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蔚山之战怎么回事_蔚山之战的历史真相

时间:2022-09-30 12:19:34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1592年开始的万历朝鲜战争是16世纪末东亚最大的一场国际战争。 到了1597年日本再次侵略朝鲜,中国又派出援朝军队,日军开始被迫撤退。日军右军撤退到庆尚道以后,日军左军也几乎

1592年开始的万历朝鲜战争是16世纪末东亚最大的一场国际战争。到了1597年日本再次侵略朝鲜,中国又派出援朝军队,日军开始被迫撤退。日军右军撤退到庆尚道以后,日军左军也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撤军。在左右两军撤军以后,日军在朝鲜仅能够保得全罗道的顺天城,以及庆尚南道的一些城池和岛屿,已经是在朝鲜的边陲地带了。庆尚南道的蔚山城(加藤清正守)、彦阳城(浅野幸长守)、梁山城(黑田长政守)三城,构成了日军抵御明军南下的第一道防线。1597年十二月,明军组织大军,动员4万多人马,分军为三协,经理杨镐、提督麻贵皆披甲上阵,督军围剿加藤清正所在的蔚山城,发起了蔚山战役。

蔚山之战怎么回事_蔚山之战的历史真相

明人诸葛元声的《两朝平攘录》一书记载,明军为发起蔚山战役,投入了大量的火器,一共有“大将军炮一千二百四十四位、火箭十一万八千支、火药六万九千七百四十五斤、大小铅子一百七十九万六千九百六十七斤,皆辽阳分守张登云运。至于三眼铳、铁须筤、闷棍、火炮、火筒、团牌、佛郎机等器,皆倭所深畏者,无一不备,其粮饷足供一月”。不过,这一个记载严重夸大了明军在火器投入上的数量和种类,并不能视作事实。一个可以拿来参考的例子是在1593年的第二次平壤之战前夕,宋应昌指示李如松攻打平壤城时,要配备十几门大将军炮。况且,每门大将军炮至少需要20名习惯使用火器的铁炮手。如果蔚山战役投入1224门天字大将军炮,则明军至少需要炮手24480名,几乎占4万多明军的一半,这一数字显然太夸张了。

蔚山战役从1597年的十二月打到1598年的一月初,时间总共持续了十几天。在这一段时间内,蔚山城被明军攻陷,城内日军退据蔚山城后方的岛山城。此城不比蔚山城,明军仰攻难克,在长期攻坚战中付出了较大损伤。至1598年一月初,日军援军自西生浦集结,从陆路和海陆出发,救援坐困孤城的加藤清正。在此之前十几天的时间内,加藤清正被明军长期围困,缺乏粮食、水,城内的士兵们只好杀死马匹、喝马血,再不济的,就只能饮雨水,甚至是自己的尿水。据朝鲜人的记载,加藤清正当时甚至到了将要自杀的地步。

蔚山之战怎么回事_蔚山之战的历史真相

但日军援军登陆以后,杨镐错估了日军兵力有6万人(实际上是1.3万人),且认为明军长期攻坚已经很疲惫,如今又面临日军腹背夹攻的威胁,于是下令明军撤军。日军援军当中打先阵的是黑田长政、蜂须贺家政,他们二人不敢进逼明军,没有与明军发生实质性的战斗。杨镐的主力部队最后安然无恙,得以撤退,没有太大的损伤,但仍然有一部分来不及撤走的明军别动队受到日军攻击,损伤较大。而日军在长期的守城战中,也付出了相当大的损伤。关于明军和日军在蔚山战役的损失,存有许多种说法,在明军的损伤数字中,以死亡2万人的说法最为出名,这是由于《明史·杨镐传》的广泛影响,原文记载:“诸营上军籍,士卒死亡殆二万,镐大怒,屏不奏,止称百余人”。这一数字来源于后人阅读《明神宗实录》时添加的眉批,后被《明史·杨镐传》的作者给引用了,并非《明神宗实录》原本就有的记录。事实上,连弹劾杨镐的言官丁应泰,也只说蔚山之役阵亡了1万人,没有说2万人。即便是日本人的记录,普遍的说法也是明军阵亡了1.3万多人,没有2万人那么多。在蔚山战役结束以后,朝鲜人就特地调查过明军的实际损伤数字,替杨镐辩诬,他们当时计算出的数字是阵亡千余人、受伤约3000人,这一数字应该最为真实。

