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怎么死的_宋仁宗的最后结局
“辛未晦,上暴崩於福宁殿。
是日,上饮食起居尚平宁,甲夜,忽起,索药甚急,且召皇后。
皇后至,上指心不能言。“
时间回到明道二年,宋朝版吕后刘娥崩逝,自此赵祯终于拿到一把手权利,开始亲政。
掌握一把手权力的第一件事就是废皇后,郭氏是刘娥的干侄女,这俩姑侄同心,其利断金。一个在朝堂上控制赵祯,一个在后宫里监视赵祯。
刘娥崩逝,郭氏毫不更改其骄横本色,继续在后宫作威作福。和后妃们吵架骂街,厮打拉扯。这一天又在挥巴掌抡扇子之时,赵祯前来劝架,于是好响亮的一声耳光,皇后郭氏赐巴掌给皇帝赵祯。
赵祯大怒,扬言要废后。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心里想:哎呀天子遭遇家庭暴力,我得抓紧机会往他心上贴贴。于是让心腹范讽立刻进言,郭皇后九年无子,应废。
赵祯摸摸脖子上的巴掌红印,心里想老吕是个贴心人呐。
这时范仲淹等人不同意:“官家啊你给我们省点心吧,好不容易我们大家一起把刘娥熬死了,你乖乖的,不要多事啦,郭皇后没有大错,你忍忍吧,问题不大。“
此时肤上红印也消了,郭氏自知有错,数日之内颇为和顺温婉,赵祯本仁善,郭后伴随已有九年,尚有旧情,故犹疑不能决。
事情就这样拖着,不停有大臣上书官家啊,皇后乃国本不能妄动啊。他们一片儒生赤诚之言,却不料吕相为了达到帮赵祯废后的目的,暗自下令信访部门不接受反对意见。
前朝一片废后之言,后宫里妃子们也不停挑衅皇后郭氏,下来吧你。郭氏藏了几天脾气实在绷不住,天子宫苑内又是一片吵吵嚷嚷的安宁景象。
赵祯终于听取吕相的建议,颁诏书:“皇后没孩子愿意入道观清修,特封为净妃,你们就叫她玉京冲妙仙师,我就称她法名清悟,搬家到长宁宫去住。 “
此时赵祯的天命之女曹氏,正离了婚返回娘家每日呆坐,不是对照家族历史研究兵法,就是习字飞白书,再就是给蚕宝宝喂桑叶。全然不理会自己在姻缘上的挫磨。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能沉性养气如此,不得不说是块做正国级的材料。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怎么就离了婚呢?原因要从两边的家族说起。
曹氏,将门之女,爷爷是跟随赵匡胤打天下的爱将曹彬,具备历史上所誉将帅之才的全部素质。能打,且命大,还肯读书,最重要是忠诚。
赵匡胤评价曹彬:“不欺其主者,独曹彬耳。”
曹彬与赵匡胤同为后周干部时,曹彬管理酒茶,赵匡胤要酒喝,曹彬说这是公家的不能给你,于是自己掏钱买酒与老赵同醉。赵匡胤从此时爱重其才。
曹彬做了赵氏的将军兼市长后,个人修养很高,执法严明。他手下的官员犯了罪,他却不了了之,众人不理解也不敢明说。一年后他才把这个人抓来打得皮开肉绽。众人更不理解了但问为何,曹彬说他刚犯错时是新婚,倘若我打他,他家人面子上过不去,一定会以为新媳克夫,也许会苛责虐待。所以一年后再罚,这家人定会平安无事。
曹彬的个人修养素质至此,也勿怪乎开国后曹氏一族会成为北宋的世家大族了。
