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李左车是谁_李左车的个人资料

时间:2022-07-07 16:51:32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在人的常规认知之中,总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失败者是不值得尊重的。成王败寇,成功不需要解释,失败也同样不需要解释,一切凭结果说话。所以,在历史上, 厚待并礼遇失败者的案例

在人的常规认知之中,总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失败者是不值得尊重的。成王败寇,成功不需要解释,失败也同样不需要解释,一切凭结果说话。所以,在历史上,厚待并礼遇失败者的案例虽然偶有出现,但并不多见。

韩信在“背水一战”之后,对于赵国的其他政要人物基本上都是保持了赶尽杀绝的态度,唯独对于名不见经传的的李左车悬赏千金以求活捉,何以至此?这个李左车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让韩信惺惺相惜?

在活捉李左车之后,韩信一改平时高冷的冷面战神形象,事之以师礼,虚心向其讨教伐燕攻齐之策。众所周知,韩信在军事上是相当自信的,这个李左车凭什么让他谦虚得像一个小学生?

从“兵仙”韩信的角度来说,当时除了楚霸王项羽可以在军事上和他掰掰手腕,所以,他对李左车这种谦恭谨慎的态度,就越发让人深思了。李左车为什么能凭一个俘虏的身份赢得盖世英雄韩信的尊重呢?

韩信“追求”李左车的过程

李左车是谁_李左车的个人资料

李左车这个人,在史书之中着墨并不多,但是他是“高手在民间”的典型代表。

李左车是赵国名将李牧的孙子,在军事领域,也算得上是家学渊源了。这样的人,只要他不是烂泥扶不上墙,基本上都能成为中规中矩的一般性人才的。但是,从李左车出场不多的历史表现来看,他显然是继承了他爷爷的大部分优秀基因,对军事战争有相当敏锐而又深刻的见解。

他的第一次登场正是“背水一战”的筹备阶段,当时的韩信准备挟“灭魏灭代”的胜利之余威,穿过太行山,千里奔袭来攻打赵国。在赵国的战前对策时,李左车提出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原话翻译过来为:

“汉将韩信东渡黄河,灭魏破代,军锋难以阻挡,但臣也听说,千里运粮,士兵难免有饥饿之色,临时打柴烧饭,不能保证军队有饱饭之食。如今井陉道险峻,战车不能并行,大军行进,绵延数十里,粮草辎重一定在最后。请求大王给我三万奇兵,让我在侧面袭击汉军辎重,您则深沟高垒,不与出战,如此下来,汉军进退不得,给养被断,不出十天,韩信、张耳的人头,就被送到您帐下来了。”

李左车是谁_李左车的个人资料

韩信知道陈馀没有采用李左车的建议后,大喜过望,有恃无恐地穿过太行山去赵国收拾山河了。但是,也因此,韩信对于李左车这个人产生了惺惺相惜的印象。

背水一战之后,赵军全面崩盘,韩信立即下达了一个军令:生擒广武君李左车之人,赏千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千金重赏之下还有逮不着的人?果然,很快,李左车被五花大绑地送到了韩信帐下。因为下面的人也不知道韩信对李左车要抓活的是报恩还是报仇。

韩信见到李左车之后,马上为其松绑,并开始套路,埋怨下面的将士太不会办事,怎么能这么对待我的座上嘉宾呢?紧接着,又主动让出自己的坐席,请李左车坐上座,自己在旁边陪着,以待师长之礼虚心求教。总之,戏份做得很足。

李左车是谁_李左车的个人资料

韩信首先抛出请教的问题,就是他下一步的目标就是燕国和齐国,问李左车有什么好的意见。

李左车也是个老江湖,推辞道:“败军之将不言勇,亡国之人不图存,我作为一个战俘,哪有什么资格对您的国家大事高谈阔论呢?”

韩信自然不会轻易作罢,想要得到李左车的真实意见,就必须让其恢复信心和优越感,于是,又是一顿掏心掏肺的恭维:“当年百里奚在虞国时,虞国灭亡,但他到了秦国后,秦国却得以称霸,并非因百里奚在虞愚蠢而在秦国贤明,而是因为得到了秦国重用的缘故。如果陈馀听从了您的计策,现在被俘的就是我韩信了。正因为陈馀不用您,我今天才能侍奉求教于您。”

到此情形,李左车也不好意思再端着了,先是说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然后谦虚地说自己在“背水一战”前给出建议是瞎猫撞上死耗子而已,最后才徐徐说出对于远征燕齐的想法。

李左车是谁_李左车的个人资料

“成安君(陈馀)之前算得上是百战百胜之人,但是一招不慎,兵败身死,如今将军渡西河俘魏王,擒夏说于阏与,一举下井陉口,不到半日打垮赵二十万大军,诛杀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

如今您的举手投足,全都深深地震撼着敌国的君主和百姓,他们随时关注着您下令进军的消息,这些是您现在的强大优势。

但是如今将军连灭三国,将士已经疲惫,依现有情况,实际是难以用兵的。如果将军要率领疲惫劳苦之军,远赴燕国坚城之下,势必无法久战,僵持日久,虚实暴露,则燕虽弱,势必与不肯降服,燕不下,齐国则必然固守边境以图自强。燕、齐不下,那么汉王与项王的胜负也就分不出来,这是将军的目前的劣势。

您现在决定着天下大势的走向。我认为现在“北攻燕、东伐齐”的想法是失策的。

善用兵者常用己之长,击他人之短。将军不如按兵不动,休整士卒,安定赵地,抚恤遗孤,日日喝酒犒赏将士,摆出攻打燕国的态势,而后遣辩士去游说燕国,尽显己方优势,燕国一定不敢不听从您。

燕降服后再派辩士以燕已降汉而游说齐国,齐必跟风而从,届时,大事可定!”

