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是谁_科尔沁简介及详细资料
“科尔沁”一词,相传为鲜卑语,最早见于《南齐书(502—519)》,先后有“胡洛真”、“火儿赤”、“好儿趁”、“廓尔沁”等译法。
在汉译本《蒙古秘史》(约1240年)中,“科尔沁”被转译为“豁儿臣”。“豁儿臣”的词根“豁儿”,大多时候被翻译为“箭筒”,有时也泛指“弓箭”。因此,“豁儿臣”直译过来就是“携带箭筒的人”。
据史料记载,早在铁木真被推举为乞颜部可汗之后,就组建了禁卫军组织“怯薛军”,并任命了四名“豁儿臣”。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将“怯薛军”扩充至一万人,其中,“豁儿臣”增至一千人。这里的“豁儿臣”,可以理解为“弓箭手”。
进入15世纪,“科尔沁”已经成为了“升级”为部落名。比如在讨论阿岱汗(1390?—1438)的身世时,《蒙古源流》认为,阿岱汗是“科尔沁乌济锦诺颜之子”。我们甚至可以推测,“科尔沁”作为部落名字的时间,可能比15世纪还要早一些。
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的“科尔沁部”,最早源自何方?在北元时期,科尔沁部又有着什么样的地位?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1)“科尔沁”和哈萨尔父子
学界普遍认为,“科尔沁部”是成吉思汗的同母弟哈萨尔(1164—1215)及其后裔的属民。至于为什么叫“科尔沁部”,大概与其拥有的高超箭术有直接关系。
1)谁是哈萨尔?
根据《蒙古秘史》记载,在铁木真讨伐乃蛮部之时,“好安达”扎木合(1164—1204)曾经向乃蛮部首领太阳汗(?—1204)详细介绍了多位蒙古悍将。
在介绍哈萨尔时候,扎木合说道:“(哈萨尔)发怒弯弓,射出叉披箭,飞过山岭,把一二十人穿透。拉弓射箭,射穿敌人,猛力拉弓,(能)射到九百度远;稍用力拉弓,(就)能射到五百度远。他生得与众不同,身躯高大壮实如巨蟒”。
当然,扎木合的描述,不乏有很多“战术后仰”的成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铁木真麾下的蒙古诸将中,哈萨尔的箭术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根据《史集》记载,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后,“将拙赤合撒儿(哈萨尔)氏族的禹儿惕和游牧营地,(安置在)在蒙古斯坦东北部额尔古涅河、阔连海子和海拉儿河一带”,即今天的也里古纳河、迭烈木儿河、根河流域以及苦烈儿温都儿(今苦烈叶尔山,在根河和特尔布尔河交汇处)为中心地区。
哈撒儿不仅一直担任着重要职务,在诸位蒙古宗王中,也有着较为显赫的地位。拉施特指出,“在所有的兄弟和侄儿之中,(成吉思汗)特别看重他(哈撒儿)......将崇高的官位和封号授予他和他的儿子们”。
2)哈萨尔之子移相哥及其后裔
在哈萨尔诸子中,也苦、移相哥和脱忽三人较为有名,其中以移相哥最为显赫。根据《史集》记载,“(移相哥)是个高个子,两颊绯红,长脸,留着长胡子,是像他父亲一样神射的伟大英雄”。
早在成吉思汗在位时期,他就一直陪伴在大汗身边,深得宠爱。在征讨花剌子模凯旋后的1225年左右,在今俄罗斯境内额尔古纳河的支流乌卢龙贵的上游乌儿墨儿河附近,举行了一场射箭比赛。移相哥力拔头筹,勇夺“全场最佳”。
比赛结束后,成吉思汗专门立“移相哥石碑(成吉思汗石碑)”以示纪念。碑文全意是:“当成吉思汗征服撒儿塔兀勒人返回后,蒙古人的全体那颜举行射箭比赛,叶苏哥在三百三十五庹(约500米)距离外引弓射靶,一箭中的“。
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战中(拓展阅读:「蒙古大乱斗」忽必烈兄弟之争:帝国大厦轰然倒塌),移相哥不仅坚定地站在了忽必烈一方,并“(亲)统左军,大败阿里不哥前锋出木哈儿”。拉施特称赞他“声誉远播,参与要务,商议国事,很受尊重。按照习惯,他统辖了父母及其长幼宗亲的全部军队和部落”。
“乃颜之乱”爆发后(1287),移相哥的孙子势都儿也加入了叛军。不过,在叛乱平息后,他得到了忽必烈的“特赦”,家族地位也并未因此衰落下去。1307年,势都儿之子巴布沙还被加封为“齐王”。至此,“齐王”也成为了哈萨尔家族的世袭爵称。
2)北元时期的科尔沁部
众所周知,从顺帝远走漠北(拓展阅读:大厦崩塌20年:北元“重返中原”之梦的最终倒掉)到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的一百多年之间,漠北草原一直处在极为动荡的局面。
可即便如此,“黄金家族”的后裔们,至少在名义上一直保持着“正统地位”。究其原因,除了在当时的蒙古人民心目中,均有着“黄金家族拥有根深蒂固的合法性”这一认知之外(拓展阅读:读书笔记:为什么成吉思汗在中亚也如此备受尊崇?),也与哈萨尔后裔对正统汗系的拥戴和支持,有着较大的关系。
根据《蒙古黄金史》记载,元顺帝在离开大都之时,哈萨尔之子脱忽的后裔图穆勒呼巴图尔,命令自己的儿子哈齐库鲁克率军掩护,最终“与汉家兵(明军)激战而死”。
1)哈萨尔后裔对北元“正统”的支持