至于日军的损伤情况,朝鲜史料《宣庙中兴志》的记载最夸张,称日军被烧死、斩首的一共有1万多人,但1万人已经是当时加藤清正军团的全部兵力,这一说法自然不是事实。明朝经略邢玠在官方报告中,提到整个蔚山战役,明军一共斩首日军1200百级,这一数字应该体现的是事实。日本方面,在《大河内秀元朝鲜记》的记录中,提到了日军在蔚山战役中一共阵亡2800人,这一数字超过了邢玠的报告,应该是将城内因缺粮乏食而死的日军也计算在内了。日本人自己都做出如此之高的损失人数报告,没理由不相信这是事实。

蔚山之战怎么回事_蔚山之战的历史真相

明军在蔚山之役败退以后,撤退到了庆州。战败的明军,军纪变得难以约束,将卒多不检点,开始到处生事。驻扎安东的宣、大兵马和提督麻贵麾下的鞑兵,军纪尤其败坏,他们以向朝鲜人索取马草为名,四出掳掠街巷,甚至抢劫、强奸朝鲜妇女。因为这一部分明军的暴行,远近的居民闻风而逃,三四十里之内,居民人家一空,极为骇惨。也有的明军窜入村落,搜刮民财、强奸村妇,甚至无端杀害朝鲜百姓,与日军的暴行毫无二致。有村妇号哭道:“自己忍饥挨饿、提供军饷,就是希望能看见平定贼乱的一天,今天反而看到这样一副场景,哪里还可期盼有求生之路?”闻者不禁为之恻然。

但战争中的朝鲜人也非全是正义之辈。约同一时间,日军派出一些细作侦察明军的动向。明军副总兵吴惟忠及时发觉,捕获了日军细作数人,将这些人押解到经理杨镐处,由杨镐亲自审问。据日本细作供称,日军在之前蔚山战役派出的援军并非全部都是真日本人:陆军援军是由数千名朝鲜人协同数百名日本人,多张旗帜、以作声势而已;水军援军则除了大船上有五六个日本人以外,其余都是朝鲜人。杨镐反复审问被俘虏的日军细作,对此感到震怒,怒斥道:“高丽可恶!”

在杨镐的这一声怒斥中,蔚山战役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对明军在蔚山之役的结果,明人诸葛元声在《两朝平攘录》一书内有段非常差的评价,认为:“是役也,谋之经年,已倾海内全力,合朝鲜通国之众,而卒无成功,贻笑远人,可慨已。”《明史》也沿用了诸葛元声的这一个说法。但是,这一种评价是极其不正确的。尽管日军在蔚山之役获胜,是达到了解救加藤清正、击退明军的目的,但此战还是对日军造成了极其之大的心理震慑。

蔚山之战怎么回事_蔚山之战的历史真相

在蔚山战役依旧是“获胜”的前提下,在朝鲜的日本诸大名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日军撑不了太长时间了,为此诸大名提出了全面收缩战线的议案。一月九日,在朝大名派遣使者渡海,送信给丰臣秀吉,信件中提出了撤守全罗道顺天城、庆尚道蔚山城的议案。顺天城为此时日军在朝鲜最西部的据点,蔚山城为此时日军在朝鲜最东部的据点,侵朝日军已经感觉到保不住这两个城了。

