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是谁_张勇个人简介
在中国的餐饮界,有两位响当当的张勇,他们也同是长江的校友。
一位是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长江企业家学者项目首二班、EMBA14期校友),他从四川简阳的一家小餐厅开始做起,做成了今天的海底捞——中餐连锁企业里市值最高的公司。
另一位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张勇(长江企业家学者6期、EMBA26期校友)。1995年,他在浙江台州创办了餐饮公司新荣记,到今天,新荣记是中国餐饮品牌中收获米其林星级最多的一个。
截至2021年,新荣记旗下各品牌共摘下11颗星,其中包括中国内地第一家米其林三星中餐——新荣记北京新源南路店。一家公司的同一品牌在不同城市均能摘得米其林,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现象。因此,餐饮行业的人开玩笑称张勇和新荣记是“米其林收割机”。
不过,张勇更乐于称自己是一名厨子。
他的前半生兜兜转转,直到50岁才确定自己的天赋所在。他常调侃自己不懂管理不懂企业文化,只懂得如何把菜做得好吃。每开一家店,“把自己的精神和灵魂都放到这家店里面” 。
与创始人的风格一致,新荣记是一家典型的慢公司:26年来新荣记旗下各品牌仅开了30多家店铺。张勇在采访中说,他追求的是每一家店都要与众不同,从菜品、服务到环境,即便这意味着他没有办法高速增长。
在这篇采访中,你将会看到张勇如何又是如何在一个再传统不过的行业,通过极致的产品精神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就。
分享 | 张勇
采访 | 李翔
来源 | 《详谈:张勇》
本文节选、精编自得到详谈系列丛书之一《详谈:张勇》,长江商学院获得到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得到。
01 五十而知天命
李翔:您在开新荣记之前,也就是1995年之前,在做什么?
张勇:做小生意。开汽配店啊之类的,什么生意都做。
但是最后发现做什么都亏。我的命就是开餐馆,我就是厨子的命。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基本上互联网以前,大家做过的生意我全做过。
一路下来之后,你说心灰意冷也好,觉得还是开饭馆好。反而你最不看好的餐馆,它是往上走的。
但是过程里我没有停止对餐馆的投入,因为那时候就喜欢。
我喜欢琢磨菜。到任何地方的时候,总归不会忘记美食,有一些好的想法回去就做,反而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个时候觉得我得认命。高人四十知天命,我们愚钝一点,但是五十岁总该知天命——我还是开饭馆。
所以现在基本上其他所有的生意都不会做了,就是安安心心地把自己的本行生意做好就可以了。
确定(做餐饮)也就是差不多50岁的时候。我今年53岁,1968年的。然后基本上其他的就不玩了。
李翔: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还有点凡尔赛——之前做了一堆事情,但是新荣记也没有耽误。不过这个心路历程很动人。
张勇:对啊。但是我对品牌、品质,不管多少家店,我一直很关注。
我不会说,我做其他生意的时候,我对餐饮就不看重,我还是蛮关注的。
投入的精力的确分散,没想过这个品牌怎么去发展,但是它原有的店,每个店我也会很关注。
02 米其林三星餐厅是如何炼成的
李翔:北京新源南路那家新荣记拿了米其林三星,它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张勇:我当时做设计的时候,整个大厅最漂亮的是靠亮马河那一带,按照正常的中餐设计,实际上那一排都应该做成包厢。
做包厢,我的结构就变成长条形了,那客人的体验就不一样,进了里面,就像进了房间。
所以我当时想,应该把它做成大厅……也就是说,第一我作出了牺牲,我为了一个好餐厅,可以牺牲最好的位置,这个是大家不知道的。
第二,这个餐厅里面所有的餐具都是定制的,从盘子开始,我专门找了人来定制。所有的服装也都是我专门找人定制的。
这个现在大家都能做,但是我做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多人这样做。
还有,我每个月人工、租金二百多万,但我能开业的时候又推了两个多月。
为什么?我觉得节点细节不够好,我不停地在磨。
那里的老总问我,你什么时候能开业?我说什么时候我觉得满意了,什么时候开业。
我的音响那时候已经装好了,不满意,为什么?
音响的声音在大厅里不均匀,这边和那边声音大小不一样。
所以我把它整个拆掉,全部又换成博士的音响,我让它均匀。
我想做出我心中想要的那么一个餐厅,不一定完美,但是我有追求,不是说我开出来做生意就可以了。
我希望我的每个餐厅,新荣记每一家餐厅里都有一个新的亮点,我不是简单的连锁复制,我希望做到一店一用。
只是花钱做一个餐厅的话,全中国的马路上都是,轮不到我。比钱多的话,怎么能轮到我呢?
我花的心思才最重要,我投入的心力、脑力,才最重要。
但是我拿了三星之后,不是说我就是全中国第一了,我还是在不断地做改进,环境不可能拆了重新再装,但一些节点上面的东西还是在做。
做餐厅一定得有魂,有思想。你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可以做决定的人得有自己。
比如做菜,我说我的菜一定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有个性。
我有瑕疵没关系,但一定要让大家觉得你是很用心在做,这个特别重要,是能感受到的。
什么东西都一模一样了,那就变成标准化的常制品了。
03 我是做一个品牌,不是一个连锁品牌
李翔:像京季、芙蓉无双这些品牌,会像新荣记那样在不同的城市开几家店吗?