曹家要嫁女,必定遍寻全国,又只有一女,不忍远嫁,只在京中寻找。最后缘聚李家,观察使李士衡的孙子李植,正在宫中做侍奉官。堪称门户相当。
只可惜李植从小沉迷于修仙,厌恶世俗。史书上说李植:“少年好道,不乐婚宦”。但是当然李植父母不同意,婚姻大事,哪是你想就想的,为他定下亲事。
李植当然在家无所不用其极,豁出性命反抗,李植父母怕了,委婉地向曹家提出悔婚。曹家问女儿的意见,却不料女儿说我们这样人家比不得寻常百姓,悔了婚名声不好听,侮辱爷爷一生的清誉。不能有悔。
李植听到这答复,心下一横,自己想为了吾之道心,为了吾历经千劫的法身慧命,决不能屈从于世俗。管你什么高门贵女,就是瑶池仙女也决计不从。
大婚当天,李植假意与曹氏拜堂,当夜阖府肉香酒醇之际,脱下婚服,翻墙逃走出家逍遥。出来了还故作惊恐说进洞房看见新娘身前竟然有万千鬼神林立,哎呀我不敢从不敢从,溜了溜了。
曹家勃然大怒,将女儿带回娘家,与李家和离。曹氏上前仍对李植的父母行礼后,方徐徐出门,而随行者走前自然都要对李家抛下两个白眼。
从此李植云游四方,修仙访道,再不问俗事。
而曹氏在家静待命运转机。
赵祯废后成功没多久,告诉当时的副总理说我想要有德之人来管理后宫。这话说大了,众官员以为赵祯对美丑无要求。
又闻京中曹门之女新婚初夜,新郎恐婚翻墙逃走。众有论曹氏貌丑,吓退新郎。
副总理想貌丑不至惑君,这个好,于是荐曹氏入宫。赵祯不悦,这是二婚,长得又吓人,怎么能做国母呢。
副总理将曹李二家姻缘不成这整件事讲完,最后定论曹氏为人诚信,且沉稳有礼,容貌不漂亮但是肯定不吓人,再者说娶妻娶贤,娶妾娶色嘛。官家啊你得了她,她定然会帮你管理好后宫的。再说是你说的要有德之人嘛,曹氏高门贵女,她爷爷和我们太祖一起配享宗庙,这还不行,你还要谁呢?
赵祯心内不悦也无从反驳,勉强答应了。
次年改国号为景祐,景祐元年,立曹氏为后,并举行了盛大的册封典礼。
两个注定会在历史中一起携手撑住时间的人,终于在时间的漫流中完成相遇的第一步了。
进宫后,曹皇后未曾料过名曰系天下奉养为一家的赵家竟然如此简朴,首先坐拥巨额财富的宋王朝,宫室却是历朝历代中格局最小的,既不如汉唐时恢弘,也不及明清时广阔,当时只要站在京师的酒楼“丰乐楼”上就可以俯瞰整个皇宫。且后宫中一烛一席都有严格的份例,宫中的点心瓜果,香料丝绸均不如在家做女儿时自由丰富。
曹皇后性格简朴,奢华璀璨不是心之所好,要适应起来倒并不难。
只是后宫内人口众多,上有太后皇亲诰命,下有太监宫女侍卫,中有帝王丈夫。初来乍到的十六岁少女,举步维艰,小心翼翼,没多久便生病了。宫廷太医们每日轮值一班人尽心竭力,但却眼见一天天病重下去。
赵祯急了,索性不用宫中的太医,往曹皇后床上一坐,问皇后你曾经在家中生病都是哪位医生诊治?皇后答我小的时候跟随叔父在河阳旅居,水土不服生病后,服用当地名医孙用和的药,能够药到病除。
赵祯听后急召孙用和进京,医治后果然痊愈。
后来孙用和留在太医院做老师,给太医院的医生讲课,并且著书《传家秘宝方》三卷,远传日本。
而赵祯自己,也因为多病久疾,重视医学,设立了校正医书局,这对中国医疗事业和中国古典医学的传承具有深远的贡献,是为政者一大功绩。孙用和的弟弟和儿子,亦参与了医学典籍《伤寒论》《千金要方》等重要著作的校正。
