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是谁_刘伯承人物简介
毛泽东感叹他是条龙,
蒋介石长叹手下无人堪比他,
朱德称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是军事的奇才,
陈毅有“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的赞誉,
国民党的将领称他为“战神”。
……
他就是刘伯承。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重庆开州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伟大的军事家和军事教育家。
刘伯承在辛亥革命时参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红军首任参谋长。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1962年指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军事生涯长达50年。一生经历战事无数,几乎从无败绩,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
眼睛看不见了也要上战场
1916年,在讨袁护国斗争中,刘伯承组织起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很快这支队伍发展到两千余人。他率军攻下丰都,在反动军队的反扑他负重伤失去了右眼。然而,由于他指挥有方,作战勇敢,年仅二十四岁的刘伯承落下了川军名将的美称。
因为眼睛伤口的肉开始腐烂,只能做手术。当时,小医院的设备比较简陋。为了保护脑子,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药。医生一刀一刀修割新长出的腐肉,每割一刀都疼痛钻心,令人难以忍受。但刘伯承一直坐在那儿,一动不动,手术前后做了三个多小时,他面不改色。等包扎完毕,医生见他扶着的椅柄上浸满了汗水,就问他很疼吧?刘伯承说:“这算不了什么,才割了74刀嘛,小意思!”
1965年,刘伯承到中苏边境视察,每天看书,视力突然下降。他还患有青光眼,发作时吐得厉害。回到北京后,不到一年时间眼睛就完全看不见了,时年73岁。
但刘伯承还经常跟家人说,将来打起仗来可以当个参谋。他还跟医生讲,你把我眼睛治好给我放大镜,有放大镜再拿着地图我就可以给主席或者给总部当个参谋。
精通兵法,却不囿于书本
刘伯承幼年时就开始练功习武,对老师讲述的《水浒》、《三国》、《说岳全传》等故事中的精彩战斗片断和一些重大战役他都能熟练讲解,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11年,他怀着“救民于水火”的崇高志向,投考了重庆军政府陆军将弁学堂,开始接触军事课程。刘伯承几乎把所有时间和金钱都用在了读书上,他除了学习军事外,还注意学习历史,学习文学。二十四史里的许多文章他都读过;《孙子兵法》既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作,又是中国古代军事著作的精华,他时常翻阅,而且能熟练运用。在创办红军大学期间,他还亲自向学员讲授过《孙子兵法》。
1927年底,刘伯承受党的委派,进入苏联高级步校学习。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又被推荐提前进入了闻名于世界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在苏联学习期间,攻俄语成了一大难关。此时的刘伯承已35岁,但面对语言关却毫不气馁。他常常清晨第一个起床,坐在零下15℃的操场上朗诵,夜晚最后一个入睡。有时,甚至在上厕所、走路时也把单词写在手上背诵,如此,不久便能阅读俄文书籍。
刘伯承借助于俄文,阅读了不少国外的军事论著,大大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军事素养。
回国后,刘伯承元帅在战争间歇翻译了大量的外国军事著作。他译的第一篇处女作是《苏联步兵操典》,后来又陆续翻译了《游击队怎样动作》等数百万字的军事论著,是我国少有的军事翻译家。
刘伯承精通兵法,但他并不囿于书本,而是视实际情况而定,有时甚至利用敌人迷信这些名言,有意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战胜敌人,打了许多漂亮仗。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郑州绥靖公署调集三路大军,分别向嘉祥、巨野、濮阳进攻,企图围歼冀鲁豫野战军于鲁西南地区。刘邓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依据避强击弱原则,立即向濮阳转移。转移途中,获悉国民党军一部由菏泽向鄄城孤军冒进,刘伯承遂当机立断,发起并亲自指挥了鄄城战役,在鄄城以南地区歼敌9000余人。随后又指挥了历时4天的滑县战役,歼灭国民党军第104旅、保安第12纵队全部及第125旅大部共11800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欲打通平汉线占领邯郸的美梦。