李左车是谁_李左车的个人资料

李左车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思想就是一句话,不战而屈人之兵。

熟读《孙子兵法》的韩信自然明白“动嘴能解决的问题尽量不要动手”的道理,于是采纳了李左车的计策,天天犒赏士卒,并扬言仗没打够!要继续折腾!那谁就是下一个倒霉的!你等着点我的之类的话!舆论攻势做足了之后,派使者去燕招降。

果不其然,燕国架不住韩信威名的压迫感和对自身命运的忧虑感,投降了!

韩信为什么会把李左车奉为上宾?

李左车是谁_李左车的个人资料

了解韩信的人都知道,韩信是一个清高的人,一个恃才傲物的人,这种人有一个通病就是容易产生曲高和寡的心态,一般人是绝对入不了他的法眼的。他不视你如草芥就不错了,要想成为他的座上宾,简直是难上加难。刘邦当了韩信大半辈子领导,韩信对刘邦也只有感恩没有佩服。樊哙在韩信拜将之后,一直把韩信当作偶像崇拜,韩信在被软禁之后,依然对樊哙不屑一顾。但为什么韩信对李左车会如此恭敬呢?

要搞清楚这样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一个本身很有才华的人会欣赏和尊敬什么样的人?

人在看待别人的时候,总体上是有三种心态的:俯视、仰视和平视。

韩信作为一个顶级军事家,能让他仰视的人其实基本上不存在,他这种人天生就是要做人上人的,他绝不会甘心去一个唯唯诺诺的小跟班,所以他不大可能去仰视谁,包括他的老板刘邦。

同样,在楚汉相争时期,能和韩信并驾齐驱的将领可能除了“神勇无二”的项羽之外,也没有太多的人值得韩信去平视了。

韩信在他那个时代,傲世独立,他在军事领域基本上是睥睨天下的存在,他看周围的芸芸众生都是一种俯视的心态。

李左车是谁_李左车的个人资料

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他就一定会有正常的精神诉求。这种精神诉求包括能找到势均力敌的对手,也包括能找到心灵相通的朋友,还包括能找到慧眼识珠的老板。

韩信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锁定和项羽血战到底的战略目标之后,他的精神诉求其实只缺少 一些可以在同一频道沟通的朋友了。我们要记住,人不管身处什么样的位置和环境,都是有极强的倾诉欲和沟通意愿的。

无敌的人是多么的寂寞,寂寞就寂寞在他找不到知音和对手。高处不胜寒,寒冷就寒冷在没有人共同分享高处的美景、抵御高处的寒气。

清高的人,内心都是孤独的,韩信亦是如此。

所以,当他打听到李左车向陈馀献出抵御汉军的计策时,内心之中是又惊慌又惊喜的。惊慌的是,如果陈馀采用了李左车的计策,可能自己就要折戟沉沙地吞下失败的恶果了;惊喜的是,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同级别的对手了,如果这个对手能变成朋友,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李左车是谁_李左车的个人资料

韩信在击溃赵军之后,其实并不关心赵王赵歇和大将陈馀的死活,反正他也没打算给他们活路。反而对李左车的下落开出了“悬赏千金”的价码,这是人性之中对于精神共鸣的极致渴望的表现。

韩信抓获李左车之后,表现出了种种“礼贤下士”的举动,其实并不是韩信极度需要李左车来帮他解决一些他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事实上,凭借韩信彪炳史册的军事才华,有没有李左车,齐国和燕国最终都将手到擒来。他虚心求教李左车,更多的内涵是在于,他极度渴望能听到一些能与自己精神共鸣的声音。

凡有动作,皆有成本。李左车提出的“上兵伐谋”的道理,难道韩信真的不懂吗?要知道,韩信素来是善于算计的,他在动作之前对于情报、地理、形势、人心等各个环节都是要反复计算的。

但韩信为什么要虚心请教李左车呢?因为他已经判断出了李左车的水准,请教这样的高手,怎么都不会吃亏。首先,这样的高手说不定能帮助自己突破某个认知误区;其次,就算李左车给不出什么金点子,但至少也不会出什么骚主意,品质有保证。

李左车是谁_李左车的个人资料

我们常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其实这样的话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如果你带着一帮碌碌之辈,你兼听个啥?听多了,反而容易干扰你自己的决策。但如果你身边有跟你水平差不多的,甚至比你更厉害的人物时,一定要多听听他们的声音,因为每个人都难免有时候会突然陷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认知盲区。

韩信为什么要把李左车封为上宾?其实说得简单点,基本上可以总结为这么一个逻辑线,首先,李左车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人,这种熠熠生辉的才华让独自高处凌云霄的韩信产生惺惺相惜的英雄情怀;其次,韩信身边没有和李左车同级别的军事将领,导致韩信长期处于一种“一览众山小”的状态,他的内心是高傲的也是孤独的,缺乏并渴望沟通,相见恨晚的态度既是一种同气相求的渴望,也是一种孤独寂寞的执着。

什么样的人才能相互识别?

