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青岛宝藏_孟昭鸿与琅琊刻石

时间:2022-07-12 16:03:56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有一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琅琊刻石前,来了一位老者。他围绕着琅琊刻石前后左右仔细观看。他看过之后,来到博物馆办公室,问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展厅里的那块琅琊刻石是复制的吧

有一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琅琊刻石前,来了一位老者。他围绕着琅琊刻石前后左右仔细观看。他看过之后,来到博物馆办公室,问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展厅里的那块琅琊刻石是复制的吧?”办公室的人听到此言,不由得一愣,反问:“你怎么知道是复制的?”老者笑道:“我从小就是看着那块石头长大的。原石跟复制石我仔细看看就能辨别出来!”办公室的人员,一听,就知道来了懂这块刻石的高人。为这位老者介绍:国家博物馆里现在展出的是块复制品,为防止风化剥蚀,原碑被珍藏在库里了。

 青岛宝藏_孟昭鸿与琅琊刻石

孟昭鸿,字方陆,中年改字方儒,自署曰放庐。他出生于诸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坐拥书城。孟昭鸿继承祖、父遗风,成为山东著名藏书家,号称胶东第一人,堂名“静远堂”。藏书最多时达十余万卷,多为古籍善本,碑帖字画。

1921年,诸城教育局长王景祥,接到山东省政府令,保存古迹,调查文物。于是,孟昭鸿和县视学培祜前往琅琊台考察秦碑。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多次巡视全国,三次登琅琊,一住数月,从内地迁来三万户百姓,修筑起琅琊台并刻石纪功。二世元年,东行郡县,李斯随从,于始皇所立石旁刻大臣从者姓名,以彰始皇成功盛德,复刻诏书于其旁。至宋代苏轼为密州知州时,始皇刻石已泯灭不存,仅存秦二世元年所加刻辞。山左文人雅士经常来此登临、访古。时至晚清,潍县王石经(1833~1920),嗜好金石文字,“同宫本昂赴琅琊台拓秦碑”。

 青岛宝藏_孟昭鸿与琅琊刻石

琅琊刻石不全,这成为孟昭鸿心头的缺憾。第二年,孟昭鸿等人又来到琅琊台,遍访周边庙宇村庄,功夫不有心人,每搜集到一块,心中大喜。其中一块,是在农夫的猪圈的墙中找到。

“爰命工黏合,竟成完璧,置于教育局中。”孟昭鸿在他的《放庐笔记》中写道。秦琅琊刻石完璧后,有青年名郑作祯者摹写一通,孟昭鸿为其题诗数首。其一曰:“芝罘秦篆久无痕,真迹峄山亦不存。唯有琅琊数行字,独留片石镇乾坤。”

完璧之后的琅琊刻石,遭遇惊天世变。日军侵占诸城,孟昭鸿避走青岛。他的藏书这这次战乱之中散佚。而保存琅琊刻石也不容易,他在《放庐笔记》中写道:“丁丑事变,县署又毁。当局者因拆砖建置营房,移此碑于北城墙下天齐庙中。呜呼,先秦碑碣仅此片石,世变沧桑,保存匪易,为之三叹!”1945年琅琊刻石被日军发现,教育局科员崔子山沉着应对,随后即刻将刻石装箱,转移于后营街小学。

 青岛宝藏_孟昭鸿与琅琊刻石

孟昭鸿在青岛的十年,生活陷入穷困之中,有时为了买米而发愁。孟昭鸿病逝后,郑爰居写了《孟君方陆传》,说他“家世丰厚,骤贫困,菽米不继,郁郁致疾”。

可以告慰他的是,琅琊刻石经历战乱存世。1949年在胶东文管会工作的石可得知琅琊刻石后,遂到诸城寻访。孟昭鸿学生王子光带他把石碑找了出来,后被运到文管会驻地莱阳县浴店村。几经辗转,琅琊刻石被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孟昭鸿出生于1883年,自出生就经历晚清乱局,一生饱经离乱,终生被战争侵扰。在这样的乱世,他处于风浪之中,有《放庐印存》六卷、诗集《放庐吟草》二卷传世。一介寒儒,秉承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搜集整理乡邦文献,致力保护文物,可谓地方文脉的守护者。笔墨落于纸张为诗书,文字刻于碑石为碑文。“遗著有《诸城辛亥独立始末记》及《诸城丙辰独立始末记》,纪辛亥革命史实;《诸城庚午围城日记》,记军阀相争杂史;《避难纪异》,志日寇侵华惨况。”在今天看来,这些诗文成为研究地方史的珍贵资料。

在孟庆泰先生家中,我们采访书法家孟庆泰、作家赵夫青两位先生。茶几上放着《放庐日记》(孟昭鸿手写本)《放庐吟草》(孟庆泰抄本)等未刊书。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的话题围绕着琅琊刻石以及孟昭鸿、郑爰居等岛城名士。话题穿越了三千年,案上红茶尚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