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是谁_战国四公子的战绩排名
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人才不仅是二十一世纪的稀缺资源,在那个时候的稀缺程度更甚于现在,因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号信陵君,史称战国四君子之首。本人为魏国第六个国君魏安釐(lí)王魏圉(yǔ)的同父异母兄弟。魏国自马陵之战惨败后,国势衰落,江河日下,而西邻秦国经商鞅变法、张仪略地,在列国中突起,有兼并六国之势,魏国毗邻秦国,受秦害较深。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于危难时续魏国国运。主要事迹:
广招门客
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把其弟魏无忌封於信陵(今河南宁陵),因而称为信陵君。
魏无忌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因而争相前往归附于他,最高峰时门下曾有三千食客。所以当时的魏无忌威名远扬,各诸侯国连续十多年都不敢动兵侵犯魏国。
窃符救赵
魏安釐王二十年,长平之战,秦国大败赵国,“战神”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战俘,随后又进兵包围赵首都邯郸。信陵君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向魏国求救。魏王派晋鄙将军带领十万部众援救赵国,却怕秦国报复而让军队停留在邺城安营,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抱观望态度。从战略角度出发,魏王此举应是准备在最后关头,秦赵两国损失惨重时介入,以获得最大利益,奈何魏无忌救赵心切,听从门客建议设计取得魏王兵符,杀死将军晋鄙取而代之,然后挑选得精兵八万人,进兵攻击秦军。秦军解围而去,于是解救了邯郸,保全了赵国。此举背后世称之,为儿女私情不顾国家大义,坑杀本国大将,是为印象分扣分项。 信陵君之死
救赵之后,信陵君知其偷兵符杀大将必将恼怒魏王,遂遣军归魏,独自留赵十年未归魏国。秦国趁机派兵攻打魏国,魏王无人才可当,派使者至赵请公子回国。几经波折,信陵君返回魏国,有求于人,魏王不计前嫌奉其为上将军。公元前247年,公子使人向各国求援。各国闻公子为将,派兵救魏。公子率燕、赵、韩、楚、魏五国之师破秦军。秦将蒙骜战败逃走。五国之师乘胜追至函谷关,秦兵不敢出。
秦王为了离间信陵君跟魏王的关系,派人持金万斤到魏国行贿,找到晋鄙的门客,叫他们诋毁信陵君说,“公子是魏将,诸侯的将也都归附他,天下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想要称王,诸侯也打算立他为魏王。”秦王又几次派人假意祝贺公子,问他是否已经做了魏王。魏王天天听到诽谤的话,也就相信了,使人代公子将兵。公子知道自己因为谗言的诋毁再次被废止不用,便推说有病,不去朝见魏王,日夜以酒色自娱。公元前243年,被魏王赐予鸩酒毒死。
秦闻公子死,使蒙骜(ào)领兵攻魏,拔二十城,开始设置东郡。公元前225年,秦兵虏魏王假,魏国灭。
孟尝君--田文
田文,号孟尝君,齐国宗室大臣。其父田婴是齐宣王的同父异母弟弟,于齐宣王时担任宰相,封于薛,权倾一时。田婴死后,田文继位于薛,是为孟尝君,以广招宾客,食客三千闻名,同时也是权倾一时。主要事迹:
好客自喜
田家是齐国贵族,田文还在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招贤纳士,最多时曾供养门客三千,其招揽门客不拘一格,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都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待遇不分贵贱一律与田文相同。曾经一段时间因付不起工资,导致门客多离他而去。有人说其不是为国而养客,而是为己养客,其实不管为国为己,那个时代下养客的目的都是为了招揽人才,关键时能起到作用,这一点孟尝君再后来靠门客救了命。
公元前299年,齐王派孟尝君到秦国,秦昭王立即让孟尝君担任秦国宰相。秦国官场能人自然不少,怎么能忍受一个外人为相。三下五除二,就蛊惑秦王罢了孟尝君的位置,还把他囚禁起来,图谋杀掉孟尝君。孟尝君知道情况危急就派人冒昧地去见昭王的宠妾请求解救,怎料宠妾提出条件想要孟尝君献给秦王的白色狐皮裘,可是珍宝只此一件,便有门客于当夜化装成狗,钻入了秦宫中的仓库,取出白裘献给了昭王的宠妾。宠妾向昭王说情,孟尝君由此得以脱困。
孟尝君获释后,夜半时分到了函谷关,此时秦昭王却后悔放出了孟尝君立即派人追捕。孟尝君一行到了函谷关,按照关法规定鸡叫时才能放来往客人出关,孟尝君恐怕追兵赶到万分着急,此时门客中一人一学鸡叫,附近的鸡随着一齐叫了起来,城门一开便立即逃出函谷关。出关后不久,秦国追兵果然到了函谷关,但已落在孟尝君的后面,就只好回去了,这就是“鸡鸣狗盗”的出处。
滥杀无辜
孟尝君经过赵国,赵国平原君以贵宾相待。赵国人听说孟尝君贤能,都出来围观想一睹风采,见了后便都嘲笑说:“原来以为孟尝君是个魁梧的大丈夫,如今看到他,竟是个瘦小的男人罢了。”孟尝君听了这些揶揄他的话,大为恼火。随行的人跟他一起跳下车来,砍杀了几百人,毁了一个县才离去。真可谓畸形的自尊心,害了不少人,后世人们眼中严重扣分项。
