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什么意思_二十四孝的典故
如今,好多地方还把《二十四孝图》刻在旅游景点醒目位置,或单位大院里。弘扬孝道,是中华民族历来的美德,是人性温暖温情的一面,但“二十四孝”却是有些变质变味的孝行,好多是带有严重的表演行为,以此在举孝廉的制度下谋取名利官运。新时代弘扬孝道固然是必要的,也是值得提倡和发扬的,但不必要一味地从古代的流传故事中追寻,更没必要重新拾起古人已经遗弃的东西,因为“二十四孝”中的好多故事是极其虚假、夸张的,有些甚至违背人性伦理的,是严重与现代文明精神不符的。
据历史学家杨伯峻考证说:“元代郭守正将24位古人孝道的事辑录成书,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流传世间。”二十四孝的故事有三分之一发生在汉代,这是与汉代的制度相关的。
“孝”源于“敬天祭祖”,是人性中温暖美好的一种情感和行为,后来孝就是指敬爱自己的父母。从先秦时候,“孝”被渐渐纳入道德体系,变成了人的崇高品德的一种。孔子是孝道的极大推动者,《论语》就讲:“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礼记》中要求对待父母要“和气”“愉色”“婉容”,即对待父母要心平气和、和颜悦色、满脸笑容。后来,专门有了《孝经》一书,把“孝”推崇到了极高的位置,“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渐渐的,孝不再单纯是一种敬爱父母的行为,而变成了治国方略和教化百姓的一个重要途径。
到了汉代,要求皇帝及诸王有“孝德”,到汉武帝时期,开始“独尊儒术”,更是把孝行孝道推崇弘扬,普及到全社会,成了全社会奉行的规范和美德。汉代时期,对于有孝行之人,大加褒奖、赐爵,而对于不孝之人,则谴责批评,严重者会施以重刑。皇帝更是亲身示范,汉孝文帝刘恒为母亲“亲尝汤药”的故事便是极好的楷模。
汉代推行察举制,而察举制中的重要方面便是“举孝廉”,即推举孝子和廉吏。因此,“孝”成了从民间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有孝行孝道之人,就有机会从草民进入仕途,甚至可以官居高位,光耀门楣。举孝廉始于汉武帝,成熟于东汉。根据郡国人口来分配推举名额,郡国人口二十万以上的,每年推举一人;人口不满二十万的,每两年推举一人。三公、监御史、州牧、郡国首相等王公士族都有资格推举孝廉。“孝”成了连接官运仕途的通途,只要有孝的名声在外,就有被推举的可能,就有翻身做官的机会。
王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不断,临淄人江革,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官至五官中郎将。《后汉书·江革传》称他:“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国家每惟志士,未尝不及革。”
我们熟知的好多名士都是出身孝廉,如李膺、符融、荀彧等等。举孝廉在一定程度上,是发挥了积极作用的,但发展到后来,就开始变质变味了,甚至滋生了极大的腐败和社会的虚假。“孝”成了当官发财,谋取名利官运的捷径。于是,弄虚作假、沽名钓誉、夸张变态行为盛行。《后汉书·陈蕃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平民赵宣,双亲死后下葬,他不仅没有封闭墓道,连吃住都在墓里面,以此彰显自己孝顺,被举荐给陈蕃,陈蕃去调查,发现赵宣的五个孩子在他守墓期间出生,可见这就是一种表演的虚假的孝行,其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名利官运。
举孝廉,后来不仅变成了弄虚作假,滋生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更催生了腐败,变成了权钱交易的勾当,注定了被淘汰的命运,后来,隋唐的科举制取代了察举制。
“二十四孝”故事里,有些是极其夸张,甚至恶心的,是与人性人情不符的。如“卧冰求鲤”、“恣蚊饱血”、“埋儿奉母”、“闻雷泣墓”、“尝粪忧心”、“刻木事亲”、“哭竹生笋”、“乳姑不怠”等等,为了显示自己孝顺,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化开寒冰,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亲口尝父母的粪便,可以随便休掉妻子等等,这些故事太过虚假,是与人伦人性不符的,不值得提倡和弘扬的,是应该抛弃的。
今天我们提倡的孝应该是文明的、合乎理性的。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和美德的时候,要辩证地看待,切不可认为是美德的东西就该继承弘扬,而是要选择其中符合现代文明精神的部分,抛弃违背人性伦理的部分。不加分辨地继承,也是一种愚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