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出门千里不拿针什么意思_出门千里不拿针的典故

时间:2022-10-04 09:55:32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人常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突然独自在外,难免有诸多不便。 古代,出门远行是件大事,一般人宁可一辈子呆在同一个地方,因为真的可能会

人常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突然独自在外,难免有诸多不便。

古代,出门远行是件大事,一般人宁可一辈子呆在同一个地方,因为真的可能会因此丢掉性命。

俗语说:“出门千里不拿针”,针,乃细小、尖锐之物,在外独处,难免有衣物破损,此时针的作用就很大。

尤其是长期在外的游子,生活工具要备足。然而古人又说,出门在外不要拿针,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三点原因很有道理。

出门千里不拿针什么意思_出门千里不拿针的典故

一、不拿针是为了“放下”

放下,是一种心态的选择,一门心灵的学问,一种生活的智慧;学会放下,很难。人大多是贪婪的,总想拥有一切,结果到头来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人这一辈子是一场很长的旅行,开始的时候你会做加法,把越来越多的东西背在身上,后来你会做减法,减到最后,剩下的那唯一的一件东西,就是最重要的。

人生长河里的萍水相逢,往往各自打个旋,便会各自分离。贪恋途中美色,驻足不前,不知放下,白白浪费光阴;贪恋家中温暖,百转千回,不舍离去。那么,远游又有何意义?

出门千里不拿针什么意思_出门千里不拿针的典故

不拿针,就是为了与过去的自己来一场告别。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既然心意已定,就莫要踌躇不前,要知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拖到最后“万事成蹉跎”。

而且,针乃琐碎之事,阻碍一个人前进的,往往就是这些小事。

为王者,既然要征战天下,就不能太顾及儿女情长,该舍弃的就得舍弃。官渡之战,袁绍若不是一心挂念自己病弱的儿子,听一听许攸的良言忠告,或许也不会败得如此之惨。

古人云:男儿志在四方、大丈夫不拘小节。随身带着根绣花针,不像话,显得志短,被人瞧见了恐被笑话。

出门千里不拿针什么意思_出门千里不拿针的典故

二、不拿针是为了“归来”

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古代少有成衣店,多是买了布料回去自己亲手制作,制作者大多为女性,可以是母亲,也可以是妻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寒窗苦读十载。为了一朝能够卖与帝王家,光耀门楣,进京赶考,终是要离乡而去。

倘若真能金榜题名,进入官场,对个人而言,走向人生巅峰,但对千里之外的家乡而言,可能此后十几年间再难见故人。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送离丈夫、儿子,最担心受怕的莫过于时逢战乱。

出门千里不拿针什么意思_出门千里不拿针的典故

冷兵器的时代,人战死率极高。多少热血男儿一去不复还,“可怜无定河边骨”,人都没了,可怜又有何用?

“不拿针”便是要让外出的人牢记,家中还有等待他的人。他可以为国尽忠,血战疆场,可以为民谋福祉,为政一方;但千万不要忘了,家里还有人等着为他缝补衣服,为他制作新衣。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近乡总是情更切。对于今人而言,你是否忙于工作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你是否会因为心烦意乱而不愿面对亲人?

悲歌、远望终究是不够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大丈夫四海可为家,但是再刚强的丈夫,也有心软的那一刻。

如此,不妨回一趟真正的老家,毕竟没有“拿针”不是吗?只愿你归来时,仍是少年。

出门千里不拿针什么意思_出门千里不拿针的典故

三、不拿针是为了“安全”

针,尖锐之器也。心思可如细发,眼神可利如针,寒光毕露,不免让人觉得危险。针虽然细小,但倘若扎的地方不对,是也能让人丧命。

“不拿针”,是为了不有任何一丁点安全隐患。旅途本就危险莫测,古代山河江湖没有那么多规矩可言,绿林好汉、虫蛇猛虎,遇见哪个都不得善终。

所以,不论旅途目的何在,第一要做的便是保证自身安全,针为利器,寓意不详,带着它,包裹背在背上,锋芒在背,让人防不胜防。

出门千里不拿针什么意思_出门千里不拿针的典故

结语

俗语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不如何高深,道理也不如何高妙,但却正是生活中的本质,代表着人们对天时、人文、地理、人情的了解与运用。

俗语:“出门千里不拿针”,每一个人的旅途都很长远,到达终点之前该,放下的就要放下,该注意的也要注意,该回去的时候也要自然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