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张仁亶是谁_张仁亶个人资料

时间:2022-09-20 10:33:51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古人文化自信满满,特别讲究礼仪,总喜欢以庄严的仪式感彰显天朝上国的风范。为了接受敌人的投降,古人不惜人力物力,在鸟不拉屎的塞外修筑拉风无比的受降城。如公元前 105 年

古人文化自信满满,特别讲究礼仪,总喜欢以庄严的仪式感彰显天朝上国的风范。为了接受敌人的投降,古人不惜人力物力,在鸟不拉屎的塞外修筑拉风无比的受降城。如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刘彻就曾派大将公孙敖在汉长城以北的朔方郡高阙关(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狼山口)西北的漠北草原地带,修筑受降城,以便接受匈奴左大都尉的投降。此后,汉受降城孤悬塞外,成为汉匈双方争夺的战略要隘。

张仁亶是谁_张仁亶个人资料

后来匈奴势弱,呼韩邪单于向汉宣帝刘询请降,北疆宁定,受降城才一度寂寂无闻。直到公元448年,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出兵大漠,讨伐柔然,行至受降城,未见柔然人。北魏军队遂积粮于城内,置兵戍守,受降城重又恢复神采。

无独有偶。盛唐时期,为了应对死灰复燃的后突厥汗国,唐军在河套以北再筑三位一体的受降城防御体系。虽然唐受降城不再具有接受敌人投降的礼仪功能,但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积极防御作用,极大地巩固了大唐漠南防御体系,严重地削弱了后突厥汗国。坚持修筑唐受降城的正是大唐右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国公张仁亶。

不肯巴结大佬的侍御史

张仁亶,又名仁愿,作为一名出将入相的政治大咖,在《旧唐书》中的记载却很短,以致于笔者竟不知他的字号和生年(最有可能出生于高宗朝早期)。之所以改名,是因为“亶”与唐睿宗李旦犯忌讳。他是华州下邽(在今陕西渭南临渭区)人。下邽(guī)是由秦人起的古地名,沿用至今,只是由县变成了镇。下邽虽是小地方,却出过张仁亶、白居易、寇准等大贤,素有“三贤故里”之誉。

同样,由于史家惜墨如金,关于张仁亶的早年故事也知之甚少,只知道他的祖父做过龙州刺史,他可谓官宦子弟。张仁亶从小练就一身过硬的文武材干,是个不偏科的好学生。在武则天称帝后,他担任殿中侍御史的职务。按照唐朝的职官制度,殿中侍御史的官阶为从七品下,主要负责纠察朝会时文武大员的朝仪是否符合规范。虽然职位不高,但却可以出现在金殿上,甚至还可以发表意见,算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后备干部,因此容易被朝廷大佬看中,卷入某些权力勾当。

张仁亶是谁_张仁亶个人资料

一次,他的同事、御史郭霸发起了一次往上爬的文字游戏,上表称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众所周知,唐朝本是推崇道家的,甚至不惜说自己是李耳(老子)之后。可是,到了李家儿媳武则天这一代,竟改变信仰,将佛教抬到至高无上的位置。如今说武则天是弥勒佛(未来佛)转世,绝对是一个投其所好的创意。

见到素有“尝尿御史”之称的郭霸在拍马事业上一骑绝尘,凤阁舍人(即中书舍人,唐代宰相的后备军)张嘉福、王庆之也不甘落后,将拍马的重点放在了武则天的侄子魏王武承嗣身上。这两货准备拥戴武承嗣为皇太子,只是觉得民意不够,就力邀张仁亶一起在奏章上联名。笔者不知道这两货还拉了谁入伙,但两个正五品的官员共同拉一个从七品的官员署名,足见张仁亶还是蛮有人缘的。

