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绿林文化_绿林文化的延伸
自汉朝以后,古代土匪经常会自诩“绿林好汉”,究竟什么是“绿林”呢?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讲讲绿林赤眉起义的故事。
一、爆发的背景:
王莽这个统治者我们比较熟悉,像历朝历代的野心家一样,王莽无时不刻都想着如何坐上龙椅,而且他为自己的野心付出行动,成功地颠覆了西汉王朝,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新朝。对于古代的老百姓来说,甭管皇帝谁家做,只要能让自己吃上一口饱饭,过上安生日子,就足够了。显然,王莽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
在他的压迫下,老百姓的日子愈发凄惨。地方官上行下效,见新皇帝压榨老百姓,也跟着变本加厉地欺负劳苦大众。长时间的压迫,自然会招致反抗。赤眉军本非正规部队,其首领本是个普通妇女。由于某地粮食歉收,官府收不上税,官老爷命令官差们带着杀威棒殴打不肯上税的农民,以儆效尤。
在官差之中,有个姓吕的小伙子品行善良,他不忍心看着老百姓挨欺负,不肯动手。县令见吕姓小伙不肯听命于自己,勃然大怒,将他判了死刑。姓吕的小伙子死后,他的老母亲悲痛不已。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报仇雪恨,吕母找来了一百多个农民,齐聚公堂,当场将那个草菅人命的官老爷打死。
杀了县官后,吕母带着农民们逃出小城,没想到沿途的农民听说了吕母的义举后,纷纷加入到吕母的行列中,没过多久吕母的身边就有了一万多名饱受官府欺压的农民。吕母带着这些人跑到泰山,由于路途颠簸,身子骨比较差的吕母身染重病,死在了泰山。后来,这队人马便由樊崇接管,他们的身份也从农民转型为起义军。
在当时,揭竿而起的义军有不少,为了加以区分,樊崇手下的义军用染料将眉毛涂成红色,老百姓都称这支军队为“赤眉军”。樊崇带着队伍,在绿林山落草为寇,靠劫官府的粮道得到大量粮草。樊崇将其中一部分粮食分给挨饿的老百姓,另一部分充作军粮,继续与朝廷分庭抗礼。王莽得知赤眉军发展壮大后,先后多次派出军队围剿绿林,但均被团结一致的赤眉军击败。
二、爆发的地点:
史料中对赤眉起义的始末记载得比较详细,但却没有提及起义最初在何处爆发。
说到这,可能有朋友会问,不是“绿林起义”吗?难道起义的爆发地点不是绿林山吗?并非如此,前文中我们提到,这场起义始于为子报仇的吕母,直到樊崇统领赤眉军之前,这支军队尚无落脚之处。所以说,绿林山只是赤眉军的“根据地”,并不是起义爆发的原始地点。
关于这场起义运动,史学界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这场起义是由两个颇有声望的名士组织的,起初这两人集结了几百人,打下了绿林山作为据点。绿林山,也就是现在的大红山。起义军潜伏在山里,靠打劫官兵发展壮大,后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义军的行列中。根据这种说法来看,绿林军是当时中原比较强势的几支义军之一,与赤眉军并无关联。
根据这种说法,我们姑且相信“绿林军”的起义地点为绿林山。那么,“赤眉军”起义地点又在哪里呢?既然绿林军并不是赤眉军,那么“赤眉军”的起义地点又成了未解之谜。对此,史料中的记载非常模糊,我们只知道一个大体的方向,那就是赤眉军起义爆发于中原以西。
其实,纠结赤眉军起义爆发地点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我们只需知道这是一支由农民组建的义军即可。毕竟,不论是赤眉军,还是绿林军,都是饱受欺压的劳苦大众。比起起义爆发的原始地点,更重要的是这场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三、失败的原因:
樊崇带领义军攻占了绿林后,义军的发展面临一个大难题。当时全国瘟疫爆发,多地受到波及,若将主力军全部集结在绿林附近,届时若瘟疫袭来,难免会损伤惨重。无奈之下,樊崇只能做出战略部署,将军队散开,以期避过瘟疫。
