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事宁人什么意思_息事宁人的真正含义
息事宁人是什么意思?息事宁人的典故息事宁人的人好不好
“息事宁人”这一成语最初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关系,出处是中国东汉一位皇帝的诏令。南朝宋的史学家范晔在其《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中记述,东汉章帝刘炟深知其父明帝在世时施政苛刻,因此反其道而行之,凡事宽厚,废除酷刑,非常看重百姓的福祉。
例如,章帝在春天时发出的诏令中说:春天是万物生长种子发芽的时候,因此要助阳萌动,使发育得时。今令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除非大案要案,都不要受理,希望为官者能够“息事宁人”,使争端平息,顺应天时,立秋后再照章办理。
时代变迁,这个原先要求为官者平息事端、不要叨扰百姓的成语,后来泛指平息人事纠纷,使大家相安无事。然而,在今天的人际关系中,如果某人被大家认定为喜欢“息事宁人”,人们对他通常会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息事宁人这个当初具有明确褒义的成语,暗含了一层微妙的贬义。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会对一个喜欢息事宁人的人有所戒备?
这可以用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交换论”(SocialExchangeTheory)来解释,该理论最初由霍曼斯与布劳在1960年代先后提出并完善。他们发现:人际行为是交互作用的,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某种与成本和回报有关的交换活动的支配。人际活动是一种交换,而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就是社会交换关系。
既然人与人之间是交换关系,那么人们在交往中就会考虑公平问题。之后,在一系列学者的努力下,社会交换理论中发展出一个小理论——公平理论(equitytheory),其要点是,交往中的人不喜欢被人剥削,也不愿意占他人便宜(因为这会让他付出内疚的心理代价)。
因此,处于关系中的人,都设法通过不断的协调,以最大化他们各自的回报。如果个体知觉到一种关系中包含有不公平,就会不高兴,就会采取行动获得实际上的公平,或通过解决自身的认知不协调(自己说服自己),而获得心理上的公平感。如果这两种方式都不奏效,他通常就会结束这种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者们后来在长达十多年对夫妻关系的研究中,也有同样的发现。那就是,夫妻双方必须地位平等、互惠互利,其关系才能够保持健康并深入发展。顺便提一句,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家庭矛盾中,居中息事宁人的第三方,最后往往被夫妻双方共同怨恨——因为他让双方都感觉不公平!
当然,这种交换与回报不一定都是物质与物质的,也可以是物质与精神、精神与物质,或者精神与精神之间的交换与回报,比如名利、地位、物质、愉悦、信任和支持等。而且在计算收益时,人类也有一套成千上万年积累出来的生活智慧,比如亲人之间、熟人之间的付出与回报,计算方法就会很不一样。
社会交换论刚刚诞生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很多人都觉得这种说法亵渎了人际间的交往,把人际交往庸俗化了。但最终,经过很多学者的拓展研究,大家不仅达成了共识,还发展出一些很有影响力的小理论,这是后话。
其实,中国也有自己的社会交换与公平思想。比如,大家熟知的“知恩图报”“童叟无欺”;而系统涉及人际交往公平观的思想,则是儒家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讲的不仅是与人交往时应该注意的公平公正,更有“仁义、道义、正义与情义”。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息事宁人”。当我们真的需要一个旁观者来做调解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被公平对待。可是喜欢息事宁人的人,在这种时候往往态度暧昧、模棱两可地和稀泥,而且往往会无意识地偏向强势的一方,为了息事,甚至会想方设法地让弱势的一方继续付出更多代价——他们对弱势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要顾全大局”。
因此,现实的人际关系中,息事很少能够真正宁人,最多就是把问题暂时掩盖了起来,而极端的息事宁人,则是姑息甚至纵容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