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阳是谁_王伯阳生平简介
王伯阳(1905~1932),原名王励刚,又名北洋、卓甫,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磁涧镇掌礼村人。
王伯阳少时在家乡小学读书,1921年从新安高小毕业,1923年毕业于洛阳第三甲科农业学校,同年秋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1924年夏,由当时在上海大学任教的瞿秋白、蔡和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教育下,他积极投身于学校的爱国学生运动。1925年,上海爆发“五卅”爱国运动,上海大学是爱国师生运动的主力,王伯阳亲身参加了这次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爱国斗争。1926年,上海爱国师生和工人群众联合组织了纪念“五四”运动一周年大会,王伯阳为大会组织人之一。他们为烈士顾正红搭建灵棚,并展览烈士血衣,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把上海反帝爱国运动推向高潮。
当年夏天,为适应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大学召开党团积极分子大会,动员党、团员带头南下广东,支持与英帝国主义坚持斗争的“省港大罢工”,同时选派一批进步学生赴苏联学习,为党培养干部。王伯阳参与领导了在上海女子勤业师范学校举办的“夏令营讲学会”,邀请施存统、杨杏佛、沈雁冰、陈望道、田汉、肖楚女等著名共产党人、社会活动家、革命作家到夏令营讲学,并组织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和《新青年》《向导》等革命书刊,为革命培养骨干力量。
暑假返乡期间,王伯阳在洛阳组织进步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浅说》等革命读物,在家乡宣传共产主义,点燃革命火种。
1926年8月,王伯阳奉命到山东开辟党的工作,创建了曲阜二师党支部,接着又在寿阳县主办国、共两党骨干分子培训班,进行形势教育,组织力量迎接北伐军。
1927年春,王伯阳接替关向应担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职务。“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在山东坚持地下斗争,经常活跃于济南、益都、寿光等地。每到一地,王伯阳除了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革命斗争之外,还举办党、团员干部短期培训班,亲自授课,对党、团员进行理论教育和形势教育,以加强党、团员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后,王伯阳等山东党、团主要负责人撤出济南,在近郊王福庄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布置了新形势下党、团工作的主要任务。不久,王伯阳返回上海,任长江下游学生军总司令,积极反抗蒋介石的白色恐怖,年底被国民党逮捕,并关押在漕河泾监狱。在狱中,他自称是李相臣,山东人。虽遭受严刑拷打,但始终没有暴露身份。后经其在河南省政府任职的叔父王广庆多方奔走营救,1929年夏出狱。同年,他又到豫、鲁、苏边区工作,曾与地下党员杨其华以夫妻名义在开封青云街(今西大街口)坚持地下斗争,并经常深入到河南大学、黄河水利工程专门学校等基层,对青年学生进行革命教育,秘密发展壮大党的组织。
1930年2月3日,中共河南省委在郑州重新组成,王伯阳当选为省委委员,4月,团中央任命王伯阳为团省委书记。10月,王伯阳赴天津参加中共中央北方局扩大会议,听取了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回豫后,他积极贯彻中央会议精神,协助省委恢复党、团、工会组织,并先后担任共青团河南省委常委、代理书记、书记职务。在他主持河南团省委工作期间,曾多次给团豫东中心县委、豫中中心县委、洛阳县委、郑州特委发出指示,纠正其工作中的偏差,使各地团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
1931春,因叛徒告密,中共河南省委及团省委连续遭到严重破坏。在这异常险恶的环境中,王伯阳仍然坚守工作岗位,继续进行艰苦斗争。5月,中共中央派纪国桢等人到开封组建新的中共河南省委,王伯阳与原省委组织部长曾昭示共同召集了旧省委交接会议,并担任了新省委执委委员。
“九一八”事变后,团中央派李干成来河南,接替了王伯阳的团省委书记职务。1932年,王伯阳以巡视员身份,先后到郑州、孝义、孟津、济源、洛阳等地指导工作。在巡视过程中,他特别重视团组织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改组了部分组织涣散、工作不力的团中心县委班子,并针对各地实际情况,指示团组织要重视在铁路工人、农民和士兵中发展组织,壮大队伍。他要求各团中心县委,趁农村春荒之际领导农民开展反压迫、反剥削斗争。对一些准备开展游击战争的地方,他特别提醒地方领导人,要特别注重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防止产生脱离人民群众去打游击战争的单纯军事思想。在洛阳,改组了团洛阳中心县委。5月,李干成因身份暴露被调往上海工作,王伯阳再次担任中共河南团省委书记。6月,赴上海参加了中央工作会议。
7月23日,中共河南省委在郑州陇海花园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中央会议精神、研究制定武装暴动计划。因党内叛徒告密,致使党团省委机关遭到破坏,王伯阳和中共省委书记纪国桢等主要领导干部一起被捕,被囚禁于开封绥靖公署监狱。在狱中,国民党当局软硬兼施,逼他屈服,但他虽然受尽了各种酷刑,却始终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表现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崇高气节。
当时,国民党河南省民政厅厅长张钫,曾以同乡关系转告他,只要放弃对共产党主义的信仰,就可以放他出狱,并荐他作官,或送美国留学,但都王伯阳他严辞拒绝。8月20日凌晨晨五时,王伯阳与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纪国桢、省委宣传部长郑林(曼石)等14人,英勇就义于开封西门外,时年仅27岁。
1983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追认王伯阳为革命烈士,并给其遗孀陈玉芬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
王伯阳烈士墓位于掌礼村东北角。
目前,在新安县磁涧镇掌礼村修复有王伯阳烈士纪念室和馀德堂,用图片的形式展示了烈士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馀德堂是章炳麟先生的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