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杨昌济是谁_杨昌济个人资料

时间:2022-09-29 17:51:33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时常会回想起20世纪初那风云激荡的数十年。华夏大地遍布着战乱、割据、分裂、动荡,帝国主义在旧中国四处扶持代理人,步步紧逼攫取土地与资源;军阀并起,遍地狼烟,人民流离

时常会回想起20世纪初那风云激荡的数十年。华夏大地遍布着战乱、割据、分裂、动荡,帝国主义在旧中国四处扶持代理人,步步紧逼攫取土地与资源;军阀并起,遍地狼烟,人民流离失所,天地血泪并兼。这无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灰暗与苦难的岁月之一,而恰恰是在与此同时,黎明正在悄然降临。

今天要说的主角,就是在这最深的黑暗里,发掘出了一束光明,并至死坚信,这一束光明将为旧中国带来新的希望。发现这束光的人,名叫杨昌济,他内心认可的那“一束光”,名叫毛泽东。

01

大清同治十年(1871),杨昌济出生于湖南长沙县清泰乡一个书香世家。祖上几位先辈都是读书人出生,读书的种子一脉相承。杨昌济的母亲向氏同为书香门第,读书说理的氛围对杨昌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才学,在经世致用之理学领域颇有心得。

恰好未来的第四任北大校长,此时的长沙县学治张亨嘉是个不重八股取士,而看重经世之学的务实派,因此少年英才的杨昌济颇受张亨嘉赏识。可以说命运在冥冥之中,已经让年轻的杨昌济与未来的北大隐隐产生了联系。

杨昌济是谁_杨昌济个人资料

不过大概是老天要给这位思想深邃的年轻人一点打压。光绪十六年(1890),杨昌济参加科举不中,迫于生计,只得回到家乡开办学堂。这一年,外部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英国殖民侵略者正在西藏地区步步紧逼,而彼岸的日本也正蠢蠢欲动。

大清上下也没有闲着,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此时正是高潮时期,由两广总督张之洞督办的汉阳铁厂正在紧张地筹备当中。

面对飞速变化的时代,杨昌济时常与友人共同商讨议论,思索未来的方向。此时年纪尚轻的杨昌济对于腐朽的清王朝仍旧抱有幻想,期望朝廷能自强自立,对外抵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塑造国泰民安的盛世。

直到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的消息传来,才令杨昌济清醒了几分,开始格外钻研经世之学。

而杨昌济的所学所想,很快将影响到未来的一位青年,那位青年又将融会贯通老师的思想,通过自己的奋斗去改造旧中国。

那位青年出生于甲午战争的前一年,名字叫毛泽东。

02

光绪二十八年(1901),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杨昌济对腐朽不可的清王朝彻底失望,选择隐居山间,一面专心治学,一面为学生们授课。湖南之地,理学渊源颇深,近代又有曾国藩的大力提倡,到杨昌济的青年时代已然是遍地开花。

杨昌济深受理学思想影响,立高远志向,重修养心性,处事务实而不为空言,即使在日后留学海外,理学的影子也未曾消退,反倒成为他融贯中西之学的根本。

杨昌济是谁_杨昌济个人资料

也是在这一年,他的第二个女儿出生了。杨昌济曾为儿子取名杨开智,与儿子名字对应,杨昌济给小女儿取名:杨开慧。

时为1901年11月,毛泽东还正处幼年。19年后,毛泽东将与杨开慧相遇并结合,29年后,杨开慧将为心中所坚守的革命信仰而付出生命。一切都发生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每个人的命运都充斥着不可知的变数。

时间在悄然奔涌向前。光绪二十九年(1902)至宣统三年(1911),杨昌济先后在日本与英国留学,在日本其间主修教育学,在英国其间主修哲学及心理学。这为他日后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而在留学其间,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时刻激励着杨昌济,让他在正统的学业学习之外,多多关注外部世界的诸多变迁。

彼时的日本活跃着旧中国的各大革命党派,救亡图存与改良保皇的思潮彼此明争暗斗。到了英国留学期间,成熟的工业帝国的强盛与繁荣更令杨昌济思索不已。武昌起义的炮声响起时,正是杨昌济的最后一个学年。

