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魁智是谁_于魁智个人资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于任何一个领域而言,不经一番千锤百炼,又怎能成就赫赫功勋?没有任何人的成功是偶然的,皆是通过原始积累所成就的必然。因此不要只注意到一个人的表面光鲜,而忽略了他筚路蓝缕的当年。
不过当代社会人心浮躁且叛逆之缘故,往往最为抵触所谓的“专家”“大师”。不轻信于权威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并不意味着盲目、不加论证的去诋毁,如跳梁小丑一般哗众取宠。
一、京剧大师于魁智的厚实基础
在众多的专家、大师之中固然存在着一小部分人是凭借着“搬弄是非”“炒作”而来的,但是亦存在着一部分人明明有着真材实料,却被污蔑为空有其表、华而不实。在那些鱼龙混杂的声音之中,有盲目追逐风向者,亦有恶意“带节奏”之人。
因此对于这一部分人而言,可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尤其是京剧大师于魁智被黑真是没天理。
在评判一个人是否名不副实之时,一定要综合他的人生履历来作出客观评价,而非上述之中盲目置评,殊不知人言可畏,任何一句不负责任的话往往会对当事人造成极大影响。若有“雪崩”,那么没有一句话可以置身事外。
纵观于魁智能有今日这番成就亦是建立在自身不懈努力的基础之上。京剧艺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式十年功。”
没有日复一日勤恳的修炼打磨,是根本不可能成为艺术家的。对于那些自以为只是欠缺机会的人而言,往往忽略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于魁智出生于辽宁沈阳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之中,父亲是一位工人,但母亲则是一位音乐教师。
或许正是因为母亲的熏陶之下,他选从小培养自己的声音,并且在母亲悉心的培养与教导之下,他在小学之时便担任合唱队领唱。这些都为他的今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却声音,于魁智与戏曲之间的缘分早在10岁之时便已建立。在家人的支持以及自身的数年以来勤恳努力的基础上,于魁智于1972年4月被选入沈阳京剧院学员班开始学习京剧。
在此期间于魁智更是通过其踏实的基础、令人惊艳的声音天赋得到了许多名师的青睐,在他们共同教导之下,于魁智踏入了京剧生涯。
13岁时于魁智历经三年左右的京剧学习之后,在现代京戏《大橹歌》中担任主角,接连出演百余场,凭借着精湛的技艺以及脚踏实地的努力,获得不计其数的称誉与赞美,被称为“戏剧神童”。
在百余场演出之中,于魁智的基础愈发凝实浑厚,对于京剧艺术以及角色塑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自身技艺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不满现状”的逐步蜕变
此时年仅13岁的于魁智已经是声名在外,照此按部就班,踏踏实实的发展下去便注定他能够成为京剧领域的一代大家。但是对于心志高远的于魁智而言并不甘于如此缓慢的发展。
他渴望拥有更为长远的发展,因此学老生的于魁智拜了名武生黄云鹏学了6年武功。此外,他从沈阳京剧院学员班毕业同年,再次以“全国仅招收的两名老生学员之一”的身份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
令他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为系统性的教育,使得他所拥有的戏曲艺术再次升华质变。彼时为了求学,于魁智放弃沈阳京剧院优厚的工资待遇,带着仅有的微薄盘缠孤身一人踏上了求学路,沿途更是露宿于火车站之中,道阻多艰可见一斑。
贯穿于魁智整个学习生涯的,亦是他的付出与勤恳。他总是先人一步到达练功房间。普遍同学毕业以掌握十部戏的成绩毕业,他却掌握二十部以上。