曹皇后性格温和,从不生事,不争宠。平时在后宫里不是开田种小麦,就是发动众人养蚕。以此观察一年的气候,体察民间农桑之事。不仅在后宫,在前朝也圈粉一大波。曹皇后治理后宫以克己为垂范,很有方法。
这十年内虽然宋与西夏打仗,外廷战事连连失利,然而宫闱之内,帝后之间以君臣礼相待,肃然和谐。
平静的日子在帝王家是不容易得到的,战事告平之后,张贵妃,史称温成皇后,历史上著名的一朝两后,一生一死两位女主角的二号出现了。
此时温成皇后还是张贵妃,而关于贵妃受宠的记载太多太多。
“金橘产于江西,以远难致,都人多不识。温成皇后特好食之,由是遂价重京师。”
这意思是说,金橘是江西的特产,离河南太远,买卖的人少,认识金橘的人也少。但因为张贵妃爱吃,金橘这个水果就在河南风靡开来,且价格比原先没多少人认识那会儿贵上十倍不止。
“包拯乞对,大陈其不可,反复数百言,音吐激愤,唾溅帝面帝卒为罢之。”
张贵妃在赵祯面前为伯父求官,赵祯答应了,然而在朝堂上议论此事时,包拯等人不同意,强烈抗议。包拯劝诫道:“官家要心怀大事,那小情小爱的收敛些罢”。
赵祯无奈,张贵妃不高兴了,我要我要我就要,又不是什么大官,让我伯父做个官怎么了!赵祯也下定决心,我一个皇帝还做不了这个主了?!第二天临上朝时,张贵妃还送赵祯到门口:“官家你别忘了我伯父的官儿啊!”赵祯也颇为贴心,安抚道“放心,放心。这点小事还能给你办不下来吗?”然而毕竟,还是想简单了…殊不知当时的谏官是包拯…
赵祯想下诏封官,包拯又站出来:“不行!就是不行!你一个当皇帝的人,任命官员不审德视才,像赏赐金银珠宝一样随意任你后宫之人摆弄,好,你封,你封!!!我…”
这时包拯太激动,慷慨陈词间唾沫星子都喷到皇帝脸上。
赵祯怒不可遏,正欲发作…却不料包拯就势跪下开始倚老卖老动之以情道:“我今天冒犯了皇帝,但我一片忠心,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无愧祖宗,无愧天地,宠妃的亲戚今天想要县委书记,明天就敢要宰相公卿,我是老了眼睛看不得这些,也不想再当这个官了。我现在就回去找根柱子撞死。既不侮辱您的宫殿,也成全我忠直谏上的美名。就这样吧皇帝,别留我,我老喽不中用喽….”
赵祯听后立刻说:“包卿忠君体国,忠君体国。这事算了,是我不对,我不提了啊,以后再不提,谁也不准提。”
说完转身就回后宫,一边走一边用衣袖擦著面上的口水,张贵妃见此迎上,赵祯不耐烦地说:“包拯他们死活不干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这唾沫都溅到我脸上了,你只管要官,不知道包拯是何人吗?
张贵妃想在前朝安插自己人不得,又在后宫想办法。她没有好家世,为了竖立自己的威信,常常有越矩之事。有一天出门之前,想用皇后的仪仗。跑去问皇帝能不能行。
赵祯不忍心拂爱妃的面子,就把这难事儿推给皇后,答复贵妃说:“皇后的仪仗,你要去问皇后,她说行就行。”贵妃肤浅,果然去问曹皇后,没想到曹皇后毫不迟疑,一口答应。贵妃大喜,回告皇帝。
皇帝没想到皇后来这么一手…只好拉下脸来自己教育贵妃:“你是妃子,用皇后的仪仗这不可以的,大臣们知道了要找你的事,也要找我的事。何苦被他们一天到晚抓着不放呢,省省心吧啊。“
贵妃无奈,只能作罢。
虽然贵妃承包了帝王所有的娇宠,然而奈何曹皇后品性端正,德高势大毫无错处。在一个帝王有这样私心偏爱的情势之下,后宫内廷之中居然始终未起波澜。
