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桃僵是什么意思_李代桃僵的历史典故
原 典
李代桃僵,语出自《乐府诗集·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李代桃僵的原意是指李树代桃树受虫蛀,比喻兄弟间的友爱互助,后指互相替代、代人受过等行为。在三十六计中,该计原文为“必有损,损阴以益阳”,即当局势发展到必受损失时,为了使劣势转为优势,应尽量牺牲局部以保大局,牺牲眼前以图长远。引申到军事上,是指在敌优我劣或势均力敌时,指挥者应善于筹算,当机立断,用局部的、暂时的损失换取全局的、长远的利益。
古代战例
战国后期,赵国北部常受匈奴骚扰。赵国大将李牧镇守北部门户雁门关,命令部队只许坚壁自守,还杀牛宰羊,犒赏将士。匈奴摸不清底细,一时不敢贸然进犯,李牧则趁机加紧训练部队。
公元前250年,李牧准备出击匈奴。为了迷惑匈奴军队,他故意派少数士兵保护边境百姓放牧。匈奴人见状,派出小股骑兵前去劫掠,赵军与敌骑刚一交手便假装败退。匈奴单于就此认为李牧既不敢出城征战,部队战力又弱不禁风,实在不足为惧,于是亲率大军直逼雁门关。而李牧早已严阵以待,兵分三路,给匈奴单于准备了一个大口袋。匈奴军轻敌冒进,被李牧分割包围,逐个围歼,单于兵败而逃。
现代战例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反动派对我中原军区大举围攻,企图将中原军区部队消灭在以湖北省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足几十公里的狭小地域内。根据上级指示,中原军区部队主力于6月26日向西突围,由皮定均率领第1纵队第1旅原地阻击敌人,掩护中原军区部队主力向西突围。
战斗打响后,敌军兵分3路,从1旅的正东、东南和东北方向扑来。面对多路进攻,在沉着应战的同时,皮定均率领旅党委结合敌情、地形和整个战役的发展情况,制定了最佳突围方案:利用大别山地形复杂、便于机动的特点,掩护主力西去,然后向东突围,隐蔽地跳出重围。
决心确定后,第1旅官兵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掩护军区主力西进转移后,先向西,后向东,孤军东征,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包围和堵击,辗转24个昼夜,行程750余公里,进行大小战斗23次,歼敌上千人,以“还是一个旅,五千人”的建制,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圆满完成了掩护中原军区主力向西突围的艰巨任务。
计谋分析
上述两个战例在都应用了“李代桃僵”之计的同时,也体现了这一谋略的不同表现形式。李牧诱敌败匈奴属于“弃子争先”,即围棋中“逢危须弃”的要诀,以失去一些棋子,达到全盘棋活的目的。皮定均掩护主力突围属于“丢车保帅”。即在象棋中为了保住帅,宁可丢掉有攻击力的卒和车。不过,因1纵1旅战力太强,战法得当,这辆因大局所需被迫要“丢”的“车”也毫发无损的成功突围。
“李代桃僵”的谋略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形式虽然各具特色,但归根结底都带有“代”的底色。想要运用好“李代桃僵”之计,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正确处理好“李”与“桃”的关系。“李”表示牺牲的一方,“桃”表示被保全的一方。施行此计的关键是在战场上出现了需要“李代桃僵”的形势时,就既要有做“桃”者,也要有做“李”者。这就要求各级指挥员要能够选贤任能,部属则要有勇于牺牲、以成大局的精神。同时,“李”与“桃”的分量要衡量好,应注意“李”轻“桃”重,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反向替代,要确保“李”能成功代“桃”,否则,就可能“桃”僵“李”也枯。
二是指挥员要有“大将之风”。指挥员要会“算账”。在激烈的战斗中,自己一点代价也不付出的所谓“全胜”一般是不存在的,以相对少的损失换取最终胜利,是划得来的。因此,在事关全局的问题上,必须舍得以“李”代“桃”,以某个局部的暂时失利,集中资源获得整体的、长远的得利,即所谓“变害为利”,这是每一个指挥员都应具备的眼光和能力。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就明确提出“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指出要敢于“打破坛坛罐罐”。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向解放区进攻时,我军先后放弃一些城市,使敌每占领一座城市,都要分兵把守,严重削弱其力量,我军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三是充分把握使用“李代桃僵”的分寸。“李代桃僵”之计在军事行动中仍属于一种“奇”计。战争的胜负最终往往还是由正面决战决定,需要硬实力、真“肌肉”。此外,“李代桃僵”在充满信息不对称的战场上,在敌强我弱的战争态势下相对比较有用,当形势不同时,片面强调“李代桃僵”会造成喧宾夺主的结果。因此,对于“李代桃僵”之计的使用,一定要掌握火候和分寸,从而确保战略或战术目的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