在李唐式微,唯二的皇子李显、李旦又朝不保夕的情况下,不知有多少人争着去烧武承嗣的热灶。那些仍忠于李唐的大臣则横遭迫害,甚至被冤杀。在此情况下,张仁亶如果署名的话,极大可能会得到武承嗣的嘉奖,升官指日可待。然而,头脑清醒的张仁亶对于武承嗣一伙的胡作非为异常不满,他不相信凭着这些人的倒行逆施能够治理好天下,就勇敢地严辞拒绝。张仁亶的行为受到有识之士的赞赏,这也为他在李唐复辟后得到重用埋下了伏笔,此事用李世民的话说就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所幸,武承嗣当时要对付的人主要是反对他当太子的宰相岑文倩等高官,对于一个侍御史是否站队自己这边并不看重,否则以其睚眦必报的小人心性,张仁亶必将提前谢幕。

武则天是个极其复杂的女强人,她并不吝惜给有才之人提供广阔的舞台,这也是她的武周虽然酷吏当道,却仍欣欣向荣的原因。武则天很快注意到这个只顾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张仁亶,就提拔他去给爱将王孝杰担任监军。

当时,在古装侦探大剧《神断狄仁杰》中出场颇多的王孝杰,正以夏官尚书的身份出任肃边道行军大总管,率军攻伐吐蕃。能够到王孝杰军中出任监军,本来是一次镀金之旅,毕竟王孝杰此前表现极为抢眼,跟着他容易刷到战功。可是这次头铁的张仁亶却吃憋了,原来,王孝杰功劳大,脾气也不小,和文官身份的张仁亶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尽管王孝杰军中有以宽厚著称的娄师德帮助和稀泥,仍不能调和二人的矛盾。

张仁亶因此很委屈,就屡屡上书女皇,诉说王孝杰的所谓不法之举。此时王孝杰圣眷正隆,张仁亶的小报告并没有发生作用。然而,公元696年,随着唐蕃素罗汗山(在今甘肃临潭东)之战决出胜负,王孝杰指挥的唐军大败,张仁亶此前的上报材料就此发酵,武则天下旨将王孝杰削职为民。

张仁亶是谁_张仁亶个人资料

张仁亶因代表群众雪亮的眼睛检举有功,升为侍御史。侍御史虽只是从六品下,但由于唐朝重视御史台官员,侍御史又号称“端公”,往往由皇帝直接指派去完成重要任务,因此权力极大。也就是说,此时的张仁亶已是皇帝夹袋中人,只待风云际会,便将扶摇直上。

小试牛刀逼退草原狼兵

公元697年,时任监察御史的孙承景出任清边军监军。这货到任后,不想着怎么做好本职工作,却琢磨出一条升官捷径,那就是利用天高皇帝远的信息不对称,谎报战功。他仗着监军有直接奏报的特权,多次虚报战功,甚至说自己每战必甘冒矢石,身先士卒。武则天接报后非常高兴,对孙的表现大加赞赏,还准备将其提拔为右肃政台(武则天分御史台为左右肃政台,其中右台负责纠察州县)中丞,还特意让张仁亶为其部下记功。

武则天不清楚孙承景的底细,还以为孙承景一准是练了辟邪神功,才能如林平之一样挥剑杀敌。可与孙承景共事多年,深知其底细的张仁亶,才不会相信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会在一夜之间习得神功,然后就能在刀山血海中出入自由,也不怕步子大了扯到蛋疼。于是,他详细地向回京述职的孙承景询问作战经过。孙承景本是文官,又是虚报战功,哪里说得清具体战事,只能支支吾吾地胡乱回答。张仁亶见状,知道孙承景的战功就是个笑话,便上书弹劾孙承景的欺君行径。武则天被孙承景胡悠,固然很生气,可为了维护自己英明神武的领导形象,还是法外开恩,将孙承景贬为崇仁县令。

张仁亶是谁_张仁亶个人资料

既然孙承景名不符实,那么肃政台就交给办事认真的张仁亶吧,就这样,张仁亶升任肃政台中丞。肃政台中丞相当于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中坚力量,在唐代为正五品官员。因为唐代的一二品官员基本上都是荣誉头衔,堂堂宰相一般只是正三品,作为肃政台中丞的张仁亶至此已然算得上官运亨通。

