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大盖是什么_三八大盖简介
三八式步枪为手动步枪,日本陆军于日俄战争后1907年正式采用为制式武器,三八式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陆、海军最主要、最基本的武器,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日本战败),用了整整40年。三八式步枪由于其枪机上有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以及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所以在中国一向俗称为三八大盖。这个防尘盖在开栓抛壳和推弹关栓时,能随枪机一起后退或前进,起到防尘作用。
三八式步枪的原型是三十式步枪和三五式海军步枪,日俄战争中,在中国东北使用,由于大陆特有的一种细小的沙尘进入操作机关内,导致操作不良。三八式步枪通过简化操作机关和随枪机动作防尘盖的改良而成。早一些年,三十年式步枪也同三八式步枪一同服役。这两种步枪也因其发明者有坂成章而被命名为有坂步枪。
1905年,三八式步枪在东京小石川炮兵工厂定型生产,取自日本明治天皇的年号:明治三十八年,被命名为三八式步枪,从那时起三八式步枪就成为日本步兵的制式步枪,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八式步枪结构简单,采用改进的毛瑟步枪的毛瑟式旋转后拉式枪机,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发射6.5mm口径枪弹,射击时后座力小、易于控制,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准确度。
但是6.5×50毫米枪弹杀伤威力不足,弹头飞行稳定,虽然侵彻效果好,但是高稳定特性,使得杀伤力反而不高。虽然威力稍嫌不足,但它的枪机闭锁时极为牢固,发生膛炸时几乎都是枪管爆裂,少有枪栓突耳断裂的情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几乎不会产生枪口炽焰,在太平洋岛屿战斗时使用这步枪的日军狙击手对美军造成很大困扰,非常难以从枪口火光发现狙击手潜伏的位置。三八式步枪配有单刃刺刀,刀长500毫米,可装在枪上用于拼刺,也可握持刀柄进行劈杀。
三八式步枪也曾大量装备中国军队,尤其是抗日战争结束,侵华日军投降后,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在中国国共内战期间广泛使用。新中国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上,解放军手持的步枪就是三八式步枪。朝鲜战争初期三八式步枪是中国志愿军重要步兵武器之一。
三八式步枪的枪身较长,三八式马枪是三八式步枪中短枪管的型号。在日本,它也被称为三十八年式骑铳(卡宾枪)。它不仅用于骑兵,也同样用于工兵,后勤部队和其他非前线部队。三八式马枪是同时投入军队使用的,它的枪管缩短为487毫米,枪全长966毫米,重量3.3公斤。
在三八式步枪的基础上,为了解决杀伤威力不足的缺点,改用7.7毫米口径枪弹,1939年(神武纪元2599年)定型,命名为九九式步枪。
从三八式步枪发展出的其他变种有四四式马枪(三十八年式骑枪的改进型,于1911年定型),九七式狙击步枪(1937年定型),TERA伞兵步枪以及最终发展出五式步枪。
类别:旋转后拉式枪机,弹仓供弹
口径:6.5 毫米
弹药:6.5×50 mm 步枪弹
弹仓容量:5 发
全长:1280 毫米
枪管长度:797 毫米
重量:3.95 公斤
初速:765 米/秒
有效射程:460 米
生产数量:300万只
继承了其前辈村田式步枪的特点,那就是弹丸初速高、瞄准基线长、枪身长。这样的特点使三八式步枪射程远,打得准,也适合白刃战,不但日军喜欢用,中国军队缴获后也喜欢用,战前还从日本进口过一批。
但是它也有缺点,因为弹丸初速高、质量好,因此命中之后往往易于贯通,创口光滑,一打两个眼,对周边组织破坏不大,在杀伤力上不如中国的中正式步枪。
白刃战中,这个缺点更为突出,因为白刃战中双方人员往往互相重叠,使用三八式步枪,贯通后经常杀伤自己人。而且,由于贯通后弹丸速度降低,二次击中后弹丸会形成翻滚、变形,造成的创伤更为严重,而仅受贯通伤的对手未必当场失去战斗力,仍然能够反击!
在二战中国战场,因为装备和训练的优势,日军人员损失与中国军队相比,达到1:4甚至1:6的水平,而且日军处于人员劣势。因此,使用三八式步枪在肉搏战中开枪射击,因为误伤造成己方大量减员,显然是赔本的事情。
笔者童年时代的邻居钱大爷当过八路军,还参加过抗美援朝。钱大爷讲,小日本的三八大盖能打七里地!意思是3500米外依然有杀伤力。钱大爷还拿出几个黄铜的三八大盖弹壳给我们这群孩子看。钱大爷还讲到,小日本拼刺刀非常厉害,往往三个八路军都拼不过一个小日本鬼子。肉搏开始,日本兵会三人一组,背靠背,刺刀向外。在拼刺刀前,日本兵担心误伤战友都会退掉子弹。而八路军拼刺技术低下,经常开枪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