元廷退居漠北之后,作为黄金家族旁系的科尔沁部,在与正统汗系(忽必烈后裔)保持着密切关系的同时,一直维系着“哈萨尔兀鲁斯”的固有权力。
在瓦剌崛起期间(拓展阅读:一文概述:为了做蒙古大汗,也先动了哪些“小心思”?),隶属于哈萨尔后裔领地的呼伦贝尔地区,一度成为了“蒙古本部”的重要根据地。与此同时,身为正统汗系支持者的科尔沁部首领们,一直与瓦剌和明朝进行着长期的斗争。
到了15世纪下半期,伴随着也先的离世,瓦剌逐步退出了漠北草原的争夺(拓展阅读:一文概述:准噶尔与哈萨克的恩怨情仇)。遗憾的是,蒙古草原并未恢复和平——过往的“内外之争”,演变成了“黄金家族内斗”。
和过去一样,科尔沁部依然站在正统汗系一边。比如在摩伦汗(1437—1466)被别勒古台后裔宗王毛里孩杀害后,科尔沁部首领那颜博罗特王,以“吾汗(摩伦汗)虽无子嗣,但作为合撒儿后裔的我,终须干预”的名义,发兵攻打毛里孩,“杀死了毛里孩子弟七人”,兵败遁逃的毛里孩,最终“困渴而死”(拓展阅读:被压制百年的“黄金家族”:北元大汗们的凄凉血泪史)。
后来,科尔沁部又协助满都鲁汗(1426? —1479),铲除了其他造反的蒙古宗王,为达延汗后续统一蒙古草原铺平了道路。根据蒙古史料记载,他们曾以“为岱宗汗(即脱脱不花,1416—1452)复仇”的名义,击败了与一度与正统汗系“分庭抗礼”的郭尔罗斯部。
因此,达延汗在统一了蒙古各部后,尽管在漠南和漠北地区分别设立了左右翼六万户,但不仅没有将科尔沁部纳入直辖范围内,还将其尊称为“阿巴嘎科尔沁”,直译过来即“叔王科尔沁”(拓展阅读:“来去自如”的朝贡:任性“小王子”达延汗时期的蒙古与明朝)
2)科尔沁部在北元的地位
在达延汗分封左右翼万户的同时,科尔沁部被单独列为一个万户,下分左翼七鄂托克和右翼六鄂托克,人口达二十万之众。其中,左翼七鄂托克归属“齐王”孛鲁乃,主要游牧于呼伦贝尔、鄂嫩河下游以及嫩江流域;右翼六鄂托克归属那颜博罗特,大致驻牧于鄂嫩河上游一带。
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时期的科尔沁部,绝不是脱离了北元统辖的“新政体”。在今天看来,它更像是一个具有较高“自治地位”的“藩王”部落。
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不久,右翼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三部起兵造反。在达延汗率兵反击的同时,科尔沁部首领鄂尔多固海也听从达延汗调令,率兵协同作战。双方在达兰特哩衮地方(呼和浩特北部的大青山一带)展开决战,最终以达延汗取得完胜而告终。
相传,在达延汗收复右翼三万户之后,鄂尔多固海还曾提出了“共同瓜分右翼三万户”的建议,但并未被采纳。甚至到了博迪汗时期(1504—1547),科尔沁部首领摩罗齐依然提出了“瓜分右翼三万户”的建议,但依然没有被采纳.(拓展阅读:客从何处来: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与流)。
一言概之,至少在达延汗统治时期,科尔沁部不仅一直服从大汗调令,还将自身利益与“黄金家族” 正统汗系的利益完全结合起来。换言之,在达延汗的统一事业上,科尔沁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尾声
伴随着以俺答汗为首的右翼三万户势力的日益强大,正统大汗的权威被严重削弱(拓展阅读:一文概述:俺答汗之于蒙古,做出了哪些贡献?)。再加上游牧经济的分散性和单一性特质,使得蒙古诸部与中央汗庭(察哈尔部)的关系日益疏远。
为了规避战乱,大约在16世纪中前期,科尔沁部奎猛克塔斯哈喇一系,统帅所部十万余众,从呼伦贝尔草原出发,越过大兴安岭,东迁至嫩江及其支流绰儿河、洮儿河以及松花江、西拉木伦河流域。迁徙至此的科尔沁部民,被后世学者称为“嫰(江)科尔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科尔沁部积极响应东迁至辽东边外的库登汗(1520—1557)和图们汗(1539年—1592),还和他们一同入塞,掠夺中原汉地。不过,双方的关系并不密切,充其量是暂时性的“军事联盟”关系。
比如在图们汗即位后,分别任命察哈尔部的阿穆岱鸿台吉、内喀尔喀巴林部的卫征索博该、鄂尔多斯部的库图克台彻辰鸿台吉、阿苏特部的诺木达喇古拉齐诺延和土默特部的楚噜克鸿台吉等5人为“执政理事”,科尔沁部首领没有进入大名单。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尔沁部与“异族”后金的关系,反倒变得日趋紧密了起来。林丹汗的征讨,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过程。最终,他们在蒙古诸部中最先“倒向”了后金(拓展阅读:林丹汗的“统一大梦”,为什么会最终垮掉?)。
在清朝一统中原的过程中,他们披坚执锐,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科尔沁部不仅位列“二十四部之首”,享受的俸银俸缎,也均高于其他蒙古各部。他们不仅是清廷统治蒙古地区的重要依靠力量,也是“外藩蒙古”中的内札萨克(拓展阅读:一文概述:哪些国家是清朝的“藩属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