张勇:我是做一个品牌,不是做一个连锁品牌。我哪怕就一个店,够了,也可以,不需要年年开。
到时候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真的团队成熟了,有好的地方了,战略上可以做,那就做一下。
对我们来说,不是规模、速度,就是品牌,我也没什么速度,没什么规模。
如果你的能力也好、模式也好,真的是做不到,那你就别刻意说我一定要多大多大。所以留个品牌也好。
但是我们该给团队的利益还是要给,不是我一个人吃饱, 不给他们,也不行。
04 家里的味道是不需要大厨的
李翔:针对北京华贸的人群,为什么不开一家荣小馆,而开了一个新的品牌荣季·95?
张勇:第一,我要做一个环境,不是说定位便宜一点,我环境就不讲究,定位不高,也可以好一点。
第二我在做一个改革,厨房里面用家用的灶来做菜。
家用灶有什么好呢?它对厨师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只要会做菜的阿姨都可以做,而不是说一定要大厨来做。家用灶不代表我做出来的东西就不好。
所以我就把厨房改了,现在发现还真的是没问题,我们原有的菜,甚至更高级一点的菜,还是能够用家用灶来做的。所以你看我下面没有什么大厨,有经验的就一个厨师长。
(这家店)没有依赖主厨,我现在这边都是学生和年轻人。虽然开始的时候服务有点乱,但是我觉得我能调,调一两个月,肯定没问题。
所以就是希望用普通人做出一个有意思的餐厅……我们以前在台州最好吃的店,全部是一帮阿姨做出来的。
不是名厨但是要食材好。我一直想,所谓的小酒馆,就是去把家里的味道做出来。家里的味道,是不需要大厨的。
05 中餐一定要到经营品牌的年代了
李翔:现在新店基本都是别人来找的,是吗?
张勇:对,我好像没有主动的。现在我也开不了那么多店……对我现在来说,唯一的就是把品质、品牌做好。
接下来,像我们这种品牌一定是到了从做品牌到经营品牌的阶段。
品牌有了,就做产品,而不是说你不停地开店。
产品做出来才能够牛。但是你产品做得好,没有品牌加持也不行。
我个人觉得中餐一定要到经营品牌的年代了,不是说都是速度和规模。
李翔:您怎么衡量一家店的成功?
张勇:我衡量一个店的成功,现在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它的品牌。
品牌有两种,一种是评比机构赋予你的,比如米其林有没有给你,黑珍珠有没有给你。
第二种我觉得品牌最关键的是口碑,只要口碑好,它生意一定好,生意好了之后,你就不可能不赚钱。
所以我不会说用利润是多少来考核。
06 “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厨子”
李翔:餐饮界都挺推崇您的,您对自己在餐饮界的定位,真实的想法是什么?我看您过去讲自己,都带点调侃的意味。
张勇: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厨子,虽然我不是做厨艺出身,但我觉得自己最喜欢的还是做产品,我也有感觉。
所以我想有人代替我管理的时候,我还是研发食材,去做产品,这是我接下来真正要做的事。
然后是一些企业文化的东西…… 我觉得实际上我们还是有使命愿景价值观的。现在我特别相信,以前我不信的,也没有这个意识。
我觉得自己现在一定要推动大家有使命愿景价值观,不要让其他所有东西迷惑了你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要确定你的企业接下来往哪里发展,不断把大家带回到企业的使命愿景。
这个东西是没人可以代替的。虽然我们企业不大,但是我觉得就算一些大的企业,真的也是要创始人带的。
07 想把八大菜系用我的手做成高大上的品牌
李翔:除了新荣记这个品牌以外,新荣记旗下其实还有一系列的品牌,这个里面有逻辑吗?背后也是定位理论吗?
张勇:有一次我跟西贝的贾国龙,还有莆田的方蜀黍,三个人出去玩。我们三个人坐一辆车,贾国龙开车。
他说,我们现在就三个人,你们说说你们心中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
我回答说,我想把中国的八大菜系,甚至国外的菜系,用我的手把它做成高大上的品牌。
比如湖南菜、川菜,这些在有些人看来都上不了台面的,我想把它做成高大上的。
就是我把它玩一遍,我也不在乎几家店,就为了证明我有这个能力,可以把传统的菜系玩得高大上。
现在我想干吗呢?还是这样。
比如全世界最好的法餐在日本。日本人做的中餐,也是米其林三星。日本人可以把很多国外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还超过人家。
对于我而言,我也是这么想的。湖南菜我不懂,但是我可以学湖南菜,把它变成自己的。
中国最贵的湖南菜,不在湖南,而在北京,在芙蓉无双。
这也是一种情怀吧。你说它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我头脑里面就没有什么商业模式……
这应该就是大家所说的初心吧,就是你心里想什么,第一时间问自己,你想什么。你想钱多,谁不想钱多?傻子都想。
但是真正做事情,我觉得我还是喜欢做这个事情,比如说京季、芙蓉无双,我把它开得足够的牛,这个我心里就觉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