此外,在学院之中他亦是接触到了许许多多声名显赫的前辈,而在他一心求学的精神触动之下,这些人也多是甘愿对他指点一二甚至倾囊相授。其中包括叶蓬、李世霖、王世续等诸多前辈。毕业之后于魁智更是以优异成绩考入国家京剧院一团。
有鉴于于魁智的诸多特质,团队之中的前辈名角纷纷抱着惜才爱才的态度予以提携或指导。由此,于魁智开启了他京剧人生的璀璨时期,这一期间于魁智历经千锤百炼得来的高超技艺,在舞台上一一呈现,获得了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的社会反响。
纵观于魁智有此一番成就的背后,从中能够看到诸多因素,但是最为主要的便是他的勤奋努力以及锐意进取。
三、于魁智“被黑”的本质
那么由此再来将目光投向于魁智频频“被黑”一事。在众多理由之中不乏纯粹无理取闹的原因“于魁智不是北京人,唱不好京剧。”诸如此类实在令人啼笑皆非。但相对较为贴合实际的则是从于魁智、京剧两者之间本质来出发的。
首先最为人所接受的“黑”则是“于魁智并无代表性作品”“于魁智未有师承”“于魁智唱法不符合主流”等。
何为“代表性作品”往往是一部能够代表一个人巅峰的作品。拥有“代表性作品”的人普遍在于仅仅只有一首作品为人们所接受,其它诸多皆是俗物抑或着相较之与这一部作品有所不如的。
那么没有”代表性作品”的人通常分为两种,其一是始终未有好的作品面世,皆为俗物。其二,则是一向正常水平发挥,也就是“出道即巅峰”而这一点巅峰延续至职业生涯结束。而于魁智显然属于后者。
在于魁智的众多作品之中,无论是任何作品都是保持着相应水准的,结合前文之中贯穿他一生的勤奋便不难看出,他凡事都是追求极致的。因而当所有的作品都处于自身极致的情况下是根本不存在“代表性作品”的。
其次“于魁智未有师承”之事,的确如此,他并没有拜入哪位名师之下学艺。包括“唱法不符合主流”这一说法亦是建立在他没有师承这一基础上的。
所谓的“主流”便是人们通俗认知之下京剧的唱法,也就是那些京剧大家的唱法。而于魁智并没有师承于大家门下,自然是难以学到“主流”唱法的,但是纵观于魁智一生的学习经历,“师承”与“主流”对于他而言是不需要的。
于魁智并非完全的没有师承,而是他的老师众多并未真正的拜入某一家延续其间之“主流”。如前文所述,无论是在沈阳京剧院学员班、大学、国家京剧院一团,皆能够看到于魁智向名师讨教的身影。
因此于魁智是有师无承的,但对于任何老师于魁智皆是学习其优异之处而非悉数搬运到自身,经由众多老师身上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才成就了,“并无师承亦不合主流”的于魁智,以及属于他自身的于派唱法诞生。
所谓的“主流”与“传统”实有异曲同工之妙,究其本质便在于“旧的便是好的”。这显然是令人为之诧异的,时代尚且在不断的变革,一味守旧注定是要淹没在时代之中的,纵观京剧衰落现状便不乏这些旧有想法从中作梗。
因此,于魁智“没有师承”“不符主流”反而是成就他的一大特质。此外“没有师承”这样的“为黑而黑”亦是暴露了一种荒诞现象。
在中国旧有观念之中,师承于何处便意味着一个人的毕生成就,历史便意味着一件东西注定是好的。那些拥有名师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与机遇,其中不乏并无技艺却通过包装来达到“金玉其外”目的之人。
当代人之中不乏口口声声“英雄不问出身”希望凭借自己努力不去依赖任何人闯出一番天地者,但与此同时他们也盲目的相信着“名师必出高徒”这一说法。这些显然是不合理的。
人类社会任何事物的诞生普遍是有历史可以追溯的,源头处无一例外皆是“人造”。灵感与更深层次的源头从何处来?而那些历代做出改进的变革者亦是由此而发。所以真正的名师并不在于所谓的“名门正派”真正的名师永远是自然。
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事物诞生的源头皆在于自然规律。因此,从客观角度来看于魁智“被黑”实质上并不存在过于严重的个人原因,往往是宏观之下的社会因素所致,正所谓“名人是非多”便是此理。
对于我们平常人而言自然要以平常心来看待,不盲目跟风亦不必盲目认同。生活之中似这般“非黑即白”的将一个人一味贬低的事件不胜枚举,即便并非名人亦往往会受到诸多的曲解与误会。平常看待即可,终归是“清者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