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仁是谁_陈明仁个人简历
说起“兵团”这个编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一般下辖若干个军或者整编师,相当于集团军的实力。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先后成立了19个兵团,人数少的兵团有五六万,多的则达到了十余万。
而这19位兵团司令员,也全部是战功卓著的骁将。1955年授衔时,有三位兵团司令员是开国大将,除了在地方工作的程子华,剩下的则基本都是开国上将。在这之中,有一位兵团司令员比较特殊,他建国后不升反降,成为了军长。按理来说,军长一般授少将,但主席却力挺他授上将,此人就是陈明仁。
陈明仁的早期军事生涯
陈明仁出生于1903年,湖南醴陵人,说起来,他跟我军名将左权、宋时轮、杨得志等人还是老乡。战争年代,陈明仁表现十分亮眼,他考入黄埔军校一期,后来参加了东征、抗日战争,逐渐成为了国军高级将领,担任过军长的职务。
解放战争时期,陈明仁率71军奔赴东北,他曾经奉命“死守四平”,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仍然拼死抵抗,最终等到了援军到达。此战过后,陈明仁名声大噪,不仅晋升为第七兵团司令,还荣获青天白日勋章。
只不过陈明仁性格耿直,不太懂人情世故,为此吃过几次大亏。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明仁便因为对上级不恭而受到排挤,抗战时期更是顶撞了蒋介石而被明升暗降,成了没有实权的副军长。四平之战后,陈明仁风头正盛,但却被人告发纵兵抢粮,结果改任总统府参军这样的闲职。
率部长沙起义
几番波折下来,陈明仁十分迷茫苦闷,这个时候,他在好友的劝说和我党的影响下,思想逐渐得到转变。1949年4月,我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迅速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江南,国民党守军莫不望风而逃。这个时候,担任国军第1兵团司令、还是长沙警备司令的陈明仁也开始积极与我党联系,准备通电起义。
会谈期间,陈明仁为了照顾部队情绪,提出了起义部队使用“国民党解放军第一兵团”的称谓。这在之前是绝无仅有的,我军立刻有人表示反对,认为既然已经弃暗投明了,就应该与解放军一视同仁,用解放军的称谓,佩戴相应的胸章和帽徽。
也有人认为陈明仁的想法合情合理,毕竟起义人员众多,情况复杂,需要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使用这个称谓,一方面能与旧军队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又与解放军有所不同,相信等到官兵们有充分认识了,他们一定会主动要求抛弃国民党的名称。
事情上报到主席这里,他挥笔同意了陈明仁的要求。1949年8月,陈明仁与程潜等人正式通电起义,率部回到人民这边。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教育和耐心工作,起义官兵政治觉悟得到了极大提高,他们纷纷要求去除“国民党”的称谓。
陈明仁也对主席说“我那个部队还叫国民党人民解放军,据官兵反映,老百姓见了这个符号就大骂,大家感到不光彩,还是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吧。”主席则回答“你的部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21兵团,仍由你当司令员,你要什么条件,只管说吧。”
建国后改任军长
就这样,陈明仁成为了21兵团司令员,隶属于四野的编制,随后部队开赴广西执行剿匪任务。陈明仁与官兵们英勇奋战,最终如期肃清了匪患,还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除此之外,他们还参与了水利工程建设,功劳很大。
到了1952年10月,第21兵团改番号为55军,组织上对陈明仁表示,可以安排他去大军区任职,比如跟他类似遭遇的陶峙岳,后来都成了新疆军区副司令员。陈明仁却谢绝了上级的好意,他想继续留在老部队,主席也尊重其意见,就这样,陈明仁成为了55军军长。
主席力挺他当上将
1955年,我军首次举行授衔仪式,陈明仁之前当过兵团司令员,如今又降为军长,到底该授什么军衔,这让工作人员十分为难。
主席则认为陈明仁在长沙起义立下大功,又抗击过日军,剿灭过土匪,理应授上将军衔。在主席的力挺下,陈明仁与董其武、陶峙岳这三位特殊的起义将领,最后都成为了开国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