所幸,在瘟疫结束后,义军虽有些死伤,但却未动摇根基。义军重新集结于绿林山,此时正赶上王莽派出的正规军对绿林山展开围剿,重新集结的绿林军立即与官兵殊死作战,终于打退了官兵。一时间,绿林方圆数十里的官兵全部撤走,绿林军打开各地粮库,开仓放粮,接济贫苦百姓。此举使绿林军声势更盛,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起义队伍中。
随着刘玄、刘秀集团的加入,绿林军的声势达到一个新高度。不过,由于聚义未久,人心难测,义军将领时常发生摩擦。这一时期的绿林军,已不再是此前的乌合之众,而是拥兵数十万的正规军。此时的义军同盟,不论是兵力还是战斗力均已碾压新朝的正规军。由于新的义军同盟是由多股义军合并而来的,所以军队的领导权究竟该花落谁家,成了最大的问题。在众人的推举下,刘玄拔得头筹,成为义军同盟的新任领袖。靠着这支义军,刘玄也得以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攻入长安,建立更始政权。不过,刘玄上台后,野心昭彰的他立即对曾经的义军领袖们展开清算,尤其是那些最早参与绿林起义的领袖,无不遭到刘玄的迫害。随着刘玄政权与绿林将领离心离德,这支军队中隐藏的矛盾凸显无疑。
刘秀不甘心受刘玄制衡,便带着自己的南阳地主武装脱离,在洛阳建立东汉,与玄汉政权分庭抗礼。绿林军土崩瓦解后,其残部遭到汉军的围剿。由于此时的绿林军缺乏粮草,所以被刘秀击败。
四、绿林文化:
虽然“绿林赤眉起义”以失败告终,但起义运动所带来的影响非常深远,随之诞生的“绿林文化”也贯穿了后来的封建王朝。文章开头我们提到过,古代土匪都喜欢以“绿林好汉”自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说起绿林文化的源头,笔者认为比绿林起义更早。其实,“绿林文化”与“侠文化”属同源,他们的鼻祖应该是战国时期的墨家武士集团。当时的武士,都是那些从劳苦大众中分化出来的战士。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学在官府”的常规被打破,这也使不少平民百姓有了学习的机会。于是,许多士人开始弃武从文。不过,这并不影响那些没有受到影响的武士集团。
说起来,“侠”与“绿林好汉”的梦想是一致的,他们渴望创造一个类似于乌托邦的国都。为了完成这一梦想,他们不惜以武犯禁,用暴力的方式破坏既定的秩序。在墨家遭到排挤并被当权者取缔后,虽然其理论学说消失了,但侠之精神却在民间流传下来,并为后世的绿林好汉树立了精神基础。
集“侠文化”与“绿林文化”之大成者,莫过于《水浒传》所讲述的北宋时期。喜欢看小说的朋友都知道,北宋是武侠故事的“高发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东汉时期的“绿林文化”颇具贵族化的倾向,从西汉末年刘秀参与起义开始,到东汉末年各军阀割据天下为止,我们可以看到领导“绿林好汉”的无不是具有宗室背景的贵族。到了宋朝,“绿林文化”的贵族色彩逐渐消退,这种风气在上层社会失去了发展空间,因而流向民间。
之所以宋朝时期的“绿林文化”缺乏贵族色彩,应该是因为太祖赵匡胤的政策。赵匡胤生于乱世,所以目睹了五代十国频繁的变迁,他意识到“绿林文化”的弊端,所以在取得最高统治权后立即推行了崇文抑武的政策,让“绿林文化”在上层社会彻底失去了发展空间,也让这种文化重新流传到民间。
北宋中后期,社会状况与当年西汉末年如出一辙,这就为“绿林文化”的再度繁盛提供了温床。像早年的绿林军一样,那些不满于昏君统治的老百姓揭竿而起,山脉、森林等自然环境为他们提供了藏身的场所。在这一时期,我们比较熟悉的绿林好汉有方腊、宋江等。从他们的身份来看,此时的“绿林文化”已彻底褪去了贵族色彩。这些林立的山头遍布中原,成为一个独特的网络。在每一个网络中,绿林好汉们都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观念意识与组织形态,由此将一个特殊的亚文化推向高潮——“绿林文化”。
在此之后发生的起义运动中,我们时常能看到“绿林文化”的影子。例如,元末农民起义就是“绿林文化”的延伸。朱元璋与刘秀一样,都是“绿林文化”最大的获益者。当然,由于沿用“绿林好汉”这一称谓的大多是土匪,所以这个词语也逐渐有了贬义,这是在所难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