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嵩焘是谁_郭嵩焘生平简介
近代中国,不乏有识之士。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他们从未放弃唤醒国人的努力。作为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正是其中重要一员。
郭嵩焘(1818年—1891年)学名先杞,后改名嵩焘,字筠仙,号云仙、筠轩,湖南湘阴城西人。18岁中秀才后,入岳麓书院读书,在这个著名学府,他结识了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尤其和大他7岁的曾国藩关系亲密,互相"以著述立言相期许。"
1847年,郭嵩焘终于考中进士。父母去世后,郭嵩焘按照当时的礼法,回家乡守孝。这期间,太平军打进了湖南。郭嵩焘数度登门,力劝曾国藩办起团练,以对抗太平军。曾国藩出山后,郭嵩焘入其幕府,为之筹措军费。当时,朝廷的给的薪俸时有时无,即使有,随着湘军兵勇的增多,也是不敷使用。针对这一情况,郭嵩焘提出了向商人抽取厘金的办法,湘军这才有了固定的财源。
1858年,郭嵩焘进京任翰林院编修,后入值南书房。咸丰帝对他说:"南斋司笔墨事却无多,然所以命汝入南斋,却不在办笔墨。多读有用书,勉力为有用人,他日仍当出办军务。"可见皇帝对他非常赏识。
第二年十月,郭嵩焘奉命前往烟台查办地方官吏隐匿税收一事,所到之地,大小官员按惯例,隆重接待,且备有厚礼。郭嵩焘向来清正,对此毫不动心。当地官员见此,忧惧不已。
经过他认真查账,郭嵩焘发现这里几乎无官不贪污,无吏不索贿,税外之税,竟超过正税四倍还多。这在他打算查处这批硕鼠蛀虫,整顿税务时。山东巡抚文煜以郭嵩焘设局抽厘导致民变为由,上奏弹劾。
无奈之下,他被迫返回京城。心灰意冷的郭嵩焘不久选择称病回乡。
同治继位后,他在曾国藩、李鸿章的保举下,先后担任了苏松粮道、两淮盐运使等职。长期的仕宦生涯,让他厌倦了官场,于是再次请求解职还乡。
1875年,英国驻华使馆官员马嘉理与云南的当地居民发生冲突,英国公使借机滋事,强迫清廷签订《烟台条约》。条约中有一条是派钦差大臣去英国道歉,并任驻英大使。在今天看来,派驻使节国际交往的惯例,但在当时仍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政府看来,这却是个奇耻大辱,因而许多官员不愿意去。最终,清政府将这个苦差事派给了赋闲在家的郭嵩焘。
消息传出,举国士大夫为之扼腕叹息,以为他一世清名尽毁于此。一些湖南同乡更是羞与他为伍,王闿运还写了一副对联挖苦:"出乎其类,拔乎其粹,不见容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就这样,郭嵩焘在一片骂声中前往了那个被视为蛮夷之邦的英国。
没想到,此行改变了他的看法。未出国前,他只晓得洋枪洋炮的厉害;出了国,他才意识到西方文明远胜中国。
于是在公使任上,他十分留意英国教育和科学状况,访问了学校、博物馆、图书馆、报社等,结识了众多专家学者,以花甲之龄学习英语,出席各种社会活动,为了研究英国政治,甚至列席旁听过下院的辩论。种种经历和体会,被他编入《使西纪程》,寄回中国,没想到立刻引发轩然大波。总理衙门大臣李鸿藻阅后,"大为不平,逢人诋毁"。 好友李慈铭读后,痛斥他不该对蛮夷之国"极意夸饰"。只有 李鸿章一人支持: "崇论闳议,洵足启发愚蒙"。
但支持的声音毕竟太微弱。慈禧太后下旨严厉申斥郭嵩焘,并禁止了《使西纪程》的出版。1878年,郭嵩焘在同胞的唾骂中回国。从此彻底归隐乡里。1891年,郭嵩焘黯然去世。此前,他曾经写诗一首,表达内心落寞:
拿舟出海浪翻天,满载痴顽共一船。
无计收帆风更急,那容一枕独安眠?
他死后,甲午战争爆发。这一回,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将有更多国人从迷梦中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