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王国维是谁_王国维简介及作品

时间:2022-09-17 14:50:31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浙江海宁人,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早年追求新学,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浙江海宁人,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早年追求新学,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是新史学的开山人。

王国维留有著作六十余种,在哲学、美学、文学、文艺理论、史学、古文学、语言学、考古学、金石学、词曲戏剧、甲骨文学、简牍学、敦煌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方面均有极深的造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1927年6月2日,王国维于颐和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

王国维代表著作有:《观堂集林》《苕华词》《静安文集》《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两周金石文韵读》《观堂古今文考释》《史籀篇疏证》《校松江本急就篇》《重辑苍颉篇》《唐写本唐韵校记》《殷礼征文》《联绵字谱》《补高邮王氏谐声谱》《释币》《简牍检署考》《魏石经残石考》《宋代金文著录表》《国朝金文著录表》《汉魏博士题名考》《清真先生遗事》《耶律文正公年谱》《五代两宋监本考》《两浙古刊本考》《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古行记四种校录》《蒙鞑备录笺证》《黑鞑事略笺证》《圣武亲征录校注》《长春真人西游记校注》《乾隆浙江通志考异残稿》《观堂译稿》《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唐宋大曲考》《戏曲考源》《古剧脚色考》《优语录》《录鬼簿校注》《录曲余谈》《曲录》等等。

王国维是谁_王国维简介及作品

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清华园四大导师。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雇了一辆人力车,前往颐和园,静坐良久,吸完一根烟后,纵身扎入水中,于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

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立有王国维先生的纪念碑。此碑是 1928年6月3日,王国维逝世一周年忌日,由清华立《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由梁思成设计,碑文由陈寅恪撰写。

王国维是谁_王国维简介及作品

王国维死时仅有五十岁。他的遗书这样写到: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敛,即行藁葬于清华园茔地……书籍可托陈(寅恪)、吴(宓)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

可见他早已做好了自尽的打算,他用自己的死来和这个文化发生巨变的时代做了告别。他的死,表明了他对传统文化与社会的不舍与眷念,他不想亲眼看到它走向衰败的样子。

王国维精通英、法、德文,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他倾心钻研中国古文献,仅批校的古籍就有200多种。他的研究涉猎范围极广: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古史地学、甲骨金文、汉魏碑刻、汉晋简牍、敦煌唐写经、殷周秦汉古史、蒙古史、宋元戏曲等。他试图以多个维度解读中国古文化,这些领域又彼此相交错相融,他想要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幅中国古文化的全景。陈寅恪说他“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极其细致全面地相互印证自己的学术,取得影响深远的创新的方法和成果。有人称他是“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他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学者。

王国维是谁_王国维简介及作品

王国维身处动荡的乱世,中国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抉择方向。他一生倾尽心血研究的旧学日益凋敝,尽管他用西学的方法为旧学研究注入新的生命,但他已经感到“一个时代的终结”,中国传统文化的没落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力挽狂澜的。传统文化的消失,延续了几千年灿烂古文明的消失,对他来说,是一种“侮辱”。在这样一个巨大的“世变”关口面前,他选择了与他挚爱的古文化同归于尽。

陈寅恪在王国维的碑文中这样评述他: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火,共三光而永光。”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对他最真最高的评价,也成了学术人的理想追求。

王国维逝世距今不足百年,他不愿看到传统文化的消亡,选择了离世。到了现如今,中华民族在崛起强大,中华文化在传承延续,虽说如今的社会是娱乐和消费主导的社会,学者治学的严谨态度和虔诚精神与王国维等先辈们无法比较,但所幸的是王国维以为的传统文化会彻底消亡的悲剧没有发生,还在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生长。

我们应当谨记王国维先生用死所发出的警示,努力学习、研究、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切不可让几千年的文明断流,用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积蓄向前的力量,奋力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荣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