同月二十一日,丰臣秀吉收到信。他对在朝日军大名提出的这一个议案感到非常不满,在写给毛利秀元的回信中,直斥这一提案是胆小、怯懦之举。但由于现实的打击,在朝日军大名并没有放弃这一诉求。同月二十六日,宇喜多秀家、毛利秀元、蜂须贺家政、生驹一正、藤堂高虎、胁坂安治、菅三郎兵卫尉、松岛彦右卫门尉、菅右卫门人、山口宗永、中川秀成、池田秀雄、长宗我部元亲等十三位在朝大名联名写信给石田三成、长束正家、增田长盛、前田玄以这四位奉行,通过他们将相关意见转达给丰臣秀吉,第二次向秀吉提出了在朝鲜缩小战线的议案。

蔚山之战怎么回事_蔚山之战的历史真相

宇喜多秀家、毛利秀元等人由于“蔚山、顺天、梁山斗出敌地,难以守御”这一原因,对日军当前面临的局势非常不乐观,在书信中向石田三成、长束正家、增田长盛、前田玄以这四位奉行说道:

去年赤国之役,会议于井邑,拟定各人守城及兵数,得旨而施行。及明兵攻蔚山,始知其广阔难守。且蔚山道险,隔绝山河,赴救甚难。至于顺天,加以海湾水浅,船不达岸,海陆皆阻。故欲弃二城,徙岛津父子(指岛津义弘、岛津忠恒父子)于固城,而使清正守西生浦,行长守泗川。

西生、固城,城垒不固,请留安艺宰相(指毛利秀元)众五千人,修筑西生;备前纳言(指宇喜多秀家)、藤堂佐州(指藤堂高虎)之众修筑固城。顺天既弃,南海不须防备,使宗对州(指宗义智)坚守唐岛足矣。又梁山之与釜山,中间阻层岭,往来尤艰。而加德浦当东西交通之冲,大河入海之口,而从无城垒。不如弃梁山,使安艺宰相城于加德,徙黑田长政使守之。唯三城之弃,行长、义智不可,故欲得旨而后决之,伏乞裁决。如各城堑垒,初以为峻固。及受明兵,知其有缺,使守将服工役之半,努完缮之,勿有蹉跌。

这套议案的中心内容是:守蔚山城的加藤清正放弃蔚山城,后撤至西生浦;守顺天城的小西行长放弃顺天城,后撤至泗川城,在弃置顺天城以后,也弃守了靠近顺天城的南海岛;守泗川城的岛津义弘,则从泗川城后撤至固城;守梁山城的黑田长政放弃梁山城,后撤至加德岛。在这套议案中,宇喜多秀家等人计划放弃庆尚道最前线的蔚山城、梁山城两城,还有全罗道仅剩下的顺天城,以及靠近顺天城的庆尚道南海岛,全面撤退至朝鲜庆尚南道最沿岸、最靠海的地带。

除了上一次提出放弃的蔚山城、顺天城外,此次提案又建议放弃梁山城、南海岛,可见日军侵朝的势头至此已经大为消退,陷入了事实上的败局。

蔚山之战怎么回事_蔚山之战的历史真相

丰臣秀吉第二次得到在朝大名提出的战线收缩请求后,仍非常不悦,回信说:

审来意,欲撤蔚山、梁山、顺天三城。不先取旨,而先有陈请,甚无谓也。往年朝鲜因沈游击(指沈惟敬)谢罪,虑将士劳苦,方使退据沿海城砦,厚蓄其力,两三年一出兵焚掠。至于后役,禀请守备事宜,其地未尝目击,故使随宜措置。今察其所为,初乘敌弱,广设区域,忽复减绌,欲弃前功。夫杨镐之攻蔚山,合明韩二国之兵,攻堑垒浅单,粮仗竭乏之,孤城犹且不能克,自溃而走。以我兵之勇,当乌集瓦合之众,正当飙驰电击,以歼灭之。今乃致其逃逸,且欲弃守自退,何其萎靡不振之甚也!深湟高垒,以严防备,将士之任也。至于军中所须,粮食兵仗,照数支给。既已发送,又有功将士,皆沾厚赏。然则出力城守,岂得不自任?守备既固,将士自任,一二城砦何难保之有?其梁山城,存之无益于势,撤而徙于加德其可也。