作为文臣的张仁亶要想突破晋级朝廷重臣的瓶颈,又不想违背自己的本心曲意逢迎当红的武氏集团,最好就是有战功傍身,这在“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盛唐不失为一条上位捷径。就在张仁亶举目四望寻找立功机会的当头,突厥人就急火火地送货上门了。

张仁亶是谁_张仁亶个人资料

读过笔者此前拙作的大大们也许会说,突厥不是早已淹没在苏定风剽掠如风的攻击中了吗,怎么此时还有突厥?读者大大要明白,苏定方干灭火的是东西两大突厥汗国,而不是游踪不定的突厥人。面对大唐无往不胜的军威,突厥人在失去大汗和汗国后,着实变乖过一阵。但是随着唐军注意力的转移,缓过劲来的突厥人死灰复燃,数十年后又成为纵横大漠的一条饿狼。只不过此时的突厥汗国往往被后世称为后突厥汗国。

后突厥汗国的默啜可汗于公元698年进犯武周河北道,先后攻陷了赵州、定州等地,威胁着北方重镇幽州。此前一路顺风顺水的突厥人在幽州城下,却遭遇了一场不可能取胜的战斗。

时任检校幽州都督的张仁亶正一身戎装地等着这群狼性难改的草原杀手。张仁愿可不是只会虚报战功的孙承景,自小文武双全的他渴望沙场建功已经很久了。此前一直是文官,而且官位低下,没有大展拳脚的机会,如今终于可以拿这群打不死的小强练手了,这让关中汉子张仁亶怎能不热血上头呢?

张仁亶没有被动防守,而是摆开阵势,出城迎战。要知道五代乱世时期尚能妥妥修理契丹等北方强族的幽州卢龙军,可不是盖的。面对突厥铁骑,幽州军毫无惧色,他们在张仁亶的指挥下万箭齐发,大量杀伤敌人后,便挥舞长枪与欺身进前的敌骑奋勇搏杀。虽然没有安西军那种能令敌军人马俱碎的陌刀兵,但凭着燕赵男儿的一腔热血和满身功夫,照样杀得后突厥士兵鬼哭狼嚎。

激战中,不知从哪儿飞来的流矢射中了张仁亶的手臂。张仁亶全然不以为意,只是挥剑斩断箭杆,然后一如从前地站在高处指挥唐军作战。见主将如此沉着,唐军的悍勇丝毫不减当年,他们用滔天的战意告诉眼前的草原强盗,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少来没事找抽。

张仁亶是谁_张仁亶个人资料

突厥人苦战多时,不仅没有捞到啥便宜,还留下了一地死尸。本就底气不足的默啜可汗担心顿兵坚城之下,时间久了会被唐军合围,只得大呼一声“风紧,扯呼!”便带头撤向远方,突厥人的远征就此虎头蛇尾地结束了。多亏他跑得快,要不然准会让狄仁杰率领的唐军主力包顿饺子。

武则天听说文官出身的张仁亶居然如此牛掰,把复起后狂得不行的突厥人揍跑了,不禁凤颜大悦,立刻派出天使慰劳军队,还特意带上止血神药赐给张仁亶,并命他兼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笔者以前说过,唐代的大都督一般都是宗王遥领,长史即为大都督府一把手,已然是从三品下,离宰执级大佬只有一步之遥了。

敢作敢为的洛阳父母官

后突厥汗国闪击河北没有捞到好处,不得不改变主攻方向,准备从山西境内寇边。公元702年,突厥人攻破石岭关(在今山西阳曲北),兵锋直指并州。山西是唐朝的龙兴之地,自然不会任由突厥人蹂躏。武则天接到警报后,立刻任命雍州(在今陕西长安)长史薛季昶代理右台大夫,充任防御大使,率军备战。同时,以并州长史张仁亶负责幽州、平州(在今河北卢龙)、妫州(在今河北怀来东南)、檀州(在今北京密云)四州防御。薛、张二人互为犄角,共拒突厥。

