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加木怎么失踪的_彭加木失踪之谜
关于罗布泊的故事我们听得太多,但很多故事的真实性鲜为人知。而这里面最有名的故事是上世纪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失踪的事件。
现如今很多的媒体对彭加木的失踪盖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事实究竟如何?
神秘的罗布泊到底在哪里?
罗布泊位于我国新疆东南部,它是一个巨大咸水湖泊,俯瞰这片湖泊特别像人耳,因此罗布泊又被称为“地球之耳”。
这片充满着未知和危险的地方,让不少探险爱好者向往。以前的罗布泊不仅拥有十分丰富的水资源,还孕育了一个著名的边塞古国——楼兰。
关于楼兰的消失各家众说纷纭,有人提出是因为国力不济导致衰败灭亡,也有人说是全球气候变冷,水域减少,导致用水短缺,百姓不得不迁徙到其他国家。
1899年一位瑞典探险家来到罗布泊时,发现当地风景优美,水源充足,古楼兰的遗址上仍有很多华丽的文物。
100多年后的现在罗布泊今时不同往日,源源不断的河流早已干涸成为了荒芜的沙漠、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和盐碱滩。
虽然罗布泊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但这个地方人烟稀少。
1958年中央决定在此建立一个核试验基地,1964年在这里试爆了一颗原子弹,罗布泊这块望而生畏的无人区,终于被世人所熟知。
而关于罗布泊的神秘,并不是它的环境因素吸引人们的目光,更多的关注点是因为这片土地上曾消失了一位科学家。
谁是彭加木?
彭加木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化学家,在1956年放弃了苏联留学的机会扎根在新疆的土地上。
为发展中国的植物病毒呕心沥血,而最后将自己的生命撒在了一生热爱的边疆。
1980年,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带领着一支科考队进入了罗布泊,为了解开这个沉睡已久的罗布泊的奥秘,他准备了20年。
而他这一去成为中国的神秘事件,又为罗布泊裹上了一层诡异的面纱。
1957年彭加木身患恶性肿瘤,返回上海医治。医生认为他最多只能活两年了,而彭加木不相信自己的命运在此结束,一边加强锻炼积极治疗一边不忘记自己新疆的事业。
1958年大病初愈的彭加木回到了新疆,并担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副院长。
从1964年到1980年,16年间彭加木先后赴新疆进行了15次考察。他不仅是一位植物学家,也是一位科学探险家。直到1979年,中日两国联合开拍《丝绸之路》的纪录片,与摄制组一同前往罗布泊考察。这是他第二次进入罗布泊考察,结束这次拍摄后,罗布泊探险的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不到一年的时间,彭加木再次踏入了罗布泊。
彭加木横穿罗布泊
1980年彭加木带领的科考队伍非常精良,分别有一位地质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两位化学家,三位司机和保卫员、发报员各两位。
由于这只科考队是临时组建的成员,相互之间少不了摩擦,在一开始的进程中因为车上的科研仪器过多导致超载,司机与彭加木发生了口角,直到保卫员出面,两人才回到车上重新出发。
罗布泊区域不仅地势险峻,而且还是JF的驻扎地,只有在马兰基地拿到JF的许可证和补给品才能顺利上路。
马兰基地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重要的核试验基地研究所之一,从这里出发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安全。
车还没开多久,彭加木与车上另一位司机又发生口角,因为之前的超重的车没跟上其他的车,司机认为应当在原地等待没跟上的车,而彭加木认为时间紧迫,需要赶路。
