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什么是老子军_老子军抗日武装简介

时间:2022-09-30 11:43:03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无数爱国志士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中。在拿起武器保家卫国的力量中,有一支队伍十分特殊,他们是一群花甲老人,他们光荣地组建起

什么是老子军_老子军抗日武装简介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无数爱国志士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中。在拿起武器保家卫国的力量中,有一支队伍十分特殊,他们是一群花甲老人,他们光荣地组建起了抗日“老子军”。带头的两位老人,一位叫张一麐,另一位叫李根源。

01 苏州遇至交

张一麐出生于1867年,苏州人。他自幼聪慧过人,12岁考中秀才,16岁成了举人。1903年,张一麐被湖广总督张之洞看中,入选了为特殊人才专设的“经济特科”,后来被袁世凯纳入麾下,成为其幕僚。

1917年,张一麐退隐苏州,投身社会文化教育事业。正是在这里,他遇见了李根源。

什么是老子军_老子军抗日武装简介

李根源生于1879年,云南腾越人,他从小习武,19岁成为秀才。1904年李根源前往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了云南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任教时遇到了学生朱德,成为其恩师。

1923年,李根源退出政坛,举家来到了苏州。

同住苏州城,都看不惯腐败的北洋政府,也一样是气愤卸职,张一麐与李根源志趣相投,相见恨晚,交往日渐密切。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已经70岁高龄的张一麐惊闻此消息,再也坐不住了。当时58岁的李根源正在做阑尾炎手术,得知消息后他马上提出要求:“让我出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两位老人一致决定:重出江湖,投身抗战事业,再为国家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什么是老子军_老子军抗日武装简介

张一麐和李根源联手创办了《斗报周刊》,刊登各种论著、短文和游记,宣传抗日救亡,张一麐亲自撰写了发刊词,同时呼吁当局“不不抵抗,不签订丧权辱国之条约,不压制舆论”。该刊一经面世,立即引起了很大反响。

同年8月,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战火烧到了上海。形势危急,张一麐、李根源两人一合计,萌生了成立一支武装力量的想法。

他们认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的暴行惨无人道,在这种时刻更应该保护好年轻人,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有力出力,有命出命,作为老年人,同样可以像年轻人那样去战斗。

02 组建“老子军”

张一麐、李根源决定向老年人发起倡议,筹建由各界老年爱国人士组成的“老子军”。

之所以叫“老子军”,是因为北宋时期的范仲淹是苏州名人,他还曾经在陕西做官,主持过西夏防务。由于范仲淹治军能力出色,西夏人便尊称他为“小范老子”,赞其“胸有十万甲兵”。张一麐、李根源借以“老子军”的名称,表达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效法先贤之志”的鲜明态度。

什么是老子军_老子军抗日武装简介

经过紧张筹备,1937年9月,张一麐、李根源拟定了“老子军”成立宣言和各项军规,刊登在报刊上,向社会大众公开宣告:少者、壮者前程远大,来日方长,若过多不必要的牺牲,未免可惜;老者年事已足,可以代青壮年去完成,庇护后世子孙,是老者的天职。

按照“老子军”的规定,全国老年男性均可参加,满60岁以上为正式军,55岁至59岁者为预备军,50岁至54岁为续备军。凡有吸食鸦片、投降过日本人等“黑历史”的,一律禁止加入。

在职责分工一项中,规定成员在前线可以冲锋陷阵、与敌人近距离搏斗,可以埋设地雷、发动机关、破坏敌人军事设施,还可以揭发和制裁汉奸、卖国贼等等。总之,只要老年人能够办得到的,都应该主动担当。

“老子军”宣言和规则一经公布,他们就推举马相伯为军统,即总司令。马相伯作为复旦大学的创始人,德高望重,虽然他当时98岁高龄,已近期颐之年,还是爽快接下了这份职务。

之后又认命张一麐为副军统,李恒升为军需长,李根源为参谋长。向社会宣传“老子军”的同时,张一麐这样定义自己:“我是一个70多岁的青年!”

什么是老子军_老子军抗日武装简介

得知“老子军”招募成员的消息,全国各地爱国老人喜形于色,纷纷写信报名参加。连不少妇女儿童也受到感染,要求加入这支队伍。一时之间,“老子军”的名声传遍了大江南北。

03 拳拳爱国心

不久之后,“老子军”之事传到了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得知消息,专门致电张一麐、李根源,首先称赞他们“壮气磅礴,足以振厉国人”,但同时指出,考虑到老人们年事已高,已经不适合上战场,并以“军事组织,贵在严整,军事名称,未可轻用”的理由进行了劝止。

蒋介石的一纸电文,让“老子军”遭遇难产,经未建成,终成憾事。虽然“老子军”没有成功站上沙场,但是张一麐、李根源一行人的赤子之心与爱国义举,提振了士气,鼓舞了民心,更加激发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对于张一麐、李根源来说,没能亲自上战场杀敌报国,无异于人生的一大遗憾,但是他们也以另一种方式做着贡献。在整个抗战初期,两人组织起了苏州抗日治安会,利用自身的名望募集资金、粮食、药品和衣物,送往前线支援抗日。

什么是老子军_老子军抗日武装简介

他们还在苏州成立了救护会、红十字会、临时医院,先后救治5万余名伤兵,收容难民15万人,安葬阵亡将士遗体1200多具。

苏州沦陷后,张一麐兑现先前承诺“决与苏州共存亡”,留下来继续参与抗日斗争。后来日军邀请他出任伪维持会主席,张一麐严词拒绝,剃发为僧,隐居于苏州西郊的穹窿山。

外界有传闻说张一麐投井自尽了,事实上他依然在寺庙中积极组织抗日。直到家人骗他去另一处游击队抗日据点时,张一麐才离开了苏州。

1938年,张一麐辗转来到了重庆。而同一年,李根源接受调任回到云南,在家乡这片土地上,拼尽全力抗击日军、保卫怒江。

什么是老子军_老子军抗日武装简介

1943年10月,张一麐因病逝世于重庆,享年76岁。董必武写挽联曰“反对帝制,拥护共和,竟以去就争,大节凛然不可犯。”抗战结束后,张氏族人将张一麐的遗体迁回家乡苏州,安葬在了穹窿山上。

1965年7月,李根源在北京去世,享年86岁,他的学生朱德亲自主持了追悼会。按照李根源的遗愿,他的骨灰被安葬在了苏州藏书小王山。

时光流转,缘分再续,昔日战友李根源与张一麐,又都回到了同一个地方,回到了这座曾经并肩战斗过的苏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