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大方什么意思_落落大方的真实含义
落落大方,是我最欣赏的一种人格特质。
因为我自己总是不能做好这一点。
我生来羞涩,不仅是性格羞涩,很多时候也囊中羞涩。在成长的过往里,可以说,我一直试图完善自己的人格,其中之一的小目标,就是期待自己修炼成为一位落落大方之人。
至今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有二。
第一个,是在高中毕业前夕,也就是高考前拍毕业照的那个上午。在拍完集体照之后,学校留给大家一上午充分的时间,可以去跟老师同学自由合影。那是十八岁青春最后的定格。
自由合影的时候,我一直和几位好哥们在一块,但在内心里,我想合影的人,当然不只这些哥们,还有好几位女同学。但出于那个年龄的羞赧,出于集体目光的焦灼,始终不敢越鱼池半步。
但令我触动的是,有位和我关系很好的异性朋友,看到我和几个哥们在这边,于是她主动趁过来,但她是一个更害羞的姑娘,所以装作不经意走过来。
我当然注意到她。但我的做法却是,和哥们起哄又跑到另外一边去。后来她第二次趁过来,而我又一次躲开了。这次是我一个人跑掉。于是我回头看到,她和我那几位哥们一一合影。
于是,在18岁的毕业季。我没有一张和她的合影。
很快就后悔。在拍照快结束时,我又拜托拿相机的哥们专门去拍她的单人照。
这不是作吗?是的。但我很难说清楚彼时自己到底出于怎样的心理。就像品冠那首歌唱的,“明明想靠近……”
场景其二。在又一个四年后,到了大学毕业季,这一次,我吸取了教训。我鼓足勇气,去和喜欢的姑娘合影,不止一张,而是很多张。
但我依然不是一个落落大方的人。在很多场合,以及很多时候。
大学毕业六年之后,我偶然还会想,如果以我现在的心态重来一遍大学生活,那么很多事情一定会不一样——比如,如果是现在的我,上课时被老师突然点名要表演才艺,那么我想没问题,我会让整个教室变成演唱会;但当年的我一定只会脸红语塞。如果是现在的我,那么我一定会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多认识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不为别的,就为有可能会出现的人生知己;但当年的我孑然一身来去自由。如果是现在的我,我会落落大方地去认识喜欢的姑娘,去一起参加一些活动,一起散步,一起谈天说地,一起自省、他省与成长……但当年的我,宁愿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转好几圈等待一个远远的邂逅,也不敢落落大方地站到她面前自我介绍和交流……是因为什么呢,因为自己长得不够高不够帅,还是因为自己没钱穿着穷酸?现在我知道,这些都不是关键,也不是理由。
只不过,一个人也就是在面对爱情的时候,才会毫无掩饰地、甚至放大般地暴露出真实的自信与自卑。
做不到落落大方,实在是正常之事。因为落落大方,非一日之功,也不是生来就能拥有的品质。
在我看来,落落大方,首先就代表着勇敢。
勇敢在于,一个落落大方的人,敢于直面自己的软肋,并不怕将其暴露在他人的眼光之下。这里的软肋,也许是自己的身体缺陷,也许是自己的性格缺陷,还可以是自己的原生家庭缺陷。
人都有自尊。保护自尊的本能反应,就是藏起自己的软肋,不把自己或自己家的缺陷暴露给别人看。这一类现实例子数不胜数,比如因为脸皮薄所以从来不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而是在课堂上低头装雕塑;比如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或者父母工作不够高大上,所以从来不会在同学和朋友面前提起家里,更有甚者,在大街上和同学偶遇清洁工父母,会假装没看到,或者当做不认识……
所以,做到落落大方的前提,就是足够勇敢——勇敢地接纳自己,也接纳自己的原生家庭。就这一条,可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与原生家庭的和解是一个人成长逃不过的功课,你做不到这一点,那你的心里就一直会有软肋,那是你的羁绊,也是你的心魔,它时常会让你的身心扭曲,在这种情况下,落落大方就是遥不可及的梦。
我想我在大学阶段,仍然不够落落大方的原因是清晰的。其一是我个人的人格还不够完善,还没有完成我的性情重塑,所以从原生家庭养成的羞赧与敏感仍会作祟。其二则是彼时的我还没有完全接纳我的原生家庭。家庭的清贫依然会让我在面对爱情以及不少机会时望而却步。即便另一个事实是,清贫并不能扼杀所有的爱情和机遇。但在彼时的我的认知里,清贫就是可以。直到毕业工作三年后,家庭遭遇噩运变得更不堪后,我发现已经失无所失之时,反而才看清以前身上自己给自己戴的那些其实没必要的脚链。
果然,解放思想,是永无止境的修炼功课。
在与原生家庭和解之后,距离“落落大方”,还需要达成一项关键功课——重塑自信。
重新确立自信。确立属于你自己的坚实的自信。
不是依附于他人赐予你的条件的自信——家里有多少钱,父母的官职有多高,自己的吃穿多讲究,年纪轻轻买了房和车,虽然大头都是爸妈给付的……本质上,这些跟你这个人都没什么关系,换成其他人,只要和你有一样的爸妈,同样能够拥有这些。
这次,得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别人拿不走的自信——你的才华,你的思想,你的人情练达,你的价值观。便是如此。
拥有这般自信之后,站在这个世界,站在你的家里,你才算拥有了真正的底气。
有底气,才能做到落落大方。因为你不怕失去,不怕被人拿捏,你清楚地知道,这一次,别人剥夺不了的你的自信。
一个人,要走多远的路,才能成为真正成熟的人,才能成长为一个落落大方的人?
