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击道存什么意思_目击道存的典故
目击道存
“目击道存”这一个成语意思是眼目所击便有道的存在。形容人的悟性好。
典故出自战国时期宋国人庄周的著作《庄子·田子方》。庄子在篇中讲了一个故事:“温伯雪子适齐,舍于鲁。鲁人有请见之者,温伯雪子曰:‘不可。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浅陋)于知人心,吾不欲见也。’至于齐,反舍于鲁,是人也又请见。温伯雪子曰:‘往也蕲(通“折”,请求)见我,今也又蕲见我,是必有以振(启发,或作“救”解,救己之失)我也。’出而见客,入而叹。明日见客,又入而叹。其仆曰:‘每见之客也(见客时行礼无不合乎规矩),必入而叹,何耶?’曰:‘吾固告子矣:中国之民,明乎礼义而陋乎知人心。昔之见我者,进退一成规一成矩,从容一若龙一若虎(若龙若虎形容动作仪态蕴含不可抵御的威武气势),其谏我也似子(如同儿子对待父亲,形容规劝时态度之恭顺),其道(同“导”,引导,指导)我也似父,是以叹也。’仲尼见之而不言。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如)夫人(此人)者,目击而道存矣(用眼睛一看而知大道存之于身,无须言说),亦不可以容声矣。’”
这一故事是说:温伯雪子到齐国去,途中在鲁国歇宿。鲁国有人请求拜会他,温伯雪子说:“不行。我听说中原国家的读书人,明瞭礼义却不善解人心,我不想见他们。”去到齐国,返回途中又在鲁国歇足,那个人又请求会见。温伯雪子说:“先前要求会见我,如今又要求会见我,那个人一定是有什么可以打动我的。”温伯雪子于是出来接见了客人,可是回到屋里就叹息不已。第二天再次会见客人,回到屋里又再次叹息不已。他的仆从问道:“您每次会见这个客人,必定回到屋里就叹息不已,这是为什么呢?”温伯雪子说:“我原先就告诉过你:‘中原国家的人,明瞭礼义却不善解人心。’前几天会见我的那个人,进退全都那么循规蹈矩,动容却又全都如龙似虎,他劝告我时那样子就像是个儿子,他们开导我时那样子又像是个父亲,因此我总是叹息不已。”孔子见到温伯雪子时却一言不发。子路问:“先生想会见温伯雪子已经很久很久了,可是见到了他却一句话也不说,为什么呢?”孔子说:“像他那样的人,目光方才投出,大道就已经在那里存留,也就无须再用言语了。”
这段文字借温伯雪子评鲁国人“明乎礼义而陋乎知人心”,表达了庄子对儒家思想的讽刺,否定了儒家思想重规矩而轻人心的内容。用孔子见温伯雪子“不言”的体悟,说明了“得意忘言”。唯有突破了语言的限制而感悟的道理才是真正的大道,而真正的大道之人目光所及之处就是大道,更是不需多言的。
孔子说:“礼者敬人也。”礼的核心是尊重,要让别人有尊重之感,不了解人的心思、感受是不行的。但从这个故事里看,温伯雪子遇到的鲁国人只知礼仪之皮毛,不晓礼仪的内核,待人接物虽合乎礼仪规范,却不能让他人感到安适。
其实,相对个体价值,儒家更重视集体价值,不那么在意个体的心里感受,更多地将礼看成是维护社会的工具,所以会出现“明乎礼义而陋乎知人心”。故事说的是鲁人,抨击的却是儒家的礼仪观。道家和儒家不同。道家追求安然自适,真情流露,将礼仪视作桎梏人心的藩篱。
这一故事也告诉我们,人要在社会上生存是要遵守社会规范的,否则就不能被社会接受;但也没必要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时时刻刻将真我锁在礼仪规范的条框中。一般来讲,在正式场合需要谨慎守礼以示对他人的尊重。而在非正式场合,或对关系特别亲密的人,倒不必拘泥于俗礼。有时,打破礼仪的限制,任真性自然流露,反例有利于接近彼此的距离。
例句:“与天下公共,必有目击道存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