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_崖山之战的悲壮
公元1276年,元军铁骑出现在三月莺飞草长的江南大地上,鲁港一战13万南宋最后的精锐部队全军覆没,常州抵抗后也终被城破,全城被屠也大大威慑了南宋军民的抵抗意志,在各地勤王大军不到的情况下,南宋谢太后带着四岁的小皇帝向元朝统帅伯颜投降,临安陷落。
不甘心投降的南宋大臣陈宜中,张世杰带着宋朝益王赵昰、广王赵昺,逃离临安。当年五月, 赵昰在福州即位,改年号为“景炎”。后被元军追袭,因落海惊吓过度而病逝,时年11岁。 张世杰又拥立宋度宗第三子赵昺即位,改元祥兴。1278年,雷州失守,张世杰等率南宋最后的朝廷撤至崖山(今广东新会)。
崖山这个地方现在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个位于现今香港以西大约一百公里左右的岛屿。1279年,宋军最后的抵抗力量在这儿聚集,同时,也让义勇军加入。在崖山这个小岛上,当时共有包括宫女在内约有十万人聚集。
元军当然要全力来攻克崖山这个南宋最后的堡垒,1279年的正月,元军大举从海上攻向崖山。这时,负责指挥防御的张世杰将幼小皇帝的乘船置于中央,在周围集结巨大的船只,然后再以锁连结成海上的要塞。
元军的船队却被阻于大船团之壁下,完全无法靠近。元军又改为利用箭矢攻击,也没有办法射入其中。对于这种将巨大的船以锁连结的阵仗,一般来说就是要利用火攻,因此元军方面便将数百艘小舟上积满薪柴、点上火,然后一齐放出。
聪明的张世杰料准这一招,早就在最外侧船只的船体外侧涂布了满满的泥,如此一来,火就不会蔓延。另外,当着火的小舟靠近时,他们也准备了非常长的竿子,把小舟——推开。如此一来,乘着潮流的小舟在回头后冲向元军方向,反让元军的数十只船着人,而赶紧弃船。
崖山战役张世杰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别看他出身北方,本来只是习于陆战,据闻对于水战是完全不懂的,然而此时他却打了一场实实在在的胜仗。
然而到了同年二月六日,元军用计使得宋军放松警惕,趁势攻下七艘宋军战船,宋军水师损失惨重,张世杰见宋军大势已去,决定斩断连接的铁索,接出宋末帝及一行人最后突围,可是,此时元军已经进攻到了宋军腹部,为时已晚。
著名的南宋民族英雄陆秀夫见此,深知已经南宋朝廷已经无法突围,为了避免宋末帝重蹈宋恭帝覆辙,逼着自己妻子跳海,自己又背起宋末帝,并系上南宋国玺,悲壮投海而死。而张世杰在突围之后,希望杨太后能够重新拥立赵氏宗族为帝,以图东山再起。
可是,忠烈的杨太后听闻宋末帝死讯后,也蹈海自尽,张世杰见此仰天长叹,最后自杀身亡(一说溺死)。在崖山一战宋军败亡之后,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为了不使战舰落入敌手,宋军将数百艘战舰自行凿沉,然后超过十万众的南宋军民,包括官员、士兵、妇女、百姓,不愿被残暴的敌军所奴役,纷纷投海自尽。
一时之间,崖山水域共有十余万具尸体漂浮在海面上,亲眼目睹者无人不为之动容。崖山海战,是中国历史上空前惨烈的一场战役,说其惨烈,其实更多的并不是体现在战斗中,而是在战役胜负已定之后的悲壮。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经在《日知录》中提到:有亡国、亡天下之分,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崖山之战,对于华夏民族来说,不仅仅是亡国,而更是亡天下,可惜的是,这一场战争因为敌我力量悬殊,南宋灭亡了,天下也亡了。
说到这里不禁让多少人泪目,现在有很多人指出,崖山之战是元军以少胜多,全歼宋军的战斗!但这些人可能对于古代军民之间的区别了解多少,崖山之战,参战双方,南宋有官、兵、民近二十余万人,元军约两万余人。
如果从这数字上看,南宋确实“人数”要比元军要多,可是南宋小朝廷为数不多的正规军大部随着文天祥的督军府在海丰覆灭,到了崖山海战之时,南宋其实并没有多少有战斗力的正规军,而且这二十万人之中又有多少人只是誓死追随南宋朝廷的百姓呢?
而元朝所编的宋史也被这最后一场悲壮的战争场景所震撼,都客观的记载了这段史实:日之后,海上浮尸以十万计……10万人自杀,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只留下了一行字,但它背后的震撼意义,令后人叹息不已。
在国家命运生死存亡的转折关头,从皇帝到大臣、士兵甚至普通百姓,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为去表态。在崖山附近一个叫延安村的小村庄旁边,有一座没有碑文的坟墓,与众不同的是,墓的四周,全部是用蚝壳围砌起来的。
传说这就是当年的南宋杨太后之墓,据说在杨太后殉国后,匆忙之间张世杰只能将她葬在了这里。迫于元朝的压力,当地百姓不敢为她树碑立传,只得用蚝壳为杨太后修建了一座特殊的坟墓。
虽然南宋最终还是覆灭了,但最后一战输得是这样的悲壮,这样有节烈之气,南宋最后的勇士们面对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英勇献身,义无反顾,闪耀着坚贞不屈的“崖山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崖山精神完全可以和后世的大明精神媲美,在中国波澜壮阔的铁血历史上一直鼓舞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