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是谁_任弼时个人简介
1949年10月1日,经过22年的武装斗争,共产党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伟大领袖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的成立。
但在这新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时刻,身为党中央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却被毛主席下令:不准参加开国大典,这是为何呢?
“党的骆驼”任弼时
任弼时是1904年出生在湖南湘阴的一个书香之家,受此影响,任弼时从5岁开始,便跟着父亲读书识字,在父亲的熏陶下,很快就学会了四书五经等传统课程。
1915年,12岁的任弼时就开始到长沙求学,从乡下到大城市,使他的视野更加开拓,逐渐懂得当前的中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内部军阀连年混战,外部势力虎视眈眈,他暗暗立下誓言,要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寻找一条出路。
由于任弼时也是贫苦出身,在学校期间,他更愿意结交家境贫苦的同学,其中就有新中国开国大将之一的肖劲光;两人相似的出身,加上有着相同的理想和信念,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学习之余,两人经常一起研究中国今后的道路,并一同参加了各种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后,很快就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在湖南求学的任弼时、肖劲光等人也积极投身到这场运动中;经历了“五四”洗礼后的任弼时,更加坚定自己要寻求一条救国道路的想法。
在五四运动在全国开展的同时,以毛主席为主要撰稿人的《湘江评论》面向大众发行,任弼时读完后,对毛主席的观点十分赞同,这也引领着任弼时等人走上革命道路。
不久后,毛主席等人又在长沙组织了“俄罗斯研究会”,任弼时在得到消息后,也积极参加俄罗斯研究会的活动;在这里,任弼时了解到列宁领导底层工农推翻旧政权,成为国家主人的“十月革命”后,开始对当时的苏俄产生了向往,恰逢此时任弼时、肖劲光意外错失了前往法国勤工俭学的机会,两人在商议之后,决定前往刚刚取得革命胜利的苏俄。
想要去外国留学,首先就得学会当地的语言,任弼时、肖劲光都报名参加了“留俄勤工俭学团”,随后就被送到上海学习俄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任弼时,肖劲光等赴俄勤工俭学的同学基本能够用俄语进行日常的学习交流,任弼时等人到达苏俄后,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就读,并在这里成为正式的党员。
1924年,任弼时在苏联完成学习任务回到了中国,因他是到苏联留学过的人,在党内属于“高级人才”,因此一回国就进入上海党中央工作,任代理团中央书记,当时的任弼时,还只是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但肩上却担着重任。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无数个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革命陷入了低潮;但在这危急时刻,时任安徽临时省委书记的尹宽,却盲目采取“错误”的方式,指示安徽各地的地下党组织反动暴动,结果均已失败告终,大量秘密党组织被破坏,党员干部被捕入狱,此举让处于危难中的中国共产党雪上加霜,安徽省委内部也矛盾重重。
中央为挽救安徽的党组织,委派任弼时紧急赶赴安徽,帮助临时省委解决问题。
任弼时首先来到省委的驻地芜湖,在省委会议上,任弼时首先传达了中央“六大”的指示精神;紧接着,批评了安徽省委过去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盲目指挥地下党组织发动暴动的错误,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妥善处理了省委内部的矛盾,避免让特务趁虚而入。
在召开完省委会议后,任弼时化装成一个生意人前往南陵县,准备在县城召开共青团会议,但由于内部出现叛徒,将这个消息告知了国民党反动派;因任弼时不知情,在召开会议时,一大批军警特务突然冲进了会议室,任弼时不幸被捕入狱。
任弼时一行人首先被特务关押在国民党南陵县党部,面对敌人的酷刑,任弼时始终没有屈服,只承认自己是一个生意人;特务见任弼时的嘴很“硬”,觉得这一定是一条“大鱼”,也不敢私自处理,便将其押到安庆。
当时任弼时被特务安排走水路前往安庆,很多旅客见他被带着手铐、脚镣觉得很好奇,纷纷赶来围观;这时,任弼时偶然发现旅客中有一个是他的同乡彭佑亭,他长年在江浙一带做生意。
这时彭佑亭也认出这个带着手铐、脚镣的人是老乡任弼时,准备上前打招呼;为防止身份暴露,任弼时给彭佑亭使了一个眼色后大喊:“老总,我不是姓赤,是姓胡,我叫胡少甫,是长沙陈岳云纸店的伙计.....”
