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爱礼存羊什么意思_爱礼存羊的典故

时间:2022-08-07 12:45:14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爱礼存羊 出自《 论语八佾》。《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

爱礼存羊什么意思_爱礼存羊的典故

“爱礼存羊” 出自《论语·八佾》。《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春秋时期,为鼓励农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彰显朝廷对地方的恩德。周天子每年秋冬之交把历书颁给诸侯。

按照周礼的规定,诸侯接受历书藏于祖庙,并于初一日杀一只羊祭庙,然后到朝廷听政。

但是,众所周知,周朝到了东周时代,早已威严不再,周天子权力衰微。那种杀羊祭祀以及朝觐的仪式渐渐被各国诸侯所摒弃。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孔子的弟子子贡提出了一个比较“实用主义”彻底“去仪式化”的建议:反正没有人注重周礼,不如祭祀宗庙的时候干脆连羊也不用了。子贡将现实看得透彻。

孔子坚决反对,孔子肯定反对的。孔子倾其一生都在克己复礼。他带着责怪的口吻坚定地对子宫说,端木赐(子贡,姓端木,名赐)啊,你爱惜那只羊,但是,这样不行的!我必须坚决捍卫周礼。

我认为孔子是个天真的浪漫主义者。坚守的人注定是孤独的。孤独不仅仅体现在到处碰壁,孔子明明知道前方是一堵墙,却非要撞上去。这是孔子的使命感。

但我一直无法确定孔老先生与弟子子贡究竟孰是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