“叛国”之罪
后来,齐愍(mǐn)王灭掉了宋国,愈加骄傲起来,打算除掉孟尝君。孟尝君恐惧,逃至魏国。魏昭王任用他做宰相,孟尝君联同西边的秦国、赵国,帮助燕国攻打并战败齐国。齐愍王逃到莒,后来就死在那里。齐襄王即位,当时孟尝君在诸侯国之间持中立地位,不从属于哪个君王。齐襄王由于刚刚即位,畏惧孟尝君,便与孟尝君和好,与他亲近起来。后孟尝君田文去世,几个儿子争着继承爵位,随即齐、魏两国联合共同灭掉了薛邑。孟尝君绝嗣没有后代。后世人常说孟尝君为别国攻打自己的国家是为叛国,战国时代,各为其主,先有君王加害,逃至他国亦属无奈,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应谓之“叛国”。
平原君--赵胜
赵胜,号平原君。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因贤能而闻名。礼贤下士,门下食客至数千人,和朋友关系处理的很好。但不注意礼貌对待平民,后在一名门客的指导下和平民搞好了关系,威名大震。主要事迹:
邯郸解围
长平之战后,秦军围邯郸,赵国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救兵,订立“合纵”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决定在门客中挑选二十名文武全才的人一同去。选来选去,只选出十九人,再也选不出来了。这时候,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自己愿意凑满二十人的名额,一齐到楚国去。平原君问他到门下有几年了。毛遂说有三年了。平原君说:“贤士处世,好象锥处囊中,锥尖马上就会露出来。先生在我这里已经三年了,却没有人称赞过你,我也没有听说你有什么本领。你不能去,留下吧。”毛遂说:“我今日才得请处囊中。如果我早得处囊中,整个锥子都会露出来,不只是露出一点点尖来。”后毛遂同平原君一同至楚国游说,立下大功。“毛遂自荐”和他得锥子理论被后人传世。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平原君去世,他的子孙们承袭了他的爵位,直到与赵国一同灭亡。
春申君--黄歇
黄歇,号春申君。是战国四公子中唯一不是王权贵族出生。春申君以明智忠信,宽厚爱人,礼贤下士、招致宾客、辅佐治国而闻于世,门客数量举四公子之首。主要事迹:
受命赴秦
公元前302年,当时还是太子的楚顷襄王熊横在私斗中杀死秦国的一位大夫逃回楚国,秦国和楚国的关系开始恶化。前299年,秦国伐楚,攻下八个城池,楚怀王入秦国求和,被秦昭王强行扣留,最后于前296年死在秦国。前298年,楚顷襄王即位,秦昭王对其非常轻视,大举出兵准备灭掉楚国。秦昭王派遣白起攻打楚国,这时的楚顷襄王急于和秦国求和,于是派黄歇出使秦国。春申君平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昭王停止伐楚并与楚国缔结盟约,互为友好国家。
续楚国运
黄歇和太子熊完做为人质去到秦国,秦昭王将他们扣留了十年。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秦国却不同意熊完回去楚国,黄歇想再次说服秦昭王,让熊完回楚继承王位。秦昭王只是同意先让熊完的师傅回去探问一下楚顷襄王的病情,回来后再作打算。黄歇让熊完换了衣服扮成楚国使臣的车夫得以出关,而他自己却在住所留守,并以熊完生病为借口谢绝访客。后来秦昭王大怒,想让黄歇自尽。范雎劝道,熊完即位后,必定会重用黄歇,不如让黄歇回去,以表示秦国的亲善。秦昭王听从了范雎的意见,因而将黄歇送回了楚国。
辅国持权活玩大了
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楚顷襄王去世,熊完即位,称为楚考烈王。楚王封黄歇为相。春申君有个门客叫李园,黄歇纳李园的妹妹为妾,不久,李嫣有了身孕,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估计这时的春申君是不是与秦国的吕不韦惺惺相惜,因为他俩玩了一个同样的游戏,想把自己的后代名正言顺推向王位。(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后代好像还未定论)。黄歇将已经有了身孕的李嫣移花接木献给楚考烈王,楚考烈王十分高兴,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叫熊悍,只是楚考烈王并不知道其子原本是黄歇的血脉而已。门客李园也摇身一变成了国夫舅。
公元238年,楚考烈王去世,熊悍继位为楚王,也就是楚幽王。黄歇进宫奔丧之时,李园派人埋伏在棘门之内,当众刺杀了黄歇,并砍下黄歇的脑袋扔于棘门之外,可怜的春申君,终遭横祸。李园被任命为丞相后,立即将黄歇抄家,黄歇全家老少均没有留下活口。战国四公子,春申君下场最惨。
结语:
战国四公子,个个英武不凡,是为同时代顶尖人才。只因人与人之性格各不相同,做事风格亦有差异,后世对战国四公子的事迹褒贬不一。无论是信陵君偷符杀将,还是孟尝君的背叛国家,或是春申君鱼龙混珠,背后都是时代的背景,明哲保身的驱动,当然功过是非因人而异。如果非要评出战国四公子中谁最差,通过四人的种种事迹,个人觉得平原君赵胜有点像金庸老先生笔下的莫容复,出身极好,身份显赫,自带光环,稍略逊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