李左车是谁_李左车的个人资料

顺藤摸瓜地往下延伸,韩信对待李左车的种种表现又会牵扯出一个新的生活和社会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相互识别?项羽为什么识别不了韩信?韩信为什么又能识别出李左车呢?

人和人之间的相互识别首先必须是有核心驱动的,要么是因为情感,要么是因为利益。如项羽无法识别韩信,主要是不能识别韩信身上的价值,也就是不能识别韩信给他带来的利益。因为项羽也是一个军事天才,在他心目中,对任何将领都是“有你没你一样过年”的态度。又如刘邦识别郦食其,其实就是因为刘邦喜欢郦食其放荡不羁的行事作风,刘邦一开始并不了解郦食其的才能,也不确信郦食其能给他带来什么帮助,只是“高阳酒徒”这个称号很对他的胃口。

所谓的情感和利益认知从何而来呢?自然是在于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的传递包括直接传递和间接传递。直接传递自然就是面对面地接触与交流,间接传递一方通过一些细节、行为、言语从侧面去观察和判断另一方。韩信识别李左车属于后者。

我们常说的“感情在于交流”,原因就在于此;我们常说的“利益来源于信息的交换”,原因也在于此。

李左车是谁_李左车的个人资料

韩信身处高位,手握大权,他身边的各色人物应该是一应俱全的,为何他会对素未谋面的李左车情有独钟呢?作为韩信这样的领导者,其实他们在构建自己身边的人员生态时,通常都会有几个方面的考虑或权衡:

1、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正所谓知己知彼,只有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后,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朋友、什么样的盟友和什么样的下属。韩信在军事指挥领域,属于“风景看透”的人,他需要的是能和自己从同一个高度看问题的朋友。即便一个人自己就可以勇闯天涯了,但他永远渴望有人和他并肩作战。

2、我的团队在生态上有什么短板,什么样的人可以补齐这样的短板?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其实韩信在军事指挥上基本上可以依靠自己的才华去完成一些军事目标。所以,韩信手下多是樊哙、灌婴、曹参等善于冲锋陷阵的猛将型人才,而缺少一些能够运筹帷幄、参赞军务的管理类、决策型人才。当他看到李左车为陈馀策划的战术后,眼前一亮,如果自己能得到此等参谋,岂不是如虎添翼,大大释放了自己的压力?

3、所有的各司其职都是为了给自己统筹全局而服务的,所有的渴望参与都是为分担自己的压力和情绪。韩信欣赏李左车的军事才华,并不是欣赏李左车的战术执行能力,而是欣赏他的战术谋划能力。这种可以与自己进行精神层面和战略层面对话的人,是可遇不可求的。韩信不愿意放弃这样难得一遇的可以让自己摆脱孤独的机会,所以他对李左车志在必得。

总的来说,只有对等的人才能相互识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然,这句话并不客观全面,还有一种识别是,一方以高维度识别了低维度,一方却凭借直觉以低水准识别了高水准。

李左车是谁_李左车的个人资料

最后,再来剖析一下韩信对李左车“事之以师礼”的行为背后有什么讲究。

韩信并不是一个谦虚温和的人,恃才傲物的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自视极高的。他在刘邦登上天子之位后还照样地狂妄地说刘邦只能带十万兵,自己则是多多益善。这种人基本上是谁也不服,他为什么在李左车面前极其的谦卑呢?除了李左车的才华打动了他,让他惺惺相惜外,还有什么讲究呢?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当同怀以视之。韩信是把李左车引为知己,所以“同怀以视之”,也就是用自己渴望得到的待遇去对待他。

他们这种才华横溢的人最在乎、最渴望的是什么?是默契、是尊重。韩信刚入伍的时候,开头就要当大将军,谁给了他这样的勇气,肯定不是梁静茹,而是他觉得那个职位才不辜负自己的才华,自己才算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尊重。

李左车作为败军之将,受到了韩信如此礼遇,尽管嘴上一直说“愧不敢当”,其实心里还是很享受的。嘴上说不要,心里还是很诚实的。

这种虚荣与优越往往是高傲的人最在乎的保护壳,要想让他们真心实意地对待你,你一定要能穿越他这层保护壳,进入他内心更纯粹的一个空间。

李左车是谁_李左车的个人资料

李左车推辞再三,在韩信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上香敬佛”之后,终于不再矜持了,把自己的见解和盘托出了。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在很多场合看到、听到很多人不假思索地说,彼此是交心的朋友,是过命的兄弟,但往往都是一些酒肉朋友,何以如此?因为交心,重在默契,而不在于言语。

何来默契?知己知彼后,自动识别,自动匹配,即是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