时间来到范仲淹写出《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四年后,庆历八年正月新年,赵祯正在曹皇后处睡觉,宫中却有侍卫作乱谋反,直趋皇后寝殿。
曹皇后听见窗外有喧哗变乱声,马上起床。赵祯想哎呀要杀人了快往外跑啊,没想到曹皇后,将门之女,即刻关闭殿门,安抚皇帝坐下,又急招禁军统帅王守忠,命他带兵入宫平乱。乱兵在殿前杀伤宫中的嫔妃侍女,叫喊声响彻皇后的寝殿。
此刻曹皇后命太监出门探看,太监不敢出,门口兜了两圈向曹皇后报告外面喧哗声是奶妈打年纪小的宫女,曹皇后怒叱道:“乱兵就在门外杀人,你们竟敢胡说!”曹皇后料到兵乱必会放火逼宫,暗地派人带水跟在他们后面,果不其然,太监们刚刚将水取回,乱兵便真的四处放起火来,大火烧着帘幕,如巨龙般立呈吞噬之势。幸好尾随其后的太监宫女们随即用水将火泼灭。
这一晚,凡是经派出去的太监侍女,曹皇后亲手剪掉他们的头发,并且承诺:“明日论功行赏,就以此头发为证。”因此,无不争先出力,乱兵很快被消灭了。
此时赵祯看着曹皇后带领她身边的太监张茂则迎敌的大气凛然之象。
再一细观曹皇后,临危不乱且还能指挥有度,处置有方,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全然不像个女人的样子,心中不由分说地想起在朝政上控制自己十二年的养母刘娥,心下暗生反感排斥。
而张贵妃不顾后宫有乱,孤身前往皇后寝殿,站在门外急切要求让她进去,赵祯急令贵妃进入,彼此相伴。
此事后,曹皇后非但没有因救驾有功而被爱重,反而因为势强有能而被皇帝所忌惮。更加尽力地抬举张贵妃,还想着要不要再废一次皇后呢。
但是因为群臣竭力反对,想也不敢想完整地就让此事不了了之了。
可是毕竟赵祯心里不舒服,一日旧疾忽发,群臣探望,而赵祯竟然在神志不清中大呼:“皇后与张茂则谋大逆啊!“此刻正在旁边侍奉汤药的曹皇后惴惴不敢上前一步,而张茂则即退出殿外寻白绫欲上吊,被一些小太监看见解救下来。
当时的宰相文彦博劝解他说:“皇帝不过是生病了,他那句话也不过是病中的糊涂语而已,你怎么就这么经不起事呢?再说要是你这就上吊死了,那这事儿接下来怎么办?皇后还怎么稳坐中宫呢?我看你是忠心之人,非但不能死,还要常常随侍在皇帝皇后身边,不要离开左右啊。“
张茂则听从了他的话,仍然做内侍,伴在曹皇后和宋仁宗的身边。而三人行,各自也仍然相安无事。
至和元年,张贵妃薨逝,时年三十一岁。她曾为皇帝生下三个女儿,三个女儿尽皆早夭,身痛三次,心痛三次。张贵妃死前虚弱,但犹存美貌。赵祯悲痛不已,辍朝七日。人虽已逝,赵祯却下令保存她的宫殿和殿内侍从,陈设摆件一概不动,一如她在生之时。
此时的他,并不理会曹皇后在世,试看古今从未一生一死两皇后的道理。只愿意顾惜贵妃想做皇后的梦想,生前不能给的,死后难道还不能给吗?他决心以皇后之礼为贵妃发丧,因为不愿诸臣子与之作对,所以不曾流露,一直等到治丧第四天才突然宣布追封贵妃为皇后,谥曰温成,随葬礼数资送极为丰厚。
张贵妃一生都梦想着皇后之位,终于在死后能穿上大宋皇后的殓服,受宗室和大臣们的参拜告奠。
而一生一死两皇后,另外在生的皇后曹皇后是如何对待此事的呢?
