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金花是谁_赛金花的传奇一生
光绪十三年的一天,状元洪钧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只因这一天是新郎官洪钧纳三姨太的好日子。
喜庆的锣鼓声中,一盏盏红纱灯引着一顶绿呢轿进入了洪家大宅。轿子落地后,里面走出一位十五六岁的花季少女,这便是洪钧新纳的姨太太“梦鸾”。
此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位新入门的姨太太,即将开启一段彪悍人生,在晚清历史上留下无数动人传说。
01公使夫人
洪钧的新姨太太原名赵彩云,是苏州花船上的清倌人。虽说出身风尘之地,可赵彩云却一直坚持“卖艺不卖身”,渐渐靠着精湛技艺与姣好容颜,成为了苏州名妓。
光绪十二年,洪钧在前往苏州的途中偶遇赵彩云。两人刚一见面,洪钧就深深地迷上了赵彩云的颜值,暗暗发誓定要为赵彩云赎身。次年,洪钧不顾自家书香门第,顶着舆论压力坚持纳赵彩云为妾,并给赵彩云改名为“梦鸾”。
改名为梦鸾的赵彩云刚刚嫁入洪家,洪钧就被朝廷为任命为德、奥、俄、荷四国公使。按照惯例,洪钧可以与正室夫人一起出使欧洲,但洪夫人生性腼腆内向,不愿随洪钧出访,却又不想因此失礼于外宾。
为了寻求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洪夫人不禁把目光投向了年轻活泼的赵彩云。若是赵彩云能够假扮正室夫人,一切的难题不就全都迎刃而解了吗?
一念及此,洪夫人立刻唤来赵彩云,命令她以公使夫人的名义,穿着全套诰命服饰,作为自己的替身陪同洪钧出国访问。
赵彩云就这么成了人们眼中的“公使夫人”,她随同洪钧先后前往圣彼得堡、日内瓦等多地进行外事活动,还在柏林居住期间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德语。
靠着勤劳聪慧与美貌,赵彩云一边精心打理洪钧的生活起居,一边以“公使夫人”的身份纵横欧洲贵族社交圈。这两项艰巨的工作,赵彩云完成的十分出色,洪钧对赵彩云打理家务异常满意,两人的感情与日俱增,而欧洲贵妇们也纷纷将赵彩云拉进朋友圈,就连德皇威廉二世与皇后奥古斯塔·维多利亚也将赵彩云奉为座上宾。
可惜,好景不长。光绪十八年,洪钧任职期满回国,赵彩云默默脱下夫人的诰命服,重新做回洪家的小妾。然而,仅仅一年之后,赵彩云尚未在洪家的后宫团里站稳脚跟,洪钧就因病逝世,留下赵彩云一人独自面对洪夫人的“家庭风暴”。
洪夫人为了保全洪家的财产,将赵彩云赶出了家门。赵彩云无奈之下,只得重操旧业,她在上海二马路鼎丰里旁的彦丰里租了房子,以状元夫人和公使夫人为招牌,再度踏入风尘中。
出于猎奇的心理,上海的达官贵人们都想一睹状元夫人的风采,纷纷光顾赵彩云的“书寓”,一时间,赵彩云门前客如云来,日进斗金。
谁曾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状元夫人”的噱头为赵彩云赢得了客源,却也刺痛了苏州另一位状元陆润庠的玻璃心。想来在陆状元看来,赵彩云打着“状元夫人”的旗号,分明就是暗中讽刺自己这个状元郎,头顶着一片绿油油的大草原。
于是,忍无可忍的陆润庠索性联合上海知府,将赵彩云赶去天津。面对命运的捉弄,赵彩云只能顺从命运的安排,努力在天津扎下根来。她很快调整好状态,在天津的闹市区租下房屋,挂牌“赛金花书寓”,并改名“赛金花”,重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从此,世上再无赵彩云,只有名妓赛金花。
02救国护民
赛金花一到天津,就搅动了京津两地的风月场。名士孙作舟主动给赛金花撑场子,京城名儒、巨商卢玉舫更是与赛金花结拜兄弟,助力赛金花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不仅如此,户部尚书杨立山也十分推崇赛金花,初次见面就给了赛金花千两白银的见面礼。由于杨立山与卢玉舫是好友,赛金花又曾与卢玉舫结拜,因此赛金花多了个威风八面的称号——赛二爷。
春去秋来,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1900年,列强的枪炮声打破了京城的平静,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惶西遁,根本无暇看一眼身后的百姓。
值此危难之际,赛金花站了出来。她用一口流利的德语,请求德国士兵不要烧杀抢掠,饶过无辜的百姓,而当她得知德国士兵此次侵华的原因之一是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街头遇害后,赛金花又找到公使夫人,苦口婆心地一番劝说,总算让公使夫人答应不再找慈禧报仇,改为替克林德立一座石碑。
赛金花的这番壮举,虽然只记录在野史杂谈之中,却丝毫不影响她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九天护国娘娘”。晚清文人曾朴,还特地以赛金花为原型,创作了长篇小说《孽海花》,绘声绘色地描述赛金花与德军统帅瓦德西是旧相识,两人在北京重逢后,赛金花巧施美人计,劝瓦德西不要滥杀无辜,瓦德西念及旧情,欣然应允,从而让赛金花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议和人臣赛二爷”。
不过,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赛金花在庚子国难时的种种作为,不过是赛金花在当时的环境下,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处理事情的方式,目的是维系自己的生意,与拯救百姓云云全不相干,西方列强也不可能因为赛金花的三言两语,就改变对华政策。
种种争议,让赛金花拥有了众多标签,有人说她是巾帼英雄,也有人说她是精明的生意人,但无论如何,一百多年前的那个至暗时刻,赛金花终究迎着疾风骤雨走了出来,拼尽全力与外国列强交涉。
虽然我们并不知道,赛金花做这些事情时的心理活动究竟如何,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帝后西逃,万马齐喑的时候,赛金花曾用尽自己的力量,为华夏大地争取和平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