刘伯承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部过程。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基本态势下,从游击战到运动战、阵地战,从小规模的战斗到百万大军对阵的大会战;从单一兵种作战到诸兵种联合作战,他都经历过、指挥过。战争的对象、规模、样式和特点都在不断变化,但刘伯承却能以不变应万变。
“三个半”战略家,以奇制胜
刘伯承被看做是中国“三个半”战略家之一,人们常常赞誉他“料敌如神”,敌人也承认他“用兵神妙”;日军和国民党军队甚至组织专人研究刘伯承的战术,却还是败在刘伯承的手下。
刘伯承常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五行”即任务、敌情、我情、地形、时间”,在每次重大战役前,刘伯承都要对这五方面的因素进行认真分析,从而以奇制胜。著名的神头岭战役就是一例。
1938年,日军为配合其津浦作战,以三万余人的兵力向晋南、晋西发动进攻。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刘伯承运用“攻其所必救,歼其救者”的兵法,决定发动神头岭战斗。
神头岭山岭崎岖,地形复杂,公路也是从岭上通过,有的同志认为这种地形道路崎岖、不便于我军行动,而刘伯承却决定以这里作埋伏战的战场,他说,“这里地形复杂,敌人的陆空技术兵种难以施展其长,骑兵也难以左右机动,选择这里,利于我隐蔽、埋伏、而不利于敌军展开回施。”
在具体部署这次伏击战之前,刘伯承亲自到神头岭侦察地形。在兵力部署上,刘伯承在神头岭三面设伏。战斗打响时,由于我军埋伏部队伪装巧妙,在发起攻击前,进山的日军一直没有察觉。当战斗打响后,日军步兵还没来得及展开、骑兵还没上马、炮也没架起来便束手就擒,只十来个小时战斗便结束了。连从潞城赶来增援的日军一○八师团笹尾部队、十六师团林清部队的一千五百余人、除百余人逃脱外,其余全部被一二九师歼灭在神头岭上。
这次战斗被当时侵华日军称为“支那第一流游击战术”、“八路军游击战的典型战术。”
战斗结束后,长期在一二九师政治部工作的一位同志说:
“这种伏击战在我们外行人看来,简直是近于“押宝”的战斗,但是偏偏刘将军所筹划的伏击战,简直是打得百发百中。”
包天胆略,也细心谨慎
刘伯承有一句名言:“接受任务定下决心要有包天胆略”;在部署和指挥战斗时,要像“描花绣朵的姑娘那样认真细心”。这是他百战百胜的一个诀窍,也是他指挥风格的生动写照。
1947年12月,由于刘伯承细心侦察,使师直总部脱离险境转危为安,为保卫大别山又立战功。
一天清晨,刘伯承一大早起身向村里走去,想了解一下村庄的面目。不久和一个早起拾粪的老农碰了面。他招呼说:“老大爷,起得早啊!你是哪个村里人呀?村上住队伍了吗?”
老农没敢正视这迎面而来的军人,只是赶忙回答:“我是邻村的,村里住上了队伍,队伍修工事,可俺村里树木太少,弟兄们把几棵枣树都砍倒了,还说不够,我张罗着看还有啥木料能使?”
寥寥数语,使刘伯承立即警惕起来,邻村肯定住上了敌人的队伍,因为自己的队伍既不会砍老百姓的树,又不会在此地修工事。
老人走后,刘伯承立即派一个参谋去弄清情况。仅仅过了两三分钟,乒乓两声枪响,不见参谋转回。他更证实了自己的判断,快步转回司令部,三言两语把情况讲清后,立即命令警卫员去让中原局转移,然后自己率领村内野直机关转移。由于发现及时,部队没有受到重大伤亡,安全转移后,与陈赓在平汉路胜利会师。
据说,蒋介石在这次事件后曾臭骂他的国防部负责作战的人:“专门给你们安上四五十只现代化电眼睛,还斗不过刘伯承的一只眼睛!可耻!可恨!”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刘伯承一直是统领数十万大军的主帅,尽管工作很忙,但他还是千方百计地了解敌情,亲自阅读从敌军手中邀获的报章、杂志、日记、公文和下级审讯俘虏,询问敌方逃兵的记录,因此,他对敌主要军官的脾气、秉性、所属派性、地位、出身、作战特点、行动规律等基本都能掌握,这就使他能够在制订作战方案时,把敌人高级将领的指挥特点、行动规律包含在其中,使整个战斗胜券在握。
无论什么局势,他都根据战争态势把握全局、灵活用兵,运用军事辩证法把战略、战役、战术统一起来。细心谨慎,再加上“包天胆略”,这就是他百战百胜的法宝。
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辞去了所有的军职,主动创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并担任院长,为新中国的军事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的人才。
刘伯承以高超的“带兵、练兵、用兵”才能为世人所称道,更以不跟风、不附势的坚强党性,不居功、不恋权、甘当孺子牛的朴实品格,不搞特殊化、夙夜在公的奉献精神,为后人所传诵。
刘伯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迈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86年10月,刘伯承病逝,享年94岁,是十大元帅中寿命最长的一位。