彭佑亭也心领神会,知道任弼时是要他帮助他将情况转告在上海的妻子陈琮英;彭佑亭在下一个站就下了船,乘坐火车紧急赶赴上海,当面将任弼时被捕的消息告知了陈琮英。
随后,陈琮英将情况上报给党中央,并根据指示带着女儿赶到长沙,准备参与营救任弼时的行动。
任弼时被关押在安庆警备司令部的饮马塘监狱;为了从任弼时嘴里获得党的秘密,特务用了各种各样的酷刑,想尽一切办法折磨他,企图摧毁任弼时的意志。
但这一切对任弼时来说都没用,他依旧只承认自己是一个商人,其余的一概不知,见还是无法“挖出”有价值的信息,特务将任弼时暂时关押在监狱中。
而在监狱外,党组织也在想办法营救任弼时;因当时任弼时始终不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敌人也没有太多实质性的证据,最后组织上从长沙请了一个进步律师,将任弼时从饮马塘监狱转到安徽高等法院,陈琮英以长沙陈岳云纸店老板的身份,与法院一一进行了对峙,敌人始终没有找到任何破绽。
1929年3月,在党组织的暗中协调下,任弼时被国民党安徽高等法院宣布无罪释放。
不久后,任弼时根据中央的安排,从上海前往江西苏区中工作;因任弼时初来乍到,对中央苏区的实际情况了解得不多,起初执行了一些当时上海党中央的错误指示;但在实践中,任弼时很快就发现了错误,开始注重学习毛主席的苏区建设经验。
1933年的春夏之交,任弼时被派到湘赣苏区,担任湘赣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开始参与领导军队工作,1934年7月,红六军团成立后,任弼时改任军政治委员会主席,成为红六军团的最高领导者。
由于当时中央的领导权掌握在博古、李德等不懂军事也不懂政治的人手中,第五次反围剿接连失败;在这种环境下,任弼时决定改变博古、李德的错误主张,采取毛主席运动战和游击战的方法,取得沙市伏击战的胜利,毙伤600余敌军,俘虏敌旅长以下1000余人,变被动为主动,极大鼓舞了士气。
但即便如此,还是无法改变全局的困境;同年7月底,红六军团奉命离开湘赣苏区进行西征,与贺龙领导武装取得联系。
两军会师后,任弼时实事求是,不仅顶住巨大压力,抵制博古、李德让两军分开行动的错误方针,还抵制了张国焘企图分化二、六军团的阴谋,为革命保存了一支力量。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在延安召开了党的七大;在这次大会上,除选举了13名中央政治局委员,还选举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五人为中央书记处的书记,成为党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
任弼时与刘胡兰
值得一提的是,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就是任弼时进行推广的。
在1947年年初,为鼓舞士气,延安各界组织慰劳团到部队中慰问;其中,张仲实带的慰劳团来到了山西文水县;在县委会议上,工作人员汇报了文水县云周西村15岁女候补党员刘胡兰的事迹,张仲实听后很感动,认为应该进行推广;在回到延安后,立即向任弼时做了汇报。
刘胡兰早年就参加过儿童团,协助八路军站岗放哨;日本投降后,刘胡兰参加了县里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在完成学习后,就成为村里妇救会的秘书。
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后,国民党调集大军全面进攻解放区,鉴于敌强我弱,县里将干部转移到山上,刘胡兰本也在转移之列,但她却主动要求留下来,与反动派做斗争。
1946年底,刘胡兰与武工队一起将“反动村长”石佩怀处决;石佩怀的家人将消息告诉了反动派,不久后,敌人调集军队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不幸被捕。
刘胡兰虽然年纪小,且还不是一个正式的党员,但她却拥有着极强的党性,始终不屈服,她自己走向敌人的铡刀,壮烈牺牲,年仅15岁。
当时任弼时手中有不少报上来的典型材料,但觉得都不适合推广;但在听取了张仲实的汇报后,认为刘胡兰才是好典型;当场表示:“刘胡兰同志英勇就义的事迹,对全党、全军,对全体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都是一个很好的政治思想教育材料,我要向毛主席报告,要大力宣传”
不久后,任弼时就向毛主席汇报了云周西村15岁女烈士刘胡兰的事迹,毛主席听完后,当即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字;随后,刘胡兰的事迹在解放区中迅速传播,并载入史册。
被毛主席“拒绝”参加开国大典
任弼时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他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
但“怕工作少”的任弼时,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积劳成疾,血压高得厉害;除此之外,还患上动脉硬化、严重的糖尿病等等,每天都要半躺在床上办公。
1949年,党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办公后,在西郊机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身为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也参加了阅兵;但回来后不久,任弼时就病倒了,血压的低压高达150;毛主席得到消息后,连夜召开会议,决定让任弼时暂时放下手中的所有工作,到玉泉山静养。
由于任弼时的病情迟迟得不到好转,开国大典前夕,毛主席专门征求了医生的意见;但医生却说,任弼时不能参加,因为这个历史时刻,大家都会很激动,现在他的身体状况不允许。
任弼时听闻这个消息,坚持要去;无奈之下,毛主席专门下令:任弼时,不出席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任弼时在玉泉山休养所,打开收音机,收听从天安门传来的实况广播。
不久后,苏联派了一个医疗小组专门到中国为任弼时看病;检查报告出来后,大家才知道此时任弼时的身体已有多种疾病,苏联专家向党中央建议,将任弼时送到苏联进行全方位的治疗。
同年年底,任弼时到达苏联,斯大林从苏联全国抽调了最有经验的医生,组成医疗小组负责任弼时的治疗工作;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任弼时的身体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但任弼时是一个“怕工作少”的人,虽然呆在苏联的生活条件很不错,但其实他的内心十分着急;党的五位书记,除任弼时外,其余四位都在国内忙着建设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因此在病情出现好转后,任弼时就向医生表示要出院,回国参加工作。
1950年5月下旬,任弼时回到了国内;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任弼时的身体刚刚出现好转,不能超负荷地工作,每天的最长工作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四个小时。
但此时新中国刚刚诞生,一切都百废待兴,四个小时对任弼时来说,根本不够用;尤其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将第七舰队开到了台湾海峡,局势顿时变得很紧张,任弼时主动要求参加中央的工作,结果恢复中央领导工作后,任弼时根本停不下来,最终还是病倒了。
同年10月25日清晨,任弼时的夫人发现丈夫状态不对劲,马上向组织报告;傅连璋第一时间赶到任弼时的住所,并请来了苏联专家救治,但由于任弼时的病情实在严重,尽管大家都做了最大的努力,但还是没能挽救任弼时的生命。
1950年10月27日,任弼时因病逝世,终年46岁。
任弼时是党和人民的“骆驼”,在46年的人生中,他将一半以上的时间都给了党和人民,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