他并未选择立刻奔赴祖国,而是赶赴欧洲各地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调研,悉心钻研西方的政治、律法等诸多领域。直到1913年夏天,杨昌济才终于回到阔别近十年的故乡,筹备着要大干一场。

杨昌济是谁_杨昌济个人资料

恰逢此时的湖南督军,昔日的维新党人谭延闿久闻杨昌济盛名,盛情邀请他出任省教育司司长。这个谭延闿实际上与革命颇有渊源,当年维新党人身份不说,后期一度紧密追随在孙中山左右,其后据说又一手促成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事。当蒋介石国民政府的独裁本质逐渐暴露时,干脆做起诸事不管的甩手掌柜,以此表达对国民政府的不满。

但1913年的杨昌济对谭延闿其后的种种经历自然不会有机会了解,此时的湖南诸事繁杂,政令军令尚不统一,南方革命军与北方北洋军阀之间矛盾重重,对于一心只盼治学明理的杨昌济而言,此时出任一省教育司长之职显然不是合适的选择。

1914年,杨昌济赴任湖南高师进行讲学,又在第一师范兼任修身、教育两学科教员。是的,这个第一师范即是近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湖南第一师范,有一个叫“毛润之”的高个子俊俏青年已经在这里等了杨昌济许久了。

这一年,毛泽东21岁,杨昌济43岁。

03

杨昌济的执教风格,一言以蔽之,则是“融汇古今中外,致力薪火相传”。尤其以哲学、伦理等科目,对小我讲求经世致用,对大我讲求民族大义,对人生于世讲求立志、修身、德业俱全。更为难得的是,尽管理学之说出自程朱旧说,杨昌济却能清醒地剥离其中的封建色彩,而保留其中进步、积极的一面。这样实用与理想并肩的思想很是获得青年学子们的欢迎。

而在时常前来旁听杨昌济讲课的学生们中,毛泽东受杨昌济的影响最大,也最受杨昌济重视。

依稀记得笔者在学生时代观看的一部历史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剧中一位名为瞿恩的角色在笔者看来魅力无穷,这是一个在理想与信仰上给主人公以精神指导的革命导师形象。

杨昌济是谁_杨昌济个人资料

他有一句名言:世上的理想有两种,一种是我实现了我的理想,一种是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纵然牺牲了我的生命。此话给年轻迷茫的主人公以强烈的精神震撼,也给屏幕外的观众以深刻的震撼。

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呢?对于正在成长中的毛泽东而言,杨昌济深邃而极具魅力的理性与思想,正如剧中瞿恩之于主人公一般,给予毛泽东以极大的精神与信念支撑。

在笔者阅读毛选的过程中,时时能从书中找到杨昌济影响的痕迹,例如对事物本质的探寻,对务实与经视道理的追求。对一位老师而言,内心最大的骄傲即是,学生融会贯通了自己的思想,以致远远超越、升华了自己的思想。

1915年,湖南第一师范一度想要开除毛泽东这个“刺儿头”,最终还是在杨昌济的力保之下不了了之。到了1917年,随着新文化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杨昌济又向《新青年》杂志推荐毛泽东的作品,让毛泽东的思想文笔初次在世人面前崭露头角。在回忆这位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学生时,经历了一辈子大风大浪的杨昌济郑重地评价他:“海内人才,前程远大!”

杨昌济是谁_杨昌济个人资料

04

1918年,应蔡元培邀请,杨昌济北上北平,赶赴北大担任伦理学教授。恰逢此时,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们正筹备前往法国留学。

为了帮助学生们筹措经费,杨昌济推荐毛泽东来到北大图书馆工作。在这里,毛泽东与杨昌济之女杨开慧相识相恋,这又是另一个曲折而凄美的故事了。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牵动着举国上下有识之士的心弦。杨昌济于激动之下挥笔写下《告学生》之雄文,对青年学子致以热切的期望。

这也是杨昌济能为青年们做出的最后的努力。1920年,杨昌济重病入院,弥留之际,他还在给友人的信中盛赞毛泽东的才华,并认定日后国家若是有难,应当重用。

而风雨飘摇下的旧中国并没有给毛泽东以重用的选项,他将带着老师杨昌济教予他的珍贵的知识,用自己的双手去撕破黎明前的黑暗,打碎旧的社会,缔造一个全新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