丰臣秀吉的大致意思,是对宇喜多秀家等人提出的撤守蔚山城、梁山城、顺天城这一议案感到非常不满,认为在朝日军不仅没能对明军穷追猛打、将其歼灭,反而欲弃守自退,实在是自灭威风。秀吉还认为,将士守城是本分,保得一二城砦并没有什么太大困难。但面对朝鲜战场的不顺利,他多少还是有所动摇,最终同意了撤守梁山一城,将驻守此城的日军徙至更后方的加德岛。

虽然蔚山战役从战术上的最后结果看是明军败退,但是在战略角度上,日军不但没能因此战的结束取得优势,相反有一路溃退之势。在事实上,这也暴露出了日本战国军队在远离本土作战时的不堪一击。更直白地说,这反映出日本战国军队总体还是很虚弱的。即使明朝军队打了败仗,日本战国军队也只能非常被动地收缩战线,仅能保得朝鲜沿海数城。

蔚山之战怎么回事_蔚山之战的历史真相

不过,正由于丰臣秀吉驳回了在朝日本大名请求的撤守蔚山、顺天议案,让明人在蔚山战役后,对日军依旧不敢大意,误认为日军大势依旧,仍能与明军相持很长时间、坐困明军。正如海防边备参议梁祖龄对经理杨镐说:“照今倭奴蔚山之败,虽遭大挫,而行长、清正等酋尚雄据全庆,负山依海,联络坚城,以缓局老我。”由此说来,宇喜多秀家等人也可谓阴差阳错,没让明军发现日军的底子。

虽然在蔚山之役结束以后,明军又与日军相持了很长时间,此后发生了无数小规模、中等规模的战斗,和第二次蔚山之战、泗川之战、顺天之战、露梁海战等大型战役,一直熬到了1598年的年底,才终于将日军完全驱逐出朝鲜。但实质上,蔚山之役已经奠定了日军从朝鲜退兵的基础。即便是丰臣秀吉本人,当时也已经很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丰臣秀吉原先已经破例允许日军弃守梁山城,将此城守军后撤至朝鲜最南端的加德岛,在同意弃守梁山城几个月以后,丰臣秀吉干脆下令将加德岛也放弃了,可见其已经灰心丧气了。

同年五月,丰臣秀吉又下令将侵略朝鲜的日军总大将小早川秀秋和毛利秀元等将召回国,只留下一部分军队继续待在朝鲜。可见,在丰臣秀吉尚且活着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准备从朝鲜撤军的事情了。3个月后的八月,丰臣秀吉,这一个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的日本“三岛岛主”,离开了人世。据岛津家的《征韩录》记载,直到临死之际,丰臣秀吉还惦记着从朝鲜撤军的事情。年底的十二月,在朝日军尽数被明军驱逐,扬帆归航,渡海逃回了日本,万历朝鲜战争也就此结束。

蔚山之战怎么回事_蔚山之战的历史真相

清朝编纂的《明史·朝鲜传》云:“自倭乱朝鲜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中朝与属国迄无胜算,至关白死而祸始息。”这段话在当今广泛流传,使人们对万历援朝做出了相当负面的评价,认为明朝为救援朝鲜而死亡数十万人,直到丰臣秀吉死亡,明朝才得以免去这场灾祸。但这一番话是完全错误的,不但明朝没有在朝鲜“丧师数十万”,而且丰臣秀吉对他侵略朝鲜的行为感到难以为继,准备结束在朝鲜的战争,也是他活着时候的事情。在死亡之前几个月,丰臣秀吉就已经着手逐渐从朝鲜撤兵了,并且同意弃守梁山城和加德岛,这些都是退缩的姿态。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奠定日军败局的,并不是最后的露梁海战,而是蔚山之役。再往前追溯,早在1592年的第一次平壤之战,侵朝日军就已经露出失败的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