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王阳明是谁_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时间:2022-09-25 16:49:03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龙场镇,距离贵阳市仅40公里,四面环山、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可谓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约莫在五百年前,即晚明时期,此地名为龙场驿,与今日山清水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龙场镇,距离贵阳市仅40公里,四面环山、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可谓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约莫在五百年前,即晚明时期,此地名为龙场驿,与今日山清水秀不同,此乃瘴疠之地,满山都是毒虫,气候潮湿,凡被流放至此处之人,可谓九死一生。

然,有一人被流放至此处,外人一度认为他自此会一蹶不振,可他不仅在这里活了下来,还创立了一家之言,流传至今。

他,便是王阳明。

郦波在《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里,结合两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史,讲述了王阳明立功、立德、立言的传奇人生,系统地梳理了心学的框架,且听本文作者叨叨的哲思娓娓道来。

王阳明是谁_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01

阳明格竹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西历1472年),自幼随父亲学习宋明理学,立志成为圣人,乐于向有识之人请教。

如何成为圣人?

一名理学大师娄谅告知王阳明:“圣人必可学而至。”

此句的意思是,圣人可通过努力学习来成就自我。王阳明听到此番言语,不胜欣喜,表示自己一直在学习兵法。

娄谅听了却不以为然,指出他已走入歧途,并以《庄子·天下》告诫,圣人需“内圣而外王”,当自己需具备圣人的才德时,才有机会实施王道。

王阳明进而请教,娄谅道出“格物致知”四个字。

自此,王阳明便一头扎进理学的池子里,跟随朱熹的脚步,寻找苦思不得其解的圣人之道。

若要践行朱熹的理论,就需要寻得一物来格之,“阳明格竹”由此而来。

恰巧王阳明家中的竹子入了眼,他放下所有的事情,在竹林里一坐七天,除了吃饭之外,将所有的精气神都用在了竹子上。

这番实践终不得其法,七日之后,王阳明体力透支殆尽,更因此落下了病根。进而对程朱理学产生了怀疑。

按朱熹理学的思想,格物便是通过对事物的详细观察,领悟其中包含的道理,并在不断地积累中大彻大悟。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观察。

但是,理论与实践终是有一道鸿沟,尤其是在功利的趋势下,这一实践便逐渐脱离了实际,成为一种“想当然”。

王阳明是谁_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02

牢狱之灾

王阳明在竹子之处碰了壁,便暂且放下,将注意力转至科举,进入仕途。

明后期的宦官乱政,不仅让有志之士对朝堂失去了信心,也为大明的灭亡埋下了祸根,以宦官刘瑾为首的八虎尤为嚣张。

朝廷命官噤若寒蝉,整个朝廷乌云压城,没有人敢站出来,任职兵部的王阳明却挺身而出。

此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让与其亲近之人尤为佩服,也为他捏了一把汗。

王阳明先给武宗皇帝写了一篇奏疏,叫做《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通篇只讲道理,未提及刘瑾一行人,但纵观全文,亦明白文中若有所指。

刘瑾不傻,一知晓此事,便把王阳明抓了起来,拖至午门廷杖四十,后扔进锦衣卫的诏狱。

不管刘瑾使出了多少手段,他都没能将王阳明磨平,气急败坏之时,刘瑾便决定将王阳明贬到贵州龙场驿做驿丞。

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孟子曾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此番苦难,于王阳明而言,反而是一个契机,是一次涅槃重生,促使他再次踏上寻找圣人之道的漫漫征途。

王阳明是谁_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03

龙场悟道

王阳明三十七岁时,他在诏狱那么残酷的环境下,被锦衣卫追杀,竟还是能活了下来,远赴谪至贵州龙场驿。

若非面临这些生死瞬间,王阳明的悟道之行,还需要走过很长的一段路程。

在畅销书《阳明先生年谱》中,作者提到王阳明的这次悟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不觉呼跃而起,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由此,王阳明的心学腾空出世:心即理,心外无物。

于心外无物,王阳明在与友游南镇时,遇岩中花树,故而写道:“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心之外。”

此番言语会被简单批为主观唯心主义。

细心想来,这更像是“薛定谔的猫”,王阳明所指的存在,是一种价值存在。

我们的存在,本身便是一种价值,在价值的支撑之下,处事便有了支撑点,这也为儒家所提倡。

王阳明是谁_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04

一家之言

在“心无外物”的基础上,进而有了“知行合一”,以及更深层次的“致良知”,三者共同搭建起王阳明心学的框架。

立心学之后,王阳明不是放下,而是拿起,不是求解脱,而是求担当。

今时今日,我们仍然将“知行合一”,视为我们的行动指南。

王阳明解释道:“知是行之主意,行实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实知之成;已可理会矣。”

在这样的责任与担当下,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亦是张载所说的“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要做到知行合一,第一步是“知”到“行”,对事物不仅要理解,还需要有实践;第二步是“行”到“合”,主要体现在“沉浸式体验”,对事物是充分的理解,深入其中,进而忘记自我;第三步是由“合”到“一”,这个“一”便是“致良知”,最终体现在价值层面。

王阳明四十三岁时,提出“始专以致良知训学者”。

自此,王阳明立言、立行,将心学运用在治事之中,为一地方官,顺民意、启民智,开学堂。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明世宗嘉靖七年(西历1528年),王阳明先生卒,年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