我不清楚。我只知道,这是一条足够漫长且艰辛的路。尤其对于和我一样的小镇做题家。我当然不接受那些高傲的对于小镇做题家的批判,只是,有一点需要提醒,那就是作为小镇做题家,我们的确需要清晰地看到自己和原生家庭身上的局限性。
那是不是说,出生在罗马的人,天生就可以做到“落落大方”呢?
我的答案同样是否定的。
理由是,出生在罗马的人,身上同样有自己的局限性。
相比于小镇做题家,罗马城的小孩的确有一部分相对优势——比如,罗马小孩就不会太为房子而烦恼,城市里的琳琅满目他们天生熟悉,可能从小也会耳濡目染权贵阶层的人情世故……
但认识世界的维度,可从来不是如统治秩序一般只仰着脖子向上看,而是需要向上和向下两个维度。
罗马城的小孩,最大的局限性,就是容易成长为眼里只看得见太阳的向日葵。他们熟稔于以各种技巧吸纳来自上峰太阳的资源。但他们其中很多人,并不会低头,也许是脖子仰得太久了。他们看不到向日葵脚下的泥土,那是世界的另一个维度,是人世间的另一面——也是他们的局限所在。
所以,看不到泥土的向日葵,当然很容易对着旁边一棵好不容易长高的麦苗说,“长个子很容易啊,你看头顶的阳光这么灿烂,只要每天晒太阳就好了。”
向日葵怎么知道一棵偶然落地的麦苗,从一堆杂草堆里拼命冲出才看到太阳的艰辛呢。
所以,罗马城的向日葵,当然很容易说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话。甚至还会批判麦苗的爷爷当年没眼光,怎么没选个好地盘落脚。
我不认为,自信满满说出“何不食肉糜”的向日葵,算得上是“落落大方”。
那不是落落大方,那叫充满自身局限与偏见地评判世界。
我也不认为这样的向日葵就是“见多识广”“见识高深”——请问,他能分清一棵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吗?
他不能。他并不懂人世间的另一极——不懂乡村和小镇,不懂平凡烟火。
他没有见过人世间的荆棘,所以,他做不到“落落大方”,只能做到——浅薄与偏见。
是的,其实我所认可的“落落大方”的人格条件已经很明显了。两句诗可以概括:
第一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出自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的代表作《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才是对自己深刻认识之后,接纳自己的态度。他接受所有的现实,清楚自己的价值原则,明白自己的追求和使命,所以,他对这个世界并不愤怒,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平和的,是热爱的,是愿意细嗅蔷薇的。
第二句: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源自近现代儒学大师马一浮的《旷怡亭口占》一诗。
当我见识过世界的繁华与广阔之后,面对身边平凡的一草一木,心里仍有触动之情。
“去识乾坤大”,是小镇做题家们要做的人生功课;“犹怜草木青”,则是很多罗马城的向日葵的短板和局限性。
能够做到“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人,能够“心有猛虎”仍然“细嗅蔷薇”的人,当然以及自然而然地,也能做到落落大方。
因为落落大方,是他们对自己生命的坦诚。
因为落落大方,是他们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方式。
祝你我,有朝一日,都能成长为落落大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