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反映了什么_木兰诗的创作背景与艺术特色
北方人的性格相对来说更为粗犷,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不拘小节。说话的时候不喜欢拐弯抹角,因为直来直去才会符合他们的性格特点。虽然有的时候这种性格很容易得罪人。但是与他们深入交往之后就会发现,这种粗犷的性格背后原来隐藏着直率与真诚。
从公元386年-公元581年大约195年的时间里,曾出现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作为与南方四朝并立对峙的割据政权,从北魏统一北方开始一直到隋朝建立,才终于结束了南北对峙的混乱局面。至此结束了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在很多后世史官的笔下,基本上都认可尊南朝为正统的说法。这主要是因为南朝皆为汉族人建立的政权。但是唐朝官修正史之时却将南北朝共尊为正统。笔者认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北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其实也十分重要。
相比较于南朝而言北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可以说与南朝根本不可能同日而语。单从文化角度去分析可以发现,北朝民歌现存数量不过60多首。而且还是由南朝乐府机构,经过整理、收录之后才能得以流传后世。
从这一点上来看北朝文化发展,不仅没有达到过繁荣阶段,而且还差一点成为沧海遗珠。但如果从现存北朝民歌来看,其实也不乏充满北朝文化特色的经典诗作。《敕勒歌》、《木兰诗》、《企喻歌》、《琅琊王》等,不仅朗朗上口而且也具有一定文学价值。
《木兰诗》创作背景与艺术特色
《木兰诗》最早收录于宋代文学家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作为一首创作于北朝末期的长篇叙事民歌。它不仅是北朝民歌中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乐府诗中传诵年代最为久远的名篇。
1.《木兰诗》创作背景
北朝民歌顾名思义就是在民间流传甚广的诗歌。《木兰诗》就是当时广为流传的民间诗歌之一,《木兰诗》在不断流传的过程中,受到了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他们也曾根据实际需求将其进行了改编与润色。
但从整体上来看并没有改变其民歌性质,以及容易背诵和传唱的基本属性。实际上关于《木兰诗》的诞生年代,一直都是很多文人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这首诗最早辑录于《古今乐录》,这是一部由南朝陈代沙门智匠所编纂的文学典籍。
但是经过后世考证《古今乐录》中,并没有关于《木兰诗》的记载。所以笔者认为通过这部已经伊始的典籍,就认为这首北朝民歌产生于陈代之前,未免有一些过于武断。而且据可靠史料记载《木兰诗》是初唐时期出现的民歌。
这些争论以及相关史料记载,不仅没有解开《木兰诗》的产生时代,反而还给大家造成了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无论如何现在很多专家已经公认,《木兰诗》就是一首产生于北朝时期的民歌。而且还是一首流传度最为广泛,最能反映出北朝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
2.《木兰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木兰诗》作为一首长篇叙事长诗,记述了木兰从军之前的心理活动。因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所以木兰才会下定决心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随后描写了从军之时的心酸,以及征战沙场时的凶险与九死一生。
木兰在打败敌军凯旋回朝之后,“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但是“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回到家乡后的木兰“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木兰不爱武装爱红妆。
实际上《木兰诗》中所描写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如果从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来看,实际上写的是对战争的厌恶,以及木兰不慕权贵的高尚品格。同时也反映出了生活在当时社会中的老百姓,并不希望拥有所谓的高官厚禄,只希望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2.《木兰诗》经典诗句赏析
(1)代父从军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可汗的征兵令一道又一道,但是木兰却因为没有兄长而发愁。为了不让年迈的父亲遭受征战之苦,木兰下定决心替父从军。
(2)行军时的孤苦心情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参军之后的木兰内心极为孤苦。但是相比较于见不到爹娘来说,这一切反而显得微不足道。
(3)身经百战九死一生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万里行军翻越了一座座山隘只为了尽快奔赴战场。天寒地冻的北方寒风刺骨,清冷的月光洒落在将士们的铁甲上。将士们在多达数百次的战争中死伤无数。十年之后能够活着回到故土的人都称得上是壮士。
(4)重拾女儿妆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辞官归乡的木兰打开闺房大门坐在久违的床上。脱下曾陪她身经百战的战袍,穿上她梦寐以求的女儿装。坐在靠窗户的梳妆台前梳起女孩的发型,对着镜子在前额上贴花黄。
结 语
《木兰诗》不仅是北朝民歌中的经典之作,而且也是古代诗歌文化中的精粹。作为一首长篇叙事长诗,不仅写出了木兰代父从军的全过程,而且也表达了当时战争的残酷性。为了能够稳定国家根据统治者不断发动战争,处于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则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笔者认为,《木兰诗》不仅写出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经历和归乡之后的心情。
同时也从侧面展示出了当时社会的现状。战争频繁、兵役繁重、民不聊生,虽然得胜归朝之时统治者曾赐予木兰官职,但是那些死在战场的士兵却也化成黄土随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