余堂在尚未开始营业前就已名声远播,这完全是胡雪岩放长线钓大鱼的经营策略。事实证明,以上策略换来的是巨额利润。

1880年,胡庆余堂资本达到280万两银子,与北京的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南北相辉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之称。胡雪岩可谓是有一个不折不扣的精明的商人。

然而,好景不长。两年之后,胡雪岩就出事了。孔子说过,盛极而衰,盈满则亏。而胡雪岩似乎并不明白这个理,他该收手时不收手。1882年,胡雪岩又来了个大手笔,他投资2000万两白银在上海开办蚕丝厂,企图垄断丝茧贸易,但此举却引起外商的联合抵制,从而爆发了中国近代商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开始,胡雪岩用高价全部收购了国内新丝,达数百万担之多,以为可以霸占整个丝绸业市场了。谁知那年意大利生丝突告丰收,外商们起死回生,胡雪岩大量资金栽了进去;这时候又发生了中法战争,导致金融危机突然爆发。这样胡雪岩立即面临破产的境地。

当然胡雪岩的破产跟李鸿章也有很大关系。由于左宗棠和李鸿章在政治上的分歧,李鸿章在1883年中法战争期间,发动了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的政策,对胡雪岩进行了残酷的打击,使之遭到商帮的排挤,各地官僚于是竞提存款,甚至对他进行敲诈勒索,致使胡雪岩资金周转陷入瘫痪状态,只得四处拼凑款项来还外债,但无济于事,其丝厂生意狂赔1000多万两白银,阜康钱庄也因此倒闭。

1883年十一月,李鸿章使出杀手锏,向朝廷控告胡雪岩在为新疆西征军借外债之时大吃回扣。慈禧太后大怒,下令将胡雪岩革职查办,并抄没其家!胡雪岩已经是到了穷途末路,无力回天。

1885年9月,左宗棠病逝,胡雪岩失去了最后的保护伞,曾经富甲天下的一代巨商变得一无所有,不久一贫如洗的他便郁郁而终。

胡雪岩是谁_胡雪岩生平简介

四、胡雪岩是否一个义人?

不管胡雪岩是否一个奸商,但他应该是位义人。

胡雪岩一生有不少义举。在左宗棠任职期间,胡雪岩曾管理赈抚局事务。他曾设立粥厂、善堂等,修复名寺古刹,收殓了数十万具因平定太平军留下的骸骨;他又出资恢复了因战乱而一度终止的牛车,方便了百姓;他又向官绅大户劝捐,以解决战后财政危机等。胡雪岩因此名声大振,商业信誉度也大大提高。

具体来说,胡雪岩的义举有下面几项。第一是他于1874年开设的胡庆余堂,为中国传统的中医药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是治病救人的善举。胡庆余堂以其精湛的制药技艺和独特的人文价值,赢得了“江南药王”之美誉,同北京的同仁堂齐名。

要特别指出的是,胡庆余堂里所挂的一块匾,即“戒欺匾”。其他匾额都是朝向外面挂的,唯独“戒欺匾”是挂在营业厅的背后,是挂给内部员工看的。这块匾为胡雪岩亲笔写就:“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唯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

“戒欺”反映在生产上就是“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真”指入药的药材一定要“真”,绝不允许有假药出现,从源头就要优选药材质量;“精”是精益求精,是指员工要敬业,制药精细。

在经营上,“戒欺”的体现是“真不二价”,向顾客一视同仁,童叟无欺,只卖一个价。胡雪岩还把“顾客乃养命之源”写入店规,教育员工把顾客当作衣食父母。

在胡庆余堂百年历史中,流传着许多精心制药的故事。如“局方紫雪丹”,它是一味镇惊通窍的急救药,按古方制作要求,最后一道工序不宜用铜铁锅熬药,为了确保药效,胡雪岩不惜血本请来能工巧匠,铸成一套金铲银锅,专门制作紫雪丹。如今金铲银锅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并誉为中华药业第一国宝。

2002年,胡庆余堂上榜中国驰名商标;2003年,胡庆余堂被认定为浙江省首届知名商号;2006年,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入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药号也被商务部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这些都是胡雪岩的功绩。

第二是捐款赈灾。胡雪岩功成名就之后没有忘记他的发迹之地杭州,为杭州百姓做了许多义举。他开设钱塘江义渡,方便了上八府与下三府的联系,并因此博得了“胡大善人的美名”。他还极其热心于慈善事业,乐善好施,多次向直隶、陕西、河南、山西等涝旱地区捐款赈灾。到1878年,胡雪岩除了捐给西征军的药材外,又向各地捐赠的赈灾款达20万两白银。

胡雪岩还有一项义举鲜为人知,在当时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案例,即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此案破费周折,久久难破。抱打不平的胡雪岩利用自己的声誉活动京官,赞助钱财,为此案最终平反昭雪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他还两度赴日本,高价购回流失在日本的中国文物。从这一切举动中足可见其侠义心肠。

左宗棠对胡雪岩多有赞誉:道员胡光墉,素敢任事,不避嫌怨。从前在浙历办军粮、军火,实为缓急可恃……实属深明大义不得多的之员。

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也曾说胡雪岩:智信仁勇,堪称华商中民族英雄的典范。

胡雪岩是谁_胡雪岩生平简介

​台湾文化学者曾仕强教授的评价:胡雪岩是徽商的杰出代表人物,身上有着徽商讲求诚信、为人着想、精明强干等共性。胡雪岩之所以被商界奉为商圣,一方面是因为胡雪岩经商讲求诚信,另一方面也利用他的财富,帮助左宗棠为国家做了很多的好事。

如果你认为专家学者的评论不可信,那么请看民间关于胡雪岩的一些传说:胡雪岩当年在钱庄给人打工,帮东家讨债,一天突遇大雨,眼看自己要变成落汤鸡了。这时路上一个陌生人打着伞跑过来,让胡雪岩跟自己共用一把伞。胡雪岩感动极了。后来只要他带着伞,下雨天时他就经常帮别人打伞,时间一长,沿街的很多人都认识了他,都说胡雪岩是一个好人。

一次当地的一位知名布商在生意中赔了钱,急需一笔资金周转,想向胡雪岩低价转让其全部家产,连房带地总共卖2000两银子,而事实上市价至少值5000两。听了布商的诉说,胡雪岩陷入沉思。经核实之后,他买下了对方的家产,但不是对方出的2000两贱卖价,而是市场价:5000两!对方感动不已,对胡雪岩深深作揖后含泪离去。那个布商后来东山再起,赎回了他的家产,还成了胡雪岩的忠实合作伙伴。

这样的胡雪岩还不是一位义人吗?所以民间有“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