张仁亶是谁_张仁亶个人资料

薛季昶是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侄子,也是一位文武双全、敢作敢为的猛人,与张仁亶颇为相似。这两人强强联合,突厥人占不到任何便宜,不得不灰溜溜地再次撤军。

此后多年,张仁亶一直为国守边。薛季昶则参与了迫使武则天下台的神龙政变,当时薛季昶曾劝主持政变的张柬之除恶务尽,将为祸朝廷的诸武一并灭杀,可惜没被采纳。后来,武家反攻倒算,薛季昶不愿受辱,自刎而亡。

706年,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李显任命张仁亶为左屯卫大将军、检校洛州长史。奋斗多年的张仁亶终于成为大唐十二卫大将军中的一员,可谓国之重将。

张仁亶以军中高层的身份兼任东都洛阳的行政长官,这绝对算是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当时正值改朝换代,朝廷大佬们忙着站队表忠心,没人顾上治理地方,结果导致洛州粮价飞涨、盗贼横行。堂堂皇都尚且如此,其他州县可想而知。

张仁亶是谁_张仁亶个人资料

张仁亶虽是文官出身,但多年军旅生涯,早把他炼成铁石心肠。为了迅速稳定洛州局势,张仁亶奉行“乱世用重典”的名训,下令将抓捕的盗贼全部用乱棍打死,然后把他们的尸体统统陈列在洛州府衙门前。这场血淋淋的治安秀直接震慑了京城内的老少爷们。

由于武则天生前刻意打压不肯向她低头的关陇贵族集团,所以她在位期间,基本上都是坐镇洛阳的,很少回长安,所以洛阳沾了皇帝的光一路风生水起。洛阳城中的老少爷们也算是见过不少大场面的,可是如今面对人狠话不多的张仁亶,都瞬间宕机了。一些人本来还想给张仁亶施压,说“我爸是李刚,千万不要乱来”,可是话还没说完,就已经横尸当场了。

就这样,洛阳城中的百姓免费看了一场杀人大片后,再也不敢乱来了,偷抢行径就此一夜绝迹,毕竟再头铁的家伙也比不过长史大人的头铁。见到洛阳治安陡然一变,人们不禁想起唐高宗时期洛州刺史贾敦颐的辉煌治绩来,觉得这个新父母官也是个敢作敢为的好官,纷纷为他点赞。更有好事者还编出一句流传后世的评语“洛州有前贾后张,可敌京兆三王”,将贾张组合比拟西汉时的京兆尹王尊、王章、王骏。

都说京官难做,京城的父母官尤其难做。这是因为京城之中,皇亲贵戚、高官显宦多如牛毛,这些人论品秩都在京城父母官之上,一旦他们作起妖来,京城父母官们便会压力山大。如今,张仁亶快刀斩乱麻,迅速搞定了京城治安,必然让渴望自己屁股底下清静安宁的皇帝刮目相看。

果然,李显这个皇帝虽然有些怂,但依然是令人敬畏的盛唐皇帝。他可以在老娘和老婆那儿怂,但不可以在外敌那儿怂。这年年底,突厥人又一次入侵鸣沙(在今宁夏青铜峡西南),击败了朔方军大总管沙吒忠义后,便进掠原州(在今宁夏固原)、会州(在今甘肃靖远)等地,夺走了陇右牧马一万多匹。这帮天杀的马贼,总是利用骑兵的机动,四处出击,让农耕的大唐防不胜防。

接到边境警讯后的李显,于公元707年初,任命张仁亶为朔方军大总管、御史大夫,率军屯边防御突厥打草谷。张仁亶赶到朔方时,突厥人听说那个屡次坏了自己好事的张仁亶要来,早早就退兵准备回去瓜分战利品了。这下可把张仁亶气坏了,老子的防区岂是尔等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张仁亶是谁_张仁亶个人资料