是以深水幽潭般的静默。
她没有联系亲贵及大臣们力谏,也不许后宫众人非议。经此事后,帝后二人之间,曹皇后亦没有以此为把柄,借机换取心中欲求。
她仍旧一篇一篇地练写飞白书,仍旧亲为后宫中麦田翠绿小麦浇水,仍旧率众人取蚕茧制丝按份例赏赐亲族诰命。
神鬼不觉间岁月流年暗中偷换,帝后之间,从君臣,成亲人;从相遇,至相亲。
《朝野遗事》中记载了这么一则轶事,赵祯的后宫里,有余氏和尚氏二位美人特别看不惯对方,她俩之间的争宠闹得特别大,赵祯听说了,亲自去劝和。没想到又…在拉架劝架时被误伤了。赵祯心想这女人堆真是太不好混了…一走了之。晚上回宫睡觉翻来覆去地还是越想越窝囊,又不好发作,命令皇后整治后宫。
皇后再三地恳求官家饶恕她们吧,她们都还年轻,气性大,一时冲动也是有的,这次就不要让我处置了吧。而且还说:“这两位美人都侍奉过您,以后您又想起她们的好了,那到时候您就别怪我了。”赵祯听了这话没有反悔仍然让曹皇后处理整治。
曹皇后只好让人把二位美人关禁闭在小黑屋,却回告赵祯说已经刺死了她俩啦。赵祯听了哈哈大笑,其后终身没有再问过。
可见对曹皇后理事宽仁有度是知晓的,且非常放心。
皇佑二年,辽国太子耶律洪基乔装改扮成生意人,随使臣暗访中原,然而细作提前将此事密报天子知道。赵祯知后,微笑,与曹皇后相议少年人的可贵,定下对策。
使臣团到京师,耶律洪基感叹中原繁荣,事事罕见,满目琳琅,想起自己辽国高原,物力之匮乏,文明之衰微,不由得自卑生恨。却不想入朝参拜后,皇帝亲自留下耶律洪基,拉着这位异族少年的手直入后宫,令其见皇后。后宫设宴款待,曹皇后顾念耶律洪基离家思乡,特意准备了辽国的黄鼠和奶食。
席间轻歌燕舞悠然,说笑间俨然一家之亲。
耶律洪基临走时,赵祯与曹氏又各自以厚礼相送,赵祯抚摸着耶律洪基的手说:“你来到我们大宋国,见过国父,也见过国母。你与我们本是天下一家,以后岁月漫长,我们还是以友好结盟为主旋律啊,天下生灵和平美好,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啊。”
耶律洪基深为感动,后果真效仿仁宗,和平为本。赵祯死后,耶律洪基长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戈矣。”远如辽国,亦是举国同悲。
宋仁宗无子,曹皇后无女。于是听从群臣的建议,宣宗室子赵宗实进宫,作为皇嗣养在曹皇后膝下。而曹皇后的外甥女高滔滔,从小也由曹皇后抚养在宫中,两个小儿青梅竹马相伴,花朝月夕相处。
一天赵祯下朝往曹皇后宫中解乏,看见廊下两小儿女,亲密之态。心悦之。
对曹皇后说:“我们俩夫妻啊,现在也都老了,膝下却没有自己的孩子,现在宗实和滔滔都长大了,不如你为滔滔作主、我为宗实作主,让他们两个结为夫妇可好啊?“
于是赵宗实迎娶高滔滔,民间有言谓之“天子娶妇,皇后嫁女”,一时轰动汴京,实为一段佳话。
嘉祐元年,苏轼进京赶赴科举考试。殿试时赵祯看了苏轼兄弟二人的试卷,喜不自胜地回后宫寻曹皇后,与皇后说:“我今天为咱们的子孙啊找到两位宰相。来来来,你快来看他们的文章。”
赵祯死后,又经两朝,到神宗一朝,苏轼因诗获罪,众以为必死无疑。曹皇后对孙辈宋神宗回忆起当年宋仁宗皇帝赵祯真心的笑颜,劝道:“苏轼只不过是一介文人,从文人的诗作中搜寻错误,有错也是小错啊。我的病已经很重了,何必因小事滥用刑法,伤害天地间的中正之气呢?”
嘉祐八年三月,赵祯旧疾反复,但朝夕间饮食睡眠都还尚可,身心宁静安详,已然渐觉好转。三月二十九辛未日,初更时分,已经睡下的赵祯忽然坐起,传唤太医用药,且急召侍从去找曹皇后来。
皇后星夜赶来,赵祯已经发不出声音,不能说话。皇后急令太医用汤药,针灸,艾熏,均已无效。
此时赵祯仍然目清神明,一手执曹皇后之手,一手指了指自己的心。
至此,溘然辞世,享年五十四岁,在位四十二年,庙号仁宗。
史去千年,众论曹后貌丑无宠,然无论国事家事,桩桩件件,宋仁宗无一不与曹皇后相商共理。这不是爱好君恩娇妃,宫闱秘事所喜欢见到的历史本相。然而史实的重量,也绝非人之喜恶可以更改的。
死前一刻,仍相望指心。死后同穴,共葬于永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