从5月8日到6月5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遭遇重重险峻最终还是横穿罗布泊,到达了米兰农场。
当晚科考队所有的成员都十分激动,因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有科考队横穿罗布泊,并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而一旁的彭加木却闷闷不乐。他认为这次的考察目的并没有达到心中预期,离JF许可证到期还剩二十多天,他提出科考队重返罗布泊。
彭加木第二次横穿罗布泊
虽然队员们非常不乐意,但是新疆科研所批准了彭加木的申请,所有队员又得硬着头皮上了。
这一次他们选择了从未达到过的东南线路,最终达到罗布泊腹部。在出发前预计需要7天,而这次的路线比上一次更危险。行程还没走到一半,汽油已接近红线,最为致命的是储存水告急。当即保卫员决定给基地发送电报告知需要补给,而彭加木认为从基地运输来物资需要将近花费七八千,先找找附近的水源在发送电报也不迟。
当时的气温已经高达五十多度,地表温度在七十五度左右,在这个环境下寻找水域,所有的队员都十分疲惫。在经过激烈的争吵后,他们终于发送了电报,而彭加木坚持认为附近有水源,这么快给军方发电报无疑是一种浪费。
当天晚上队员们不再理会彭加木,他一个人坐在篝火旁许久。第二天早上军方回电报,让他们原地待命。
除了彭加木以外的所有队员都喜出望外,而彭加木还是像之前那般固执。等到下午两点,军方再次发来电报:直升机不能送油,但是能送500斤水。正当电报员把电报拿给彭加木时,彭加木却失踪了。
所有队员准备在荒漠中寻找彭加木,司机在座位下发现了彭加木留下的纸条。纸条上写着:“我往东去找水井,彭”。
最后留下了时间和涂改过的日期。所有的队员都上车往东寻找,果然盐碱地上出现了一串脚印。队员们下车分头寻找,天色渐暗加上风沙不止,最后决定返回营地明日再找。
次日,电报员又把彭加木消失的电报发给了军方。当即又前往昨天脚印消失的地方,队员在东北角的沙坑上发现了一个屁股印和彭加木最喜欢吃的糖果包装纸。而这个地方位于雅丹地貌的中心,离失踪已过去40小时,队员们还是对寻找彭加木信心十足。
天色渐暗,罗布泊的风沙又刮了起来,队员们返回营地后整个区域刮起了十级大风。彭加木此时此刻可谓是凶多吉少。队员们走进了彭加木的卧室发现他仅带了两个相机,一瓶2KG水和一份地图,连他最重要的抗癌药都没有携带。
18号军队的直升机顺利抵达此地,并派遣了士兵前来搜寻,但仍然没有彭加木的踪影。新疆科研所接到电报后,又派遣了近千人和十几架直升机进行地毯式搜寻,详细到每个沙坡一个人寻找,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而最终却没有找到彭加木。当时彭加木失踪事件全国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件失踪案件最后也变成了悬案。
彭加木失踪的可能
对于彭加木的死因众说纷纭,而我个人认为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队员明知失踪后拖延了最佳救援时间,导致死亡。另一种是彭加木个人原因导致死亡。
第一种猜测是因为科研队在16日下午已经缺水,而彭加木坚持要找水。这个矛盾与前面多次发生口角相联系,纸条是队员伪造的,而彭加木的死亡很大的可能是因为队员故意拖延救援时间而导致的。
第二种猜测是因为彭加木本身患有两种癌症,再加上自身性格原因,在多次救援寻找中,彭加木大概率听到了信号,由于自己没有找到水源,羞愧又好强躲在角落不出来。当晚发生了沙尘暴最终导致彭加木遇害。而纸条的16号改成17号是因为彭加木这个外出找水源的想法,早在16号就有,当晚打野到一只骆驼后耽搁了一晚,次日再出发。
最后,
事实上,真的没有那么多不着边际的东西,而很多都是后人根据彭加木事件杜撰的故事,但是传着传着就感觉跟真的一样。
比如早年间天涯论坛有一个双鱼玉佩的帖子,很多网友对彭加木的失踪加上了一层玄幻的面纱,而最后作者承认这个帖子只是一个虚构罢了,他自己都辟谣了,我们就不应该传谣了。
彭加木先生在新中国的地位无论如何都是值得尊重的,1981年上海科学院在他走失的营地旁边立了一块石碑纪念彭加木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