于是,他下令边军加大马力全力追击。在他的字典里,可没有“归师勿遏”的禁忌,与突厥打过多年交道的张仁亶知道突厥人仗着人急马快,一向疏于防备,只要唐军能够追上去,打他个措手不及,胜算一定是大大的。果然,当唐军悄悄接近敌营时,这伙草原强盗还在做着分果果的美梦。唐军突入敌营,大杀大砍,无数突厥士兵在睡梦中就丢了脑袋,那些还没捂热的战利品也物归原主。张仁亶轻松取得了一场反击战的胜利。

力排众议修筑受降城体系

张仁亶取得了反击突厥的局部胜利,并不能改变唐突长期对峙的格局。此时的大唐再无李靖、苏定方那样远距离、大迂回深入敌境、杀将覆国的天纵奇才。而且,草原民族与农耕民族对战存在严重成本不对称的问题,使农耕民族无法彻底搞定草原民族,最多只能打疼对方,让对方消停几年。这也是在当时技术水平下,农耕文明的最大无奈。

张仁亶是谁_张仁亶个人资料

那时的朔方军与突厥人是以九曲黄河为界的。黄河北岸有一座拂云祠,突厥人每次发兵南下,都要在祠中进行祈祷,希望老天保佑他们成功地把坏事做尽。这让对岸的朔方军看着就牙疼,恨不得扑过黄河去把对方咬死。

公元708年,默啜可汗率领大军向西进攻原属西突厥的突骑施部落,妄图恢复大突厥的昔日荣光。这让一直在默默积蓄力量准备反击张仁亶看到了机会。于是,他派人飞马上奏朝廷,请求皇帝允许自己乘敌人后方兵力空虚之机,发兵夺取黄河以北的漠南之地,然后沿着黄河北岸修筑首尾相应的受降城,并以此为基础构筑完善的防御体系,进而断绝突厥人的大举南侵之路。

哪知道,张仁亶的奏疏送至长安后,立刻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李显知道张仁亶的奏疏事关重大,就召集重臣廷议此事。曾经大破过吐蕃的宰相唐休璟表示反对,他说:“自从两汉以来,历朝历代面对外族都是北守黄河。如今我朝却要在敌人腹地筑城,这样做后果很严重,一来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二来修好了城如果守不住,岂不是资敌吗?”有了唐大佬的反对,修城之事很难一帆风顺。不过,张仁亶也不是个轻易会放弃的主,他随后多次上疏,力陈修城的益处,最终取得了一向看好自己的大领导的首肯,由此不难看出,李显同志有些时候还是能够做到大事不糊涂的。

张仁亶是谁_张仁亶个人资料

有了皇帝的背书,张仁亶也有了底气。可是,他很快又发现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边境一带人烟稀少,现从内地征发夫役又恐耽误时间,万一默啜可汗击败突骑施后突然回师怎么办?再者,朔方一带能够施工的时间段有限,一旦天寒地冻,还干个毛线?

于是,张仁亶再次上表请求将那些完成戍边任务的府兵留下来帮助修城,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嘛。这下,等着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府兵可不干了,当时就有二百多名咸阳籍士兵集体出走,当了逃兵。

张仁亶是谁_张仁亶个人资料

对于这些不开面的关中老乡,张仁亶可不惯着,一声令下,逃兵们尽数被捉了回来。张仁亶下令把他们斩于城下,借此告诫三军此为国事,不可儿戏。张仁亶的雷霆手段迅速搞定了民意,大家再也不敢提回家探亲的事了,索性狠下心来,使出全力加快工程进度,终于在大雪来临之前,用两个月的时间筑起了三座巍峨雄壮的受降城。

三座受降城中,原先让唐军看着就来气的拂云祠被囊括进了中受降城(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对朔方城。西受降城则南对灵武,东城南对榆林。三座受降城彼此之间相距四百多里,北面皆是沙漠。依靠这三座受降城,张仁亶锁住了河套以北的大片土地。随后,他又向北拓地三百多里,进一步拓展了战略纵深。这还没完,张仁亶最后在牛头朝那山(在今内蒙古固阳东)以北设置烽火台1800余座,大大提升了唐军的预警能力。这就是张仁亶彪炳史册的唐受降城防御体系。

张仁亶是谁_张仁亶个人资料

等到默啜可汗凯旋而归之际,突然发现自己以前常来常往的拂云祠再也不回不去了,甚至自己的大本营都受到了唐军的威胁。默啜可汗派军前去试探唐军的深浅,结果却碰了个头破血流。这让默啜可汗浑身上下都不好了,再也不敢轻易南下了,朔方就此关河宁定,唐廷节省下上亿开支,减少了数万镇兵。

生活缺少乐趣的默啜在此后的岁月里,只能转头杀向西域,结果又与北庭都护府的生猛唐军擦出了火花,后果可想而知。此后的默啜不得不放下身段,向大唐寻求保护,那些喜欢傍大款的部下则选择直接投靠大唐。就这样,面对受降城体系无能为力的后突厥汗国,从此再无不敢染指漠南,只能在漠北折腾,就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到了公元745年,重生于公元682年的后突厥汗国便在唐廷与回纥汗国的混合双打下关门大吉了。因此,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后突厥汗国的短命而亡,与张仁亶修筑的受降城防御体系关系匪浅。

张仁亶是谁_张仁亶个人资料

及至安史之乱爆发,朔方军拥戴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然后大规模出动平叛,因为有受降城的屏障,当时北方兴起的游牧民族依然难以越过雷池一步。可见,受降城的长期效益还是蛮大的,足以收回张仁亶当年筑城的原始投资了。

别开生面的送别诗会

筑城大功告成后不久,张仁亶回朝任职,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三品,这是唐朝宰相的标配,表明张仁亶同志已然是大唐政事堂中的一员了。张仁亶同时还兼任左卫大将军,晋爵韩国公,可谓出将入相一个都不能少。

再之后,张仁亶受命返回边地,李显专门为他开了一场带有大唐特色的欢送会。会上,李显不仅亲自赋诗为张仁亶饯行,高调赞他“蓟州作牧,既纾东顾之忧;榆塞总兵,方释北垂之虑”,同时还动员朝臣献诗共和。于是,在《全唐诗》中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组诗,名字都称作《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这里面就有当时的文坛耆老,与杜甫的爷爷和苏轼的先祖苏味道等合称“文章四友”的老干部李峤,他挥毫而就的应制大作“玉塞征骄子,金符命老臣。三军张武旆,万乘饯行轮。猛气凌玄朔,崇恩降紫宸。投醪还结士,辞第本忘身。露下鹰初击,风高雁欲宾。方销塞北祲,还靖漠南尘”,写得颇有气势,其中的“方销塞北祲(妖气),还靖漠南尘”,不正是张仁亶修筑受降城,功在当代,利在百年的艺术写真吗?

不久后,李显又给张仁亶加授从二品的荣誉头衔镇军大将军。公元710年,到了唐睿宗李旦即位后,张仁亶改名仁愿,光荣退休。朝廷赐给他兵部尚书、光禄大夫的加恩,让他可以安心在家荣养。公元714年,张仁愿因病去世,唐廷追赠太子少傅。想来那一刻,张仁亶的耿耿忠魂必然飘向大漠之南、黄河之北,老将军还要再看一看他亲手修筑的受降城,见一见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及高高飘扬在城头的大唐战旗。

张仁亶是谁_张仁亶个人资料

据说,张仁愿当年修筑受降城时,坚持不设壅门、曲敌、战格等守御设施。曾有人不解地问他:“边城不设防守设备,行吗?”张仁愿淡然道:“兵者,贵在攻取,不宜退守。如果敌人敢于进攻此城,就应当全力出击,敢回头望城者皆杀,这样必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又何必设置守备,以致于养成退守的恶习呢?”一席话,那位在幽州城下硬撼突厥骑兵的铁血书生仿佛又回来了。只是可惜,后来常元楷接任朔方军总管,就开始修建壅门,越发注重防守而不是攻击敌人了。那些喜欢点评别人的好事者,